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住改变广州!居住缔造城市,居住浓缩历史,居住传承文化.居住影响未来,居住决定生存,居住改变广州。  相似文献   

2.
刘铭  裴宇 《科技与企业》2014,(2):116-116
当前各种有个性的居住建筑丰富着建筑市场,并成为市场的主体,在客观上为居住建筑设计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本研究立足于居住建筑设计工作,提出了当代中国做好居住建筑设计的倾向,并从个性化、老年人、生态化方面对居住建筑设计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在突出居住建筑设计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加强对中国居住建筑设计的展现,形成更加适于时代、适于需求的居住建筑。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开始对居住水平、居住质量、居住环境以及居住安全等有了一个全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是城市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自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经历了逐渐分异的历史变迁过程.如果不对居住分异加以适当的调控就会出现居住空间极化与隔离问题.城市居住空间极化是社会不公正在居住空间上的表现.城市政治经济转变与城市规划、土地制度改革与房地产开发、住房制度改革与住房商品化是转型过程中城市居住分异形成的三个主要原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加社会自组织力量、制定公正的社会政策是优化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大城市开发区流动人口居住特征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主要采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上海开发区--浦东新区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流动人口在大城市具有明显的非居民化的居住特征,表现在居住场所集中于城市边缘,居住地更换频繁,居住质量差和居民身份认同感缺乏.为了保障流动人口在大城市的居住健康和大城市整体的健康发展,促进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居住和谐,有必要采取措施,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调控城市人口规模,制定流动人口的居住标准,提升住房质量;增进流动人口的居民身份认同,;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增进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的居住融合.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但是,受经济条件制约,承德市仍有部分城市居民居住在棚户区中,为有效解决这些城市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有效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位,2007年9月,承德市启动了棚户区改建工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的演化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中国城市居住分异进行阶段梳理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城市居住分异的特点,认为居住分异在空间上已经由大尺度的分异转向大尺度混合、中等尺度的分异,即在城市尤其大城市的内城或近郊区都呈现各类收入阶层居住社区混合现象,楼盘(小区)成为当今城市新的居住分异单元;同时,中国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成、演变与住房供给方式的发展、演变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8.
广州住宅居住环境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住宅小区居住环境质量是指城市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系统所处的某种状态,而这种状态是能够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所谓住宅小区居住环境质量评价,就是在现有区域的城市住宅小区居住环境数值基础上,按照某一标准进行住宅小区间的比较,从而得出居住环境优劣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城市住房市场商品化、自主性居住迁移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基于家庭视角的居住迁移研究,将有助于理解不同群体的居住需求并提供针对性的规划及政策支持.基于此,通过梳理西方微观居住迁移研究的经典理论、实证及最新动向,结合中国城市的社会、经济、制度背景,总结了当前国内微观居住迁移研究的现状及问题,提出面向中国城市的微观居住迁移...  相似文献   

10.
孙铮  刘大鹏 《上海房地》2022,(11):52-57
本文基于模型实证探讨了河北省农村中低收入老人入住保障性住房的意愿。结果表明:河北省农村中低收入老人总体入住意愿评价值略高于中值,居住意愿不强。居住品质对居住意愿有正向影响,其评价值低于中值。未来生活预期对居住意愿有负向影响,其评价值高于中值。本文设计了居住意愿提升指数,测度了26项评价指标的数值,并据此分类提出居住意愿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1.
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金地·格林小镇,周边环境清幽,远离城市喧嚣,是一个能反映亦庄区域特征、符合市场或居住者对亦庄的居住期望和需求的郊外居住生活环境,是一个“城市的郊区,郊区的城市”,既有自然休憩朴实的居住氛围,也是一个多元的充满生机与居住活力的居住社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北京东  相似文献   

12.
陈俊峰 《城市问题》2011,(10):15-20
当前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的符号分化趋势日益明显,不同档次居住空间的符号生成机制存在差异,而符号分化的居住空间将对居住群体的社会身份产生建构作用。本文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加以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经验证据表明,高房价背景下,经济因素已成为农民工居住空间决策的首要考虑因素。通过进一步的调查与访谈发现,房价大幅攀升已导致在城农民工居住空间分异并呈加强的趋势,表现为其居住区位向城郊边缘分离,和城市居民相较其居住形态呈"极化"倾向,与周边市民的居住隔离正在发展。指出纾缓农民工居住空间分异、促进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及与城市居民的融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多方协同发力。  相似文献   

14.
杨岑 《民营科技》2010,(9):139-139
社区弱势居住群体住房问题是城市社会学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关系到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现拟从介绍我国社区弱势居住群体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社区弱势居住群体住房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我国社区弱势居住群体住房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今天,买房不仅仅为了满足单一的居住需求,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对产品的追求已趋向于高品质居住环境,通过居住改变他们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6.
居住空间结构的合理程度,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整个城市效率的实现。居住空间变化的实质是社会结构的变化在居住空间上的表现。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整理了杭州市内具有一定规模住宅片区的信息资料,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这些住宅片区的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及聚类分析,将杭州市居住空间分成主城区老式小区、经济适用房住区、城区中高档小区、新区中高档小区和新区中低档小区等五类。分别阐述了这五类居住空间的分布范围和特点,揭示正在不断演化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并归纳总结不同阶层区划化居住的特征,思考城市摆脱居住空间分异负功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侯雅 《上海房地》2010,(6):11-12
一城市农民工居住现状 (一)农民工居住方式。现阶段,农民工的居住方式主要是自行租赁、用人单位提供宿舍或者居住在工作场所。据建设部门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城市的调查结果数据显示,租房比例约占60%,  相似文献   

18.
居住数字空间本质是居住空间的数字化。从居住数字空间的相关概念、驱动力、价值以及实践展开分析,指出居住数字空间是推动完整产业数字化的基石。但从实践看,居住数字空间整体建设滞后,需要通过产业开放、数码共享,共建数字空间,实现数字空间与物理空间实时同步共振,以推动行业效率和品质的新革命。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群体中的新生力量,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近年来关于农民工居住状况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但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居住状况的研究数据相对稀缺,尤其是缺乏对于其内部细分群体的居住状况分析。本文基于采集自全国30个省新生代农民工的两千余份问卷调查数据,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居住具有以下特征:住所获取方式主要依靠单位提供和个人租赁,居住面积和设施条件较过去有所改善,居住状况在不同收入水平、行业和流入地之间存在分异,居住稳定性有所提高,迁居大城市的意愿强于迁居中小城镇。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居住特征与就业状况、流动类型和思想观念密切相关。就业、流动和观念三大因素,通过客观支付能力和主观支付意愿两个渠道,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选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城市住房市场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包括迁入和迁出的居住迁移同时存在。基于对上海浦东两个案例住区的调研,运用多案例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城市经济学视角分析居住迁移对住房子市场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之间居住迁移对住房子市场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居住迁移的空间模式是分散和随机的,并不呈现有规律的模式;研究时段上海住房市场改善居住条件和来沪工作的住房需求成为影响居住迁移的两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