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格局主要是由苏南、苏中和苏北组成。苏南苏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并且在经济发展的水平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文章首先阐释了苏南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现状原因分析,以苏北的盐城为例,试图阐述苏北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并根据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盐城构建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以期能够为江苏经济均衡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苏南、苏北工资水平区域存在差距,差距从逐年拉大发展到逐年缩小,但依然存在。要从根本上缩小或消除差距,不仅要缩小区域经济的差异,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还要注重苏北地区的科技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培养等。  相似文献   

3.
根据江苏省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本文将江苏省13个地市划分为苏南、苏中以及苏北三个样本分别进行其经济发展与当地吸收FDI的关系研究,分析发现FDI对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的地区的影响不同。具体而言,苏南地区当期FDI对本地区的直接经济增长效益不大,而其造成的基本积累能极大地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苏中地区内外资技术差距合理,内资企业可以充分吸收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从而内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可以得以获得大幅提升;苏北地区整体上处于较大技术差距阶段,内资企业由于自身技术水平较低,无法充分吸收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由此可见,FDI的引入是一把双刃剑,其对经济发展的效果取决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苏南、苏北是江苏省在经济发展的条件、特点、水平等方面有显著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大区域,如何合理地进行生产布局,确定它们各自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是江苏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为此目的我们研制了1985年地区间(苏南—苏北)投入产出模型。一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是用来研究区域之间横向经济联系的一种工具,模型有多种形式。江苏省地区间(苏南—苏北)投入产出模型采用了地区间列系数模型。研制地区间列系数模型需要两部分数据。第一部分是各地区每个部门把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红兵 《价值工程》2006,25(5):26-28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和度量江苏省不同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苏南和苏北不同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因此对于各地区正确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增长模式和缩小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提升我省的经济竞争力,保持我省经济总量持续稳定的增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苏南苏北产业合作的空间与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苏南苏北两地产业结构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差异,这不仅说明促进苏南苏北两地经济协调发展十分迫切,而且也为两地产业合作、互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构建江苏共同市场,推动产业的地区转移,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优化结构,是江苏产业经济提高协调发展水平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区域的农民对粮食生产的态度与行为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各方面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苏中、苏北地区的农民种粮积极性较苏南地区高些;不论苏南、苏中还是苏北,满足家庭口粮的基本需求是农民粮食生产的一个基本目标.研究结果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地方粮食生产政策,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测度经济发展效率是衡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手段,效率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运用DEA模型测度2000-2014年江苏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效率并分析其收敛性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效率具有周期性波动的演化特征,苏南高于苏中和苏北,苏北一直离全省平均水平有较大距离;全省经济发展效率显示出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的特征,三大地区条件收敛显著,绝对收敛特征不明显;考察期内的就业结构、对外开放度、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政府影响力对经济发展效率具有负向影响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是我国内河水运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江苏省作为我国内河发达省份之一,加大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其必然选择。从空间角度来看,当前江苏省内河航道的整体发展水平不均衡,差异主要体现在苏南和苏北的航道建设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基于DEA方法,选取代表苏南、苏北以及江苏整体的航道建设水平的主要指标,对江苏内河航道十二五投资的相对有效性进行分析,以期为确定十二五对江苏内河航道发展方向内河航道的投资方向和建设重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是我国内河水运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江苏省作为我国内河发达省份之一,加大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其必然选择。从空间角度来看,当前江苏省内河航道的整体发展水平不均衡,差异主要体现在苏南和苏北的航道建设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基于DEA方法,选取代表苏南、苏北以及江苏整体的航道建设水平的主要指标,对江苏内河航道“十二五”投资的相对有效性进行分析,以期为确定“十二五”对江苏内河航道发展方向内河航道的投资方向和建设重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水平位居国内领先地位,但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仍然不高,其中苏北、苏中、苏南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率差距还很大,因此本文对江苏省科技投入资源的分布状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面向自主创新的江苏省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其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在全国处于前列.然而,江苏又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省,苏北(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与苏南的发展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3.
明清小说中江苏民间制度文化地域性特征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江苏地区的小说体现了鲜明的江苏地域特征,表现在婚姻形式、家庭秩序、文化教育和社会风气四方面。出现这些地域特征的原因在于江苏的经济基础的特殊性、移民的影响和新思潮的冲击。地理因素造成的经济发展不均衡是苏南苏北民间制度文化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江苏民间制度文化在与其他地区的互动与融合过程中,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引领着全域民间制度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言长期以来,江苏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性较为典型。长江在江苏境内将江苏分为苏南与苏中、苏北两大板块,苏南地区从历史看经济较为发达,且易受上海经济辐射。目前,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正向全面实现现代体迈进,而苏中、苏北地区由于受长江阻隔,以及历史、地理的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全球  相似文献   

15.
刘芳  王培暄 《企业活力》2013,(6):103-108
采用人均GDP、GDP和人口指标对2002年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定量测度,运用绝对差异、相对差异、MLD指数和泰尔指数来描述这三大区域经济差异程度,得出的结论是: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自2005年开始呈缓慢缩小趋势,苏南、苏北、苏中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差异是造成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但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差异从2005年开始逐渐缩小,对江苏省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影响程度在下降。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在扩大,尤其是苏南内部的经济差异最明显,对整体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程度显著增强。苏中及苏北地区发展相对均衡。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周雅  徐金海 《价值工程》2013,(20):171-172
FDI是江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江苏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区域经济差距呈现阶梯式发展。文章基于江苏省13个市2000到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FDI对江苏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对江苏省发展FDI,缩小城乡收入比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三化”驱动下的中小城市发展战略探讨——以苏北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伟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141-143,148
苏北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也是中小城市快速发展阶段.苏北经济发展水平比苏南、苏中低,大力发展中小城市走中小城市带动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文章指出苏北中小城市的驱动力目前主要来源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分析了中小城市发展现状与作用,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六个方面探讨苏北中小城市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苏北城市化的特征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在透视苏北地区城市化特征的基础上 ,参考国内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和苏北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 ,得出苏北地区应走集中工业化和城市化之路 ,并对苏北城市化发展的战略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苏南模式"给民营经济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南地区通常被定义为:苏锡常三个地级市以及昆山、江阴等九个县级市,具体包括各城市的市区和农村。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猛,持续时间长, 在具体的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特征, 因而出现了“苏南模式”的提法。在不同时期, 苏南模式有不同的特点,本文试图总结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并着重分析“新苏南模式”的特点, 总结出对发展民营经济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构建决定地区经济发展的半对数模型,以2001~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夏普利值方法分解市场化对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贡献,进而讨论了市场化改革拉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机制。结果显示,市场化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平均贡献度为13~18%,表明市场化进程的不同步是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市场化改革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能够促进发达地区经济以更快速度发展,而对欠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较弱,这种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是助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