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浙江经济》1996,(4):61-64
一、现状与特点 (一)劳动力市场“两个主体”初步确立,职业介绍机构初具规模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全省各级劳动部门紧紧围绕着以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为中心,深化劳动制度改革,确立了企业用人自主权和劳动者择业自主权,从1992年起劳动部门不再下达职工人数计划和城镇招工计划,企业有权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自主决定招收录用职工;在企业内部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打破职工的不同所有制身份界限;职工在同一城镇流动不再受企业所有制隶属关系的限制等。同时,大力推行社会保险制度,从而强化了企业和职工独立参与市场的权利,为劳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这是党中央首次以决定的形式,明确地提出了中国搞市场经济要有劳动力市场,并且要求把培育劳动力市场作为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按照市场规律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和调节的一种机制,它涉及到劳动者的职业训练,报酬给付、社  相似文献   

3.
日本劳动力市场的特征与发展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泓汎 《亚太经济》1998,(7):19-23,15
在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日本的劳动力市场和雇佣机制及工资制度等,都有一系列与众不同的特点。随着日本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这些特点也发生变化或日益受到挑战。一、日本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过去一般认为大企业劳动者的劳动力市场与中小企业劳动者的劳动力市场同时并存的二元性,是日本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但是,仅这一特征还不足以充分说明日本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特征全貌。笔者认为,日本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主要有三个特征。(-)大企业劳动者的劳动力市场与中小企业劳动者的劳动力市…  相似文献   

4.
<正>人的潜力发掘及其充分发挥是发展经济的核心,社会发展过程正是不断发掘人类潜能并使之同生产资料结合的过程。因此,深圳特区要保持其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地位,就应该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确立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现代观念 1、劳动力(含智力)商品观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要从原计划配置资源的方式转换到市场配置资源的轨道上来。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必然成为商品,必然要进入市场,由市场配置。否认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就不可能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并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深圳特区在1986年已有劳务市场,随后又有了人才交流市场,但从来不敢承认劳动力商品这个概念。其实,承认劳动力是商品并不等于说劳动者也是商品。诚然,劳动者是劳动力的载体,但从社会属性上讲,劳动者从来都是隶属于一定社会制度的,那么劳动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应该是归属社会主义劳动者自身所有。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只有通过市场这个中介,一方是用人主体──企业,即劳动力购买者,另一方是劳动主体──劳动者,即劳动力供应者,在市场上进行双向选择:企业自主招聘,劳动者自主择业,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自愿结合,履?  相似文献   

5.
动态劳动需求描述了劳动力应对外部冲击的调整过程,是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重要体现,本文首次使用动态面板数据,对我国的动态劳动需求进行了研究,并检验了就业保护制度对动态劳动需求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国有及具有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就业调整存在明显的刚性,遇到外部冲击时,企业需要2.56年时间完成劳动力调整的50%,对雇佣和解雇行为进行管制的就业保护制度显著减缓了劳动力调整速度。当经济环境变好时,就业保护制度减缓了企业劳动力投入的增长速度;当经济环境恶化时,就业保护制度减缓了企业裁减劳动力的速度。总体来说,就业保护有利于维护已经就业的劳动者的利益,但会使失业劳动者和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寻找工作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6.
如何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难点。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它既有物的具体有用性——提供劳动,创造某种使用价值并形成价值,又具有人的自觉能动性——储存在劳动者体内,受劳动者思想和意志的支配。因此,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配置,是一个敏感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其中,最使人们感到棘手的就是目前我国劳动力的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流动有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之分。从广义上说,劳动力流动应该包括一切劳动者为从事劳动而产生的劳动力在职业空间的迁移或移动。狭义的劳动力流动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以获取收入报酬为目的的岗位、职业变换和就业空间的移位。我国目前劳动力流动的含义,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而到外地从业的劳动力空间移位的劳动力之流动。本文所研究的劳动力流动就是指人户分离的劳动力流动:  相似文献   

8.
杜俊仪 《特区经济》1992,(12):38-39
<正> 劳动力市场是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劳动者在社会生产经营过程中与使用劳动力的单位之间交换关系的总和,是通过市场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一种机制。只要有商品经济也存在,就必然有劳动力市场存在。作为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海南特区经济,劳动力市场亟待开拓和日益完善。海南建省办大特区以来,各级人事劳动部门已对培育劳动力市场做了许多有益工作。目前海南已有20多个劳动服务机构从事劳务介绍活动,每年约有7万城镇人员、2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一些技术工人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和流动,劳动力市场正在形成之中。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服务领域狭窄、市场机制薄弱、信息不灵、成交手段落后、劳动力流向不合理等等。本文拟就一些主要问题提出思考,以求海南劳动力市场不断完善和发展壮大。一、海南劳动力市场的目标模式及其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 劳动者的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是困扰了我们几十年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改革的实践又不断提出这个问题来,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不可回避的现实理论问题。一、劳动力必然进入市场流通我们过去的计划经济下,社会劳动力完全是行政指令调配,企业没有用人的自主权,连劳动者本身也没有支配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国家统包统配,又加上人口失控,国家安置劳动就业的包袱就越来越重,越统劳动者越没有积极性,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越低。所以不能不改革、开放。“三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的出现,直接从社会招工,实行合同制,工资企业  相似文献   

10.
《青海经济研究》2010,(3):54-61
对劳动者的培训,是提高劳动技能的重要手段。西宁市近几年加大劳动力培训市场的建设,培训机构已达到77家,培训城乡劳动力7万多人。并且形成了培训立体多元化等形式迥异的培训格局。为使城乡劳动力受到更好的培训,需要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基地建设,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让劳动者在培训中增长才干和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