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格萨尔是藏族历史上的一位英雄人物,因《格萨尔传》而闻名于世。格萨尔生于公元1038年,殁于公元1119年,享年81岁。他出生于德格县阿须乡。自幼贫苦,长期在打滚乡、然尼等牧场放牧。成人后,在德格县马尼干戈至错阿乡之间的草原上赛马获胜,娶藏女珠牡  相似文献   

2.
格萨尔是藏族传说中的一位英雄人物,《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历史上的一部伟大的史诗,格萨尔说唱是藏族民间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格萨尔说唱艺人西藏历史上的一大奇迹,格萨尔研究是中外藏学界十分重视的一个课题。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一个绚丽的格萨尔文化。  相似文献   

3.
德格县位于金沙江畔,与西藏江达隔江相望,是同拉萨、甘肃夏河齐名的藏区三大古文化中心之一。更特别的是,在整个藏区都不多见的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在这个地区和睦相处并较均衡地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藏旅游》2014,(8):13-13
记者从西藏那曲地委宣传部获悉.西藏那曲地区羌塘恰青格萨尔赛马文化商贸旅游节8月10日至14日在那曲镇举行。期间将举办传统马术、民族歌舞、格萨尔说唱等表演、体育竞技、物资交流、冬虫夏草和畜产品展销、招商引资、旅游推介等活动。  相似文献   

5.
多瀑沟是一个鲜为人知但非常美丽的地方,位于德格县麦宿工委普马乡,距德格县城108公里,在新路海(玉龙拉措)的南面,与新路海相距不过几十公里,只不过因群山的阻隔,成了藏在深闺的美女。  相似文献   

6.
小游 《西藏旅游》2004,(4):34-35
藏语意为“四德十善”之地,与西藏拉萨,甘肃夏河齐名,位居藏区三大文化中心之首,这是一片文化底蕴深厚、充满神秘与传奇的高原圣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着珍藏典籍丰富而闻名世界的德格印经院;藏族史诗英雄格萨尔王及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传》的诞生地阿须草原,代表南派藏医药发  相似文献   

7.
《西藏旅游》2011,(8):4-4
记者归来.我问她,这次又有什么新的见识,她告诉我,她曾经在格尔术街头碰到过一个满脸沧桑、衣着褴褛却念念有词的老者,他逢人就不停地述说不停地述说,带着平静但坚毅的表情。刚开始她以为是乞讨者,旁边的藏族朋友却说不是,那个人念唱的是史诗《格萨尔王》。《格萨尔王》,藏民族的“荷马史诗”,  相似文献   

8.
连双雄 《西藏旅游》2009,(12):68-69
一个德国男孩的单车之旅。他把德国神话史诗作为指南,却一头扎进传说中的拉萨,在这里疯狂寻找格萨尔王的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9.
《西藏旅游》2011,(1):80-85
驾车从拉萨出发,一路飞驰在川藏北线上,过昌都,经江达便是德格——传说中的藏民族英雄格萨尔王的故乡,被当地人传为人间仙境的多瀑淘就藏在这里。  相似文献   

10.
280年前,一支朝东行进的牦牛队运载着从西藏带来的长寿经.来到了坐落在四川西部的德格县。走到县中心时牦牛突然停了下来,不愿再走。赶牛的老人又吆喝又鞭打,但牦牛就是站着不动。镇上的人都聚拢来想看个究竟,当时的德格土司登巴泽仁也过来察看,认为这是佛祖显灵,于是在这里建了一座专门安置和印刷这些经卷的房子。  相似文献   

11.
在川藏交界处的雀儿山脚下、雄关西望天堑阻隔的地方,有着藏文化三大发祥地之首、民族英雄岭·格萨尔的故乡,藏医药学南派发祥地等诸多殊荣的德格,默默地承载着康巴文化的厚重,历经岁月的沧桑依然散发出浓浓的默香。  相似文献   

12.
藏戏格萨尔     
在这银雕玉琢的雪山之邦的浩瀚传奇里在这滴翠飘香的草原上化生的悲壮歌剧中激荡着壮士和妇女的无限忧愤,展示出一个民族的性格和阵战的风云……——《岭·格萨尔王传—霍岭战争》  相似文献   

13.
闻名昌都的大脚印,究竟是山神远走他乡留下的脚印,还是当年格萨尔王留下的足迹,抑或是几亿年前的古生物遗迹?12年前,惊现昌都崖壁上的大脚印,今天终于揭开谜底。  相似文献   

14.
罗勇  向远湛 《西藏旅游》2011,(8):142-145
巨型“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哞、吽).每个字高约百米,溯其来源.当地有老人说是格萨尔王一鞭子挥就,有老人说是文成公主行经此地,纤手划成。这块兀立于西藏昌都地区贡觉县的神迹.其真相已经被岁月湮没在历史里,只留下了流传着各种版本传说的彪恽族群仍在默默地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2002年8月,一位朋友将新鲜出炉的8月号《西藏旅游》举到我的面前时,我立马就喜欢上了它。但是因为工作的关系直到9月我回到成都以后才有时间重新捧起它细细品味。 在出行的途中就不止一次地想到了《西藏旅游》,想它为何会如此的吸引我。因为我看到它已不是一次两次,购买它也不是一本两本了。 回到家,当我卸下一路风尘,躺在床上将过往的杂志与新刊放在一起翻阅时,我这才明白自己喜欢它的理由。 理由之1:封面。 视觉冲击力强,没有杂乱的图标分散我的注意力。图案中人物的眼神将我的视线引至书的右下角,“格萨尔王”四个白色大字让我一下于反应过来:“封面人物”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格萨尔王的画像了。有了这样的认识,心里对这期《西藏旅游》的主题有了底。 理由之2:图片。 在一本有着大量图片的杂志里,我的第一个动作当然是将书像拉手风琴一样地翻一遍,新刊的图片不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版式上都有很  相似文献   

16.
类乌齐藏语意为“大山”,位于昌都地区北部。从昌都出发,经类乌齐、丁青到那曲,是茶马古道的一段重要路段。2008年6月,我们一行四人,踏着昔日的古道,叩开了类乌齐的“山门”。我们拜谒查杰玛大殿,聆听格萨尔王的传说,感受迷人的康巴风情,这一切使类乌齐成为了藏西北一座最多彩的“神山”。  相似文献   

17.
尼玛泽仁,1944年生于四川省巴塘县,196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为已故十世班禅亲赐的画师,中国一级美术师,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藏传佛教传统绘画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副会长,四川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巴蜀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获四川省“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国务院特殊津贴。 入选英国剑桥和美国国际人物传记中心的《世界最著名五百名人录》和《二十世纪最杰出贡献人物传》并获金质奖章。1994年,英国利物浦市政府授予他“国际杰出艺术家”奖牌;1999年美国巴特鲁治市政府授予他“荣誉市长”证书,获得美国政府给予国际艺术家的最高殊荣。 主要作品《元蕃瑞和图》、《格萨尔王》(合作)、《牧马图》、《辉煌的遗迹》、《扎西德勒》(合作)、《雪域》、《走出大山》、《古艺逢春》(合作)等。  相似文献   

18.
雨中情     
正夏日的雨情风云变幻,紧紧牵动公路人的心。建设者在嘈嘈急雨前的几多愁,养路工在久雨成涝时的焦灼和应急,出行者在时节好雨中的浪漫欢喜。在路上,在雨中,人各异,情相异。  相似文献   

19.
冬天来了,蛰伏在都市里的你,跃跃欲动。 从没想过在这个季节去西藏,是吗?其实,与其他三个季节相比,这更是一个需要阳光来温暖的季节。 去“日光城”晒太阳吧。从早晨一直到黄昏,在大昭寺的房顶上,在太阳岛的沙滩椅上,在安居园的坝子里……让慵懒的阳光渗透到骨子里陪你过冬。 阳光无处不在,时刻着温暖你,在2002年的冬季。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正编者之语几场潇潇春雨后,山青了,水绿了,春天就这样来了。看春天的画卷缓缓展开,沐浴在阳光下,心中便有了一份欣喜。物流人整日奔波在喧嚣中,其实心中也在向往一种宁静的生活。本来嘛,一切喜怒哀乐都是根植于路边的风景,铺垫人生的繁杂,懂得删繁就简,便会轻松前行。生活就是在阅历中成长,在历练中坚强,与其感激命运的给予,不如感谢平凡的自己,在岁月的河流中,不平凡的演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