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统计分析,该文认为电子货币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现金比率、货币供给的"流动性"、金融电子化程度以及货币电子化程度,它们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不同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有着两个明显的替代效应:一是替代加速效应,二是替代转化效应.两个替代效应的存在使电子货币并没有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反而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这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反.该文的结论也许可以用来解释近年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周光友 《经济学》2006,5(4):1219-1234
通过统计分析,本文认为电子货币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现金比率、货币供给的“流动性”、金融电子化程度以及货币电子化程度,它们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不同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有着两个明显的替代效应:一是替代加速效应,二是替代转化效应。两个替代效应的存在使电子货币并没有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反而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这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反。本文的结论也许可以用来解释近年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将电子货币引入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发现,电子货币通过改变货币供求结构和货币流通速度产生通货膨胀效应.基于2003、2011年的季度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电子货币的通货膨胀效应显著存在.从长期来看,一方面,电子货币会使货币流通速度先下降后上升,并且当前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另一方面,电子货币通过减小货币乘数提高了通货膨胀率.而在短期,电子货币导致的货币乘数减小降低了通货膨胀率.  相似文献   

4.
将电子货币引入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后发现,电子货币通过改变货币供求结构和货币流通速度产生了通货膨胀效应。基于2003—2011年的季度数据,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电子货币的通货膨胀效应显著存在,当前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降低了通货膨胀率,但未来货币流通速度的上升会加速通货膨胀。此外,我国电子货币通过减小货币乘数提高了通货膨胀率。  相似文献   

5.
结构冲击如何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和产出变动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结果表明:货币、制度冲击使货币流通速度和产出基本上同向变动。短期内,技术冲击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表明我国狭义货币具有奢侈品特征。就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而言,制度和货币冲击具有持久的正向效应,制度冲击最重要,货币冲击次之,技术冲击不重要,没有长期影响。就产出的变动而言,货币冲击产生了持久的"Tobin效应",制度、技术冲击具有显著、持久的正向效应。制度冲击最重要,技术冲击次之,货币冲击不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实际利率与货币流通速度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流通速度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变量,也是较难确定的变量。本文考察了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与利率的关系,发现实际利率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短期波动的重要变量,并根据1986~2006年中国数据来估计货币流通速度的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7.
耿中元  曾令华 《经济学》2007,6(4):1097-1114
结构冲击如何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和产出变动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结果表明:货币、制度冲击使货币流通速度和产出基本上同向变动。短期内,技术冲击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表明我国狭义货币具有奢侈品特征。就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而言,制度和货币冲击具有持久的正向效应,制度冲击最重要,货币冲击次之,技术冲击不重要,没有长期影响。就产出的变动而言,货币冲击产生了持久的“Tobin效应”,制度、技术冲击具有显著、持久的正向效应。制度冲击最重要,技术冲击次之,货币冲击不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一般动态均衡的分析框架下,从微观层面着手,以代表性主体的动态最优化来分析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增长的变动对产出的影响。运用1994—2007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增长的正向冲击都会对产出产生持久的正效应,但就各种冲击的效应大小而言,货币流通速度冲击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货币增长冲击的影响,这一结论对于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电子货币作为货币形态演变的最新形式,逐步取代传统通货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货币电子化势不可挡。本文立足于国内外已有的理论基础,结合我国电子货币相关数据,阐析了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现状以及我国货币电子化道路的发展趋势,提出货币电子化所造成的一些影响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必然导致货币量中介目标无效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是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先决条件。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各个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都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因此,无论是理论界还是货币政策当局对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能性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都依据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性。然而,基于伯杜和乔纳格的研究,本文研究表明: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并不必然意味着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无效的,影响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最主要因素是流通速度的可预测性以及货币当局对货币流通速度的预测能力;只要货币当局能够准确预测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方向和幅度,货币供给量就仍然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本文的结论是,近期中国广义货币M 2的可预测性较好,因此,基于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性而否定货币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可能性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计量模型对广东省1997—1999年39个行业和21个城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广东省FDI外溢过程中,示范—模仿效应和联系效应的效果较为显著,且形成了一定的聚集效应;FDI在行业中外溢效应小于在地区内的效应;各城市的经济技术水平和政策因素强烈影响FDI的外溢效果。因此,外资政策的制定不应该一味强调引入外资的数量,重点应在于其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12.
换手率与股票收益:流动性溢价还是投机性泡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考察了中国股票市场股票换手率与横截面股票收益之间负相关关系的原因,研究发现这种关系不能由流动性溢价理论完全解释,多项证据表明由于换手率可以作为投资者异质性信念波动程度的代理变量,在市场卖空约束和投资者异质性信念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投机性交易所造成的股价高估(投机性泡沫)是更为合适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本文检验中国1945—1949年恶性通货膨胀期间是否存在价格泡沫,并据此考察理性预期路径的收敛性。结论认为通胀中含有显著的泡沫成分,尤其在样本后半期恶性通胀主要由泡沫所推动而脱离了市场基本面;由于泡沫成分的存在,理性通胀预期的路径并不收敛。经验结论还表明这一时期货币供给主要是内生决定的,预期价格上涨导致名义货币供给几乎同比例增长。这保证了政府的实际铸币税收益,也意味着通货膨胀和货币增长循环相因构成恶性循环。本文的方法为当前我国资产市场泡沫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购买力平价测算基尼系数的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考察了全球化对我国城市贫困人口收入的影响。我们发现,尽管平均收入的增长伴随着收入分配的恶化,但是全球化,尤其是贸易开放,提高了贫困人口收入占总收入的份额。我们还发现对外贸易和FDI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同。贸易对收入分配的有益效果并不局限于沿海省份。自1992年以来这一有益效果减弱了。  相似文献   

15.
该文借鉴有关清代、民国和新中国大米价格已有研究成果,对过去约三个半世纪米价数据进行整理、估测和观察.主要包含四方面工作:首先对清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用不同货币标示的市场米价原始数据进行了汇集和整理;接着利用历次货币制度改革演变形成的不同货币之间数量兑换关系,把原始米价数据转换为名义米价指数;随后结合一般物价指数的整理和估测结果,把名义米价转换为实际米价数据;最后对实际米价长期变动若干特点给以简略观察和评论.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投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中包括农村民主建设和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本文通过对具有全国代表性调查数据的分析,通过研究村主任直接选举和农村税费改革对公共投资的影响后发现,村主任直接选举可以有效促进对农村公共投资的增加,但农村税费改革则在减轻了农民负担的同时对农村公共投资产生短期负面影响。研究建议上级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资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17.
现有研究认为在我国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降低股权资本成本。但这些研究都是从横截面角度论证的,也没有论证这一结论的前提条件是否成立。本文则以2002—2004年度深圳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时间角度比较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评级变化前后的资本成本变化。结果发现,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并没有降低股权资本成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投资者并没有把信息披露质量作为判断公司价值和交易股票的一个影响因素,由此导致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无法增加流动性和降低风险。这表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降低资本成本的前提条件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29个省区1994—2003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国内企业,外资企业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效率,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省区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呈现一种区域的差异性,而对外贸易对中国省区的技术效率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技术溢出,在分区域研究的时候发现,对外贸易对西部省区技术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之谜"-文献综述和一个假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就"中国之谜"产生的背景及其争论进行了总结分析。然后通过引入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将传统的局限于实体经济部门的货币数量论拓展为包括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广义货币数量论模型,在新模型框架下分析了"中国之谜"的生成机理;我们发现大量货币在资本市场的积聚是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关系反常的直接原因。"中国之谜"是货币虚拟化过程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失调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杨小凯和张永生在《经济学(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发表的"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中声称比较优势说等国际贸易理论的四大命题已经被否定,断言分工才更本质地确定了贸易结构。本文的文献综述发现并非如此,而且,在其他著作中,杨小凯(2001)也认为贸易结构和分工是由各国的技术和要素禀赋的比较利益决定。本文证明分工可能会提高生产效率,但并不改变要素禀赋与技术比较优势决定贸易结构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