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黑龙江省粮食物流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认为,粮食物流数量大,物流要求高,物流难度大是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的基本特点;宏观调控市场化机制不足,物流体系建设缺乏统一性,物流渠道、流程不规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流通效率低下是粮食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指出,应从提高对粮食物流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粮食物流宏观调控,强化国有粮食企业市场化改革,培育壮大粮食物流主体,组建现代粮食物流配送中心和推进粮食流通国际化入手,构建黑龙江省现代粮食物流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2.
如何发展我国粮食现代物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剖析了当前我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指出粮食现代物流存在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较落后、通道网络不完善和信息系统不健全三大制约瓶颈,建议通过大力推广粮食散化流通技术、建立粮食物流结点网络体系和搭建粮食物流信息化网络平台等措施,推动我国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保障粮食安全对发展改革稳定大局至关重要。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对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构建符合市场经济下的粮食流通新格局,促进农民增收,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立粮食现代物流对加快粮食流通、提高流通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使粮食产业持续、协调发展,降低流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粮食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全国、全省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规划,对徐州市发挥地区集聚效应,发展现代粮食物流作了一些探讨,以期在实践中求得突破。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粮食产销、基础设施、加工、流通等方面介绍了安徽粮食物流现状,分析了安徽粮食物流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发展安徽粮食现代物流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粮食流通主要有包粮流通和散粮流通两种方式,且以包粮流通方式为主,环节多、需要大量的包装材料和人力,工作效率低下。没有统一性的调度、认知不够透彻、缺少专业人才、运输方式低科技等因素制约了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我国应构筑覆盖全国的现代粮食物流信息平台;完善供应链,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培养高素质的粮食物流人才;创新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建立各具特色的粮食物流中心,以大力发展我国的粮食物流体系,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7.
首先简述了现代粮食物流和粮食物流的定义,并详细介绍了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结构组成,接着详细分析了河南省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河南省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粮食现代物流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与粮食生产流通体制。我国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发挥大型粮食物流企业的主导作用,可以有效整合粮食物流资源、掌控关键物流节点、促进粮食流通效率。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生活中粮食是我们食物的来源,但它也是具有特殊性质的商品,我国为农业大国,农民将剩余的粮食作为商品进行出售流通,这不仅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对社会的稳定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黑龙江地区地缘广阔黑土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与流通基地,大量商品粮的生产使黑龙江具备建立粮食物流体系天然优势,但是,通过走访与研究发展黑龙江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还存在着些许的不足与一定的问题。本文在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通过对黑龙江省粮食物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为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的发展与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来促进黑龙江省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试析三种粮食现代物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分析了浙江、河南、东北地区根据各地区特点采用的三种粮食现代物流模式  相似文献   

11.
提高我国战略性粮食产品流通控制力,要完善战略性粮食产品的流通支持政策,加强对战略性粮食产品的质量监控和品牌培育,加大对各地区粮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战略性粮食产品流通市场准入政策,进一步明确粮食收购、粮食和植物油等产品的批发、零售、配送等限制类产业的具体实施细节;加强对战略性粮食产品中薄弱品种和薄弱环节的监管;大力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粮食流通企业,支持国有粮食流通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实现国内、国际市场互动。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是粮食主产区,经过多年建设,粮食生产连年增产,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初步建立之后,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就成为必然。本文针对山东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山东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构建的对策建议,以推动粮食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增强粮食流通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期货市场所特有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为有效解决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正由分散建设逐步趋向于集中规范,其功能和作用日益增强,但期货市场本身还存在着市场规模过小、交易品种过少、流动性不足、对进入主体和资金限制过多导致套期保值者过少及因限制外国资本进入而使国际期货市场与国内期货市场内在联系被割断等缺点。为充分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促进作用,必须在认识农产品期货市场不足的同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放开市场准入限制,培育机构投资者,优化期货市场的主体结构,逐步推进我国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提高期货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政府补贴作为支持和引导粮食行业转型发展的直接手段,对于粮食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利用我国粮食企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政府补贴对粮食企业流通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有助于提升粮食企业流通效率;异质性检验表明,政府补贴对粮食企业流通效率的促进效应在非国有粮食企业以及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表现更为明显,同时新一轮粮食流通改革强化了政府补贴的激励效应。面板门限回归结果显示,在市场化发展处于高水平、一般水平和低水平阶段时,政府补贴对粮食企业流通效率均会产生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处于高水平阶段时最大,处于一般水平阶段时次之,处于低水平阶段时最小。因此,现实中应该重视政府补贴的有效激励效用,以最大化政府补贴对于粮食企业流通效率的贡献;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市场化发展水平,以及针对企业性质和地区异质性,实施差异化的补贴方式,以最大化政府补贴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5.
洪岚  安玉发 《中国市场》2008,(15):91-93
将供应链管理模式与方法应用于农产品流通研究,构建适合我国特点的粮食供应链,对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北京地区粮食流通现状的基础上,引入粮食供应链的概念及模型,分析北京地区粮食供应链模型构建的基础条件,提出北京地区粮食供应链构建和优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流通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流通发展的战略目标,但是当前对流通现代化内涵的探讨还远远不够,而且新时期流通现代化内涵也更趋丰富。本文探讨了流通业现代化的内涵及发展过程,从观念、物质与制度层面界定流通现代化表现形式和特征。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粮食流通政策经过多年的改革已经日趋成熟和完善,通过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等途径,粮食流通政策对内需的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在建立粮食流通政策变量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实证方法对粮食流通政策的内需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家粮食流通政策对内需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粮食行业面临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趋势的影响,未来的东北粮食物流必将产生阶段性的变化。本文主要分析了东北粮食主产区的产能、铁路及港口的运力、粮食供应结构的调整等因素对未来东北粮食物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流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城市又在流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城市在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发展城市和流通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商品流通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对消费具有引导作用;对分配和再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产生巨大影响。城镇化过程是现代商品流通发展与变革的直接推动力量之一,而现代商品流通发展与变革的过程也是构成城镇化过程的重要内容。城市和流通的互动作用极大促进了二者的积极发展。做好不同城市的定位、充分利用各城市的优势、发挥城市作为连接点和集散地的重要作用等措施都会使城市和流通业得以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东北地区储粮粮堆由于气候原因存在一个巨大的“冷心”,冷心的应用主要方式为膜下环流均温控制和缓式通风上调冷心控粮温,这两种方式都是利用冷资源进行的粮温控制。而目前的粮堆增湿方式主要为湿膜机增湿和各种调质机增湿,利用“冷心”增湿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利用冷心增湿,内结露现象很严重,而且容易出现局部水分偏高现象,且违反机械通风操作规程1。但通过缓式通风的精确掌握和粮堆增湿理论的精确控制,精细控制,大胆试验,事实证明冷心内结露增湿方式是可行的。试验将出仓前平均水分13.5%提高到最高14.8%,平均水分14.1%,达到试验预期目的。试验仓出仓验证实际增量21.05t,效益十分可观。更重要的是避免了资源浪费,为粮食安全和粮食水分这对矛盾体找到了一个在实践中切实可行的平衡点,它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也必然会成为将来的一种常态储粮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