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擦擦作为佛教文化的产物,常以成千上万之数,祭供堆放于朝佛圣地、神山圣湖、名寺古刹。它以精微细腻的刻画,生动活泼的造型,质朴纯真的韵味,玲珑小巧的体貌,绝少张扬的个性特征而别具一格,并以其表格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多采自成体系。 擦擦是藏族民间美术中与玛尼石刻、风马旗经幡、酥油塑等宗教艺术争奇斗艳的姊妹艺术。  相似文献   

2.
1991年岁末那一段日子,我往返经藏北沿黑(河)——昌(都)公路去藏东。此行不管我本人带了些什么任务,都因为与韩书力先生同行,而蒙上了艺术寻访的功利目的。那时,韩先生是西藏美术家协会主席,现在仍是。同时他还是西藏民间艺术的热心的搜集者和倡导者。 昌都的民间艺术有些什么?有玛尼堆和玛尼石刻。  相似文献   

3.
神品酥油花     
藏族酥油捏塑亦称酥油花艺术,是藏族寺院宗教艺术和民间大众艺术中最受人们喜闻乐见,充满吉祥喜庆色彩的艺术珍品。它是地道的雪域本土民间传统艺术中具有独特表现手法、使用特殊材料、植根于高寒地域,属于藏民族独有的艺术奇葩。酥油捏塑是藏族艺人利用当地高寒气候条件,高原特产酥油具有凝结不化的特点,在酥油里伴以各色矿物颜料,以酥油代泥,用手捏塑的特殊雕塑造型艺术形式。是古老的藏族本土宗教——苯教文化、藏族民间文化的共同产物,藏传佛教艺术沿用了这一形式,并使之发扬光大,成为集宗教性、世俗性、实用性、观赏性、审美性极强的多功能的藏族造型艺术形式。酥油捏塑的形制类似于雕塑中的浅浮雕,高浮雕,透雕,贴塑,也有近似三维的立体圆雕形  相似文献   

4.
风中八塔     
沿青藏公路当雄到那曲的路基,车子刚刚驶过“纳龙村”,就能看到赫赫有名的“藏北八塔”了。排列整齐的八座塔,孤零零地耸立在一片荒地中,陪伴他们的是英雄的灵魂,是盛开的邦锦美朵,是无数虔诚的藏族人民堆积起来的玛尼石。  相似文献   

5.
藏族民间面具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真实的写照、符号化的语言记录了自己的成长,记录了自己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藏族民间面具艺术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他在发展中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彩.  相似文献   

6.
有一堆金字塔形状的石头堆。石头上的石子普普通通,没有刻写任何图案、文字,藏语中把它称作“朵崩”,人们称它为玛尼堆;还有一种刻了各种图案和文字的石块或者卵石堆积成一道长长的墙体,这种形式的玛尼墙在藏语中称为“绵档”。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西藏时常看到路边堆积的玛尼石堆,时常看到石壁上精雕的石刻壁画,就是一块最普通的路边石头也会涂五彩颜料绘上六字真言。在西藏,每一块石头,每一滴水都有它的故事,每一个生灵都有它的传说。  相似文献   

8.
《西藏旅游》2013,(1):16-17
风马旗,牵动了每个旅行者的藏地情结,它是高原上—道最独特的风景。它和玛尼石一起守候着每个垭口在天上。这次,我们就来讲讲风马旗小知识。  相似文献   

9.
面具,藏语称“巴”,是指用纸、布、木、泥、石、金属等为材料制作而成的可戴在脸上进行宗教仪式、歌舞、戏剧等表演或供悬挂供奉、祭祀用的神灵、人物、动物的模具造型艺术形式。藏族面具艺术作为藏族民间宗教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的载体,以其悠久的历史、鲜明的个性、独特的表现手法、深邃的哲理象征内涵、质朴的艺术感染力,折射出了雪域人民崇尚真、善、美,唾弃假、丑、恶的强烈的爱憎。  相似文献   

10.
“神变画师”郎卡杰,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题材涉及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其中,郎卡杰画派技法高超、风格独特,影响着以炉霍为中心,北至阿坝、南至理塘的广泛区域,传承至今已有近400多年的历史,是康巴藏族地区唐卡绘画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1.
《西藏旅游》2006,(4):84-89
在西藏现代民居,特别是城市民居住中,住房风格及装饰已经与汉族很接近了,但是在比较传统或偏远的地区,我们还能看到很多特色鲜明的藏族传统民居建筑。西藏民居地处寒冷的西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房屋着重于抵抗严寒,所以西藏民居外部并不太追求细腻。但是,藏族是一个非常爱美也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因而对于居所内部的装饰十分讲究。我们看到的藏族传统民居建筑,墙壁多涂以白灰,门窗多饰以重彩,再加上那些华丽的藏柜,藏毯及各种摆设,五光十色,满室生辉。同时,作为一个重视宗教的民族,其装饰风格中到处洋溢浓厚而神秘的宗教色彩。可以说,藏族民居室内装饰讲究工整、华丽、亮堂,上至天花板下至与地板相接的墙角都采用雕刻、彩绘等艺术手段加以装点,尤其是横梁、柱头和大门等木结构空间是充分展示装饰才能的地方,在这里装饰效果尽其所能。此外寺庙重点佛堂,回廊墙壁上绘制彩画,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段,而百姓居室内的墙壁上用绘制花卉、彩条来取得装饰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不仅为开发祖国边疆、巩固祖国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以自己非凡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风格的精神财富——藏民族说唱艺术、丰富了祖国的艺术宝库。  相似文献   

13.
张均  张鹰图 《西藏旅游》2012,(12):124-125
在谈论西藏传统服饰文化时,特别是在提及佩饰时,人们总是把目光聚集在藏族佩戴的金银、珊瑚、蜜蜡等首饰上,常常会忽略藏装的必备之物——腰带。藏族腰带装饰艺术的独特风格,其实也是藏族装饰艺术中的奇葩。  相似文献   

14.
八角唐卡艺术村位于拉萨市八角北街15号。八角街是拉萨民族的商业繁华之地,寸土寸金,店铺多如牛毛,且多为经营藏族艺术品。在这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八角唐卡艺术村的规模使它具有了宠大与细致结合,华丽与粗犷兼容,前卫与乡村并存的风格。八角街的店铺大多是方寸之地.以经营某一类物品为特色,或藏族服饰,或手工装饰品,或民间工艺品,与此不同,唐卡艺术村则显然是一种独特的思  相似文献   

15.
八角唐卡艺术村位于拉萨市八角北街15号。八角街是拉萨民族的商业繁华之地,寸土寸金,店铺多如牛毛,且多为经营藏族艺术品。在这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八角唐卡艺术村的规模使它具有了宠大与细致结合,华丽与粗犷兼容,前卫与乡村并存的风格。八角街的店铺大多是方寸之地,以经营某一类物品为特色,或藏族服饰,或手工装饰品,或民间工艺品,与此不同,唐卡艺术村则显然是一种独特的思  相似文献   

16.
藏族编织工艺以品种繁多、形式独特,色彩艳丽、具有浓厚的的民族民间风格、质朴典雅的乡土情趣、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极高的审美观赏价值闻名遐尔。是闪烁着藏族人民智慧结晶,凝聚着雪域民族与大自然抗争拼搏精神的产物,亦是勤劳质朴、心灵手巧和藏族人民爱美、创美、热爱生活的心灵美的展示。  相似文献   

17.
康巴画派:雪域艺坛的瑰丽奇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经500多个春秋的康巴画派,不仅对藏族地区东部的文化建设和美术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开拓作用,对藏民族整体的美术繁荣昌盛也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还以其继往开来的大手笔钦誉整个雪域高原、藏文化圈和世界艺坛。康巴人用五彩斑斓的色彩在藏族美术发展史、中国美求发展史上描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8.
《西藏旅游》2006,(3):56-61
藏式建筑历史悠久,结构特殊,形式多样,风格独特,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突出表现,是祖国建筑艺术之珍品. 藏式建筑艺术方面的伟大成就不仅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建筑史上可谓是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9.
格萨尔是藏族传说中的一位英雄人物,《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历史上的一部伟大的史诗,格萨尔说唱是藏族民间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格萨尔说唱艺人西藏历史上的一大奇迹,格萨尔研究是中外藏学界十分重视的一个课题。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一个绚丽的格萨尔文化。  相似文献   

20.
《西藏旅游》: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藏族雕塑艺术家,在传统与创新这两者之间,你是如何把握自己的艺术特点的? 洛加泽仁:我相信,每个民族的人民都十分热爱本民族的文化,藏族同胞自然也不例外。他们崇尚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藏文化,并以此为荣。藏传佛教是我们藏族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占有很大比重。实际上,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宗教,藏族的民间艺人和他们创造的辉煌的民间艺术主要还是为宗教服务的,传统的藏文化赋予他们对造型艺术得天独厚的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