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推理出物质主义、改变期望与炫耀性消费的理论关系模型。高物质主义倾向的消费者相对低物质主义倾向的消费者而言,其改变期望对炫耀性消费有较强的正向影响。并指出提出的理论关系模型在未来还需要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2.
感知风险是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决策有重要的影响。对于网上消费这一新的消费方式,感知风险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如何,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对于企业而言,若想提高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数量,仅仅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绩效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网上零售商的服务,改善网上的经营环境等。  相似文献   

3.
杨慧琳 《中国市场》2011,(23):138-139
消费决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消费者情绪的影响,积极快乐的情绪有可能促进消费,而消极不快乐的情绪有可能阻滞消费。本文首先介绍了愤怒、恐惧、悲伤、焦虑这四种典型的消极情绪对消费决策行为的影响,进而探讨消极情绪对决策行为影响的内在心理机制,最后对如何控制消极情绪对消费决策行为的影响做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
王蓓  罗时龙 《北方经贸》2011,(7):122-124
员工离职倾向一直是很多企业研究的热点,因为这跟企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今,领导行为对于员工离职倾向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领导的言行、价值观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所以研究领导行为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5.
林涛 《江苏商论》2012,(3):13-15
感觉是为了行为(feeling is for doing),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后悔这一情绪对消费者的众多决策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后悔的内涵、实验与测量方式、影响因素和在消费者决策领域中的应用等内容,最后指出后悔这一情绪在消费者决策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创新采纳决策过程中,把握和运用复杂技术知识应对创新决策中的高度不确定性和风险,成为决定个体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关键。而潜在采纳者基于一定创新倾向感知到的,创新与其现有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往经历和现实需求的匹配程度,即适配性能够强化各类潜在采纳者的采纳倾向,并由此成为决定个体创新采纳行为的决定因素。以知识适配关系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促进采纳行为的全面价值提供策略、关系导向交互策略和一体化沟通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了家长式领导与服务行业员工从事亲组织的不道德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推脱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仁慈领导提高了员工从事亲组织的不道德行为倾向,而德行领导降低了员工从事亲组织的不道德行为倾向;此外,道德推脱是仁慈领导、德行领导影响员工从事亲组织的不道德行为倾向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国内营销学领域关于炫耀性消费行为形成机理缺乏深入研究的现状,提出了面子意识、地位消费倾向与炫耀性消费行为间的理论关系模型,并通过调查国内消费者对中高档名牌商品的消费观念和态度来检验此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发现,面子意识同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四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对地位消费倾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地位消费倾向对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影响总体不太明显,只对物质享乐主义和群体归属交流两个维度有较弱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市场竞争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赢得顾客,消费心理分析对于促进营销具有重要作用。了解顾客的消费心理和需求,研究消费心理与营销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适应的市场营销战略,这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20,(1)
心理学中的行为经济学侧重于将传统微观经济学概念应用于心理行为研究,尤其在分析与解释公众消费行为与消费决策方面。本文首先阐明行为强化物对公众消费行为及决策的影响。强化物有两种类型:生活必需品与非生活必需品。实验构造的经济环境为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两种。其次,本文还将对强化成本与强化行为之间的"需求曲线"的变化加以论述。最后,本文还将从消费心理的角度分析改变强化与需求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物质过剩期的消费与认同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目前社会从物质丰足时期走向物质过剩时期的现实,综合了国内外营销学者和社会学专家对于消费文化的研究成果,着力于探讨新时期消费这种营销现象与认同这一社会学名词之间的联系,为消费者行为研究提出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康俊 《江苏商论》2014,(7):56-59
战略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含义广泛的决策过程,而复杂的决策是管理团队许多决策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行为整合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对战略管理理论、高层梯队理论和行为决策理论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行为决策理论,提出了决策行为、行为整合对决策绩效影响的假设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在决策过程中,程序理性和直觉行为正向影响决策绩效,行为整合可以加强这两种决策行为的正向作用;政治行为负向影响决策绩效,行为整合可以削弱政治行为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产阶级的消费举止文化开始出现分化与多元倾向,但从总体消费品位、追求、价值观念看,泛白领普遍比新富阶层更具文化性特征.目前,中产阶级消费文化呈现出五大趋同性特征.中产阶级消费价值取向的维度体现在七个方面.霍金斯的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是关于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模型,是关于中产阶级自我概念对其消费价值取向影响模型建立的最佳典范.  相似文献   

14.
<正>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微波炉?便宜的价格能决定消费者的行为吗?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决策行为都有哪些?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如何?未来的微波炉应该如何设计?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攀比性心理的阶段性消费特征的函数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原因的研究成果中,关于"阶段性消费"行为特征的研究是引人关注的。已有的研究建立了"阶段性消费"的消费函数模型并进行了相关的论证。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攀比性"消费心理有可能影响消费者对其"阶段性消费"目标的偏好及效用评价的观点,并建立了相应的函数模型进行解析与论证。研究证明"攀比性"消费心理会驱使中低收入群体设立过高的"阶段性消费"目标,从而促使其储蓄倾向上升,消费倾向下降。而这可能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伦理道德视角出发,通过研究之前学者所忽视的同事非伦理行为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丰富了员工离职倾向的前因研究。基于社会比较理论,本文探究员工分配公平感在同事非伦理行为影响员工离职倾向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并考察员工自身非伦理行为对以上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71名企业员工开展两轮配对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员工分配感在同事非伦理行为与员工离职倾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2)员工非伦理行为显著调节了同事非伦理行为与员工分配公平感之间的关系;(3)员工非伦理行为显著调节了分配公平感在同事非伦理行为与员工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消费者成熟度是影响消费者有效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国,由于消费者主权劣势,消费者往往成为企业败德行为的受害者。本文研究了消费者成熟度与企业行为之间的关系,认为消费者成熟度的提高有利于企业规范经营活动。因此,政府实施市场监管时应侧重对消费者成熟度的培育,促进消费者和企业良性互动,营造买卖双方共赢的消费环境和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和决策心理越来越引起陶宝商家的关注。只有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购物习惯,商家才能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及有针对性地做好用户体验。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有关消费者决策风格研究的基础上,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编制《大学生C2C服装网络消费决策风格问卷》,探讨其在淘宝网购买服装这一消费过程中所采取的决策风格及其特点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丁萍 《商业时代》2022,(5):53-57
本文通过采用我国1990-2020年的数据样本,实证研究了边际消费倾向与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的关系.结果显示,总体上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对居民消费潜能存在正向影响;同时不同收入渠道的边际消费倾向对农民消费潜能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且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渠道的作用强度明显较高;不同区域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对其消费潜能的影响也存...  相似文献   

20.
工作水平的高低与消费水平、消费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搞准劳动统计数据对各级领导在经济工作中的准确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