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集团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管控能够有效的促进母子公司间的关系,约束子公司的财务活动,避免出现重大财务失误,从而实现公司集团最大化的利益。本文阐述了集团公司加强对下属子公司财务管控的重要性,分析研究集团公司管控子公司财务的具体领域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论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的财务管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管控工作是一项包含了若干要素的有机组合,它要求母公司对其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的监督检查与控制,是以企业集团整体财务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的。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方式的有效运作,应该是以集团整体战略为出发点,以财务人员控制、财务预算控制、审计控制等作为有效支撑,发挥监督职能做好纠偏工作,最终保障企业集团的总体利益。本文首先给出了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管控的含义,在分析了其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管控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给出了加强财务管控工作的方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毛巍 《经济师》2007,(8):219-221
文章从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确立子公司市场主体地位,规范母子公司的利益关系,对子公司进行充分而全面的激励,对子公司进行有效的约束和控制,建立集团统一的价值观和内部市场结算体系,子公司再投资企业的管控要点等几个方面探讨集团母子型公司管控模式。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母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对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环境与控制绩效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与道德观、母公司管理者能力、子公司法人治理有效程度不仅直接作用于财务控制绩效,还通过作用于财务控制行为而对财务控制绩效产生影响。财务控制行为在控制环境和控制绩效之间发挥中介效应。文章拓展集团财务控制研究视野,丰富其研究文献,并延伸企业家能力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动态竞争环境下企业的回应行为具有被动属性,但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竞争互动结果和未来竞争态势。利用我国金字塔集团内上市子公司的2 890组数据,从网络治理视角对实际控制人两权分离度、子公司回应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金字塔集团中实际控制人两权分离程度越高,子公司回应式创新越积极;(2)子公司回应式创新具有“双刃剑”效应,随着子公司回应式创新积极性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变化。进一步分析发现,实际控制人两权分离度对子公司回应式创新的积极作用在大规模企业的子公司和民营企业集团中表现更显著;优良的制度环境会强化子公司回应式创新对经营绩效的积极影响,即与低水平制度环境相比,高水平制度环境中的子公司回应式创新能够创造更大收益。上述结论有助于为金字塔集团内子公司治理与管理机制完善提供参考,对提升回应式创新的正面效应、推动子公司乃至整个集团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商业银行经营多元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衡量企业经营多元化程度的Entropy 指标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绩效及引致风险有着重要作用, 从经营多元化程度与利润变异系数呈现微弱的负相关性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多元化指数与利润变异系数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的分析研究看,中国商业银行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要谨慎而行,避免自身资源过度分散而对主营优势业务产生“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企业并购发展对公司治理结构尤其是企业集团管控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财务层面的管控方面,体制上,国内公司的财务总部无一例外地都对下属分、子公司的会计核算、资金、投、融资、财务管理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经营绩效的评估、审计,甚至是关键品种的付款等权限都收归集团,下属公司财务机构直接对总部财务负责,接受当地公司与总部的双重管理。软件上,为配合集中管控意图的实现,总部对各分、子公司的财务能实现全面、立体、及时的可视化,通过"云计算"技术,所有公司与总部共用一套账务系统,统一会计处理方法,重视过程管理。其对数据的多维度组合分析及智能呈现,成为公司掌控下属企业核心业务的关键工具,也是财务高效、集中管控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集团企业加强子公司财务管控的价值意义,通过有效的财务管控能够降低财务风险,促进集团企业长远发展,分析当前集团企业对子公司财务管控存在的不足之处,企业战略统筹规划性不足,财务管控体系不够健全,介绍了集团企业对子公司财务管控现状措施,提出加强对集团企业资金的有效管理,对企业资金的流入与流出建立控制机制,建立健全母...  相似文献   

9.
母子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团公司管控同集团公司治理之间存在天然冲突,即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控需要通过公司治理来间接实现。因此,母子公司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既涉及到单体企业治理层面的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问题,还涉及到集团公司管控层面的大股东控制问题。将母子公司管控的相关理论应用到公司治理领域可以很更好地解释母子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徐鹏  张恒  白贵玉 《现代财经》2022,(11):95-113
高管联结现象在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尽管高管横向联结的研究已经日趋丰富,但针对高管纵向联结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借助中国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利用门限回归等方法,对母子公司高管联结与子公司治理结构及治理效果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母子公司高管联结对子公司CEO职位稳定性、股东利益稳定性以及价值成长稳定性具有正向影响。特别地,只有在高管联结程度高于一定门限阈值时,母子公司高管联结的存在才能够提升子公司CEO职位稳定性与股东利益稳定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制度差异显著地调节了高管联结程度的门限效应,即高管联结程度的门限效应在民营公司中更为突出,发挥作用所需的门限阈值更低,作用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11.
夏芸  熊泽胥 《技术经济》2021,40(9):89-101
技术多元化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不同行业背景下,技术多元化战略对于企业绩效的稳定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运用2009—2018年710家创业板公司IPC发明专利信息数据,采用固定面板模型,基于行业特征与行业集中度视角研究了技术多元化对于企业绩效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多元化对于企业绩效波动有明显平滑效果;在高科技行业中,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波动的平滑效应相对较强;行业集中度低的情况下,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波动的平滑效应相对较强,而在高行业集中度的情况下,平滑效应近乎无效.为企业的技术知识基础建设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为不同行业背景下的多元化产业技术生态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从企业家能力角度,对创业型企业的多元化扩张现象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基于205家企业数据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家能力越高,就越有动机采取多元化战略,甚至是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企业家能力越高,则企业绩效越高;有限多元化有助于企业赢利水平的改进,而相关多元化与非相关多元化则阻碍了企业的成长;拥有高企业家能力的企业,如果采取相关多元化战略,则会显著改进公司的绩效,但如果这些企业进入到非相关业务领域,则无法显著促进企业的成长。我们的研究表明,从企业家能力角度探讨创业型企业的多元化扩张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及外部治理环境均发生了相应改变。仅从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治理机制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不能够完全解释控制权性质对多元化公司绩效的作用途径。多元化进入方式作为多元化战略的关键部分,对经营业绩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多元化进入方式的角度分析控制权性质对多元化业绩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2~2004年11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年报资料为样本,从多元化进入模式的角度,考察了不同控制权类型对多元化经营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上市公司多采用自建方式实施多元化战略,采用自建方式的国有上市公司绩效优于采用并购方式的上市公司。同时,非国有上市公司多采用并购方式实施多元化战略,采用并购方式的非国有上市公司绩效更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既有研究为基础,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改变多元化经营的绩效影响。文章采用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面板二值选择模型、模糊双重差分模型以及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同时使用传统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与多元化经营之间具有强大的协同作用。从事实上看,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的概率,也能够提升企业多元化经营水平。从机理上看,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预期收益,并且这一效果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最为明显。本研究综合运用资产专用性、范围经济等理论探究了数字化转型与多元化经营之间的联动效果,开创了对于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新型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5.
控制权转移、企业绩效与代理成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雷 《经济经纬》2006,(4):86-89
我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来考察控制权转移前后企业绩效、代理成本的变化。结果显示,企业绩效下降、代理成本增加对控制权转移有重大影响;控制权转移以后,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显著改善。但这种改善不可持续,两三年后,绩效、代理成本有复原的迹象。另外,不同转移方式、转移对象转移后,绩效、代理成本的变化趋势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6.
We examine the effect of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firms listed on the Vietnamese stock exchanges, using 2744 firm year observations over the period from 2007 to 2012. We find that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firm performance. Our results are robust to various econometric estim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fixed effect, instrumental fixed effect, Heckman selection model and system generalised method of moments. In the Vietnamese context, the lack of an efficient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 may encourage firms to follow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strategies, thus impairing their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7.
孙维峰  孙华平 《技术经济》2013,(3):18-23,99
以2009—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多元化战略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以及多元化战略对企业R&D支出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多元化战略与企业R&D支出显著负相关;无论用ROA还是Tobin′s q度量企业绩效,企业R&D支出都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表明:企业R&D支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受多元化战略的调节,而两者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仅在专业化企业中存在。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上述研究结论不受样本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A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increases the range of stakeholder demands and social issues related to a firm’s operation. Examining the consequence of production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t a broader level, not only (short-term) financial performance but also long-term performance, as proxied b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is surprising. We show that a firm’s production diversific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stronger engagement in CSR, particularly for unrelated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higher level of diversification is, the more investment in CSR. Our findings lead to the interesting questions regarding diversification discount and the value of unrelated diversification, which has often been criticized because of its negative impact on short-term financial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9.
The conglomerat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health insurers suggests two distinct methods of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 the first is firm-level diversification, or diversification within individual affiliates, and the second is conglomerate-level diversification, or diversification across affiliates of the conglomerate. We hypothesize that using both firm- and conglomerate-level diversification may magnify the costs or benefits of diversification on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the conglomerate. Our results confirm this hypothesis and suggest a positive relation between health insurer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the use of both product line diversification methods. Our results not only contribute to the body of literature related to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but are also important to policymakers and all health insurance market participants as portions of the Affordable Care Act continue to be implemented.  相似文献   

20.
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表明,在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的情况下,多元化经营对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和生产效率具有不同影响。多元化经营最大化了市场价值,但却显著降低了生产效率。这一发现揭示了新兴市场下多元化经营有着自身特点,它体现出一种市场机会主义的短视行为,并由此导致了公司投资扭曲和长期绩效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