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健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2(2)
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政治理论教学的意识形态视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宏观思维方式,它澄明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弘扬其批判性、凸现其引领性。目前政治理论教学在应对各种社会思潮影响方面还不够积极有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意识形态视野淡化倾向。克服意识形态视野淡化倾向,必须从西方"去意识形态化"的洋教条下解放出来,必须从"政治—学术"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下解放出来,必须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 相似文献
2.
韩露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9(2):123-128
当前,一些国家加大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现实问题研究的力度,达成从多学科、用横向和交叉等研究方式来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共识,不断拓展研究视野,尤其对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总结和梳理了近年来国外关于中国社会意识流变的研究成果,并对国外关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相关研究进行评析与鉴别,以期为巩固和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4):149-151
新时期意识形态由一体化格局域可分为政党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它们分别在各自领域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发挥着影响和作用。这种变化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政党(国家)意识形态教育,注重意识形态社会化,加强意识形态自身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是文化身份的再现,它受制于文化之间的权力关系。中国传统翻译研究的标准是“忠实”,注重原著与译文之间的文本对比。该文试图借鉴西方操控学派的研究视角来进行分析,揭示在这个传统翻译研究标准之上还有一只操控翻译行为的手———“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5.
江海燕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4):41-43
关注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参照和借鉴当代国际社会在发展观念、发展战略上的最新成果而做出的正确选择。对社会全面和谐发展这一理论的研究,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具有相当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而具有相当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个人利益是相对独立的三种利益群,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加以调整和保护。从经济法产生的基本原因及其功能上看,其历史使命就是维护社会利益,尤其是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即经济秩序、经济安全、经济发展三位一体、和谐统一的利益整体。经济法追求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本身就是追求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追求结果公平与实质公平、追求社会整体经济协作有序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关于意识形态的奠基巨著。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意识形态的概念、本质、功能、发展规律和结局,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为我国目前正在构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形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反映了现代社会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人类对未来的密切关注,自然而然进入了生态文明的视野,它在与生态规律性认识相结合后,塑造了重视和强调生态可持续、面向未来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开辟了人与自然关系历史展开的未来向度,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对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态体系的审视也就成了当前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由此,我们必须要从生态价值取向、生态文化、生态伦理道德和社会发展观等方面去把握好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态体系的深刻内涵,加深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王蓓蓓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63-66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管理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在充分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认真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应变能力,持续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制度建设等诸多方面加强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0.
鄢龙珠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14-17
经济形态是怎么演化的,经济形态的演化受什么规律的制约,如何概括总结经济形态的演化规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大方向,这是经济哲学要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李萍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35(1):118-120,140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展开了全方位的批判:他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观念表现;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的社会根源在于它掩盖了真实的生产关系;剖析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方法论基础即主客颠倒性;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分析问题的非历史主义原则。在此过程中,马克思进一步论证了他早年阐释的意识形态思想。 相似文献
12.
胡国峰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1):107-108,144
发生在2005年到2006年的文艺界关于“重新界定文学本质”的论争,有着深厚的历史、时代、文化背景。论争的焦点集中在文学的“审美”与“意识形态”属性上,这次论争无疑会给当下社会文化转型语境中“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化带来很好的启发,并势必对中国文艺理论界发生重大影响,预示着文艺理论多元化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程芳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79-181
意识形态是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中最难以把握的概念,因为它探究的是我们最基本的观念的基础和正确性。对意识形态的各种研究,主要是从政治批判和社会学角度来分析研究。论文是在以往意识形态研究的基础上,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研究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是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最终决定因素之一.事实上我国封建农业社会积淀下来的传统农业意识形态和农业风险保障思想,时至今日仍有相当大的影响.要推进现代农业保险制度的创新,必须研究意识形态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影响,努力寻找文化传统与现代农业保险体制之间的契合点,实现降低农业保险制度变迁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从经济人到效用人--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飞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五方面论述了经济人假设遇到的重大挑战:一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二是西蒙的有限理性说,三是威廉姆森的机会主义说,四是莱宾斯坦的X低效率说,五是诺斯的 经济人一词已名不符实、应以“效用人”取代经济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8)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主要是指对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文章通过对辽宁省10所高校的问卷调查,系统总结出辽宁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史蒂芬·哈珀赢得加拿大大选成为加拿大总理后,其对中国时好时坏的外交行为背后的原因可归因于哈珀所在的加拿大保守党的意识形态。对保守党进行历史回顾,可以看到保守党的意识形态是基于历史的原因而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多样性的。哈珀政府的几件具有影响的对华外交事件,其隐藏在这些事件背后诱因也是意识形态。基于保守党的这种意识形态特点,今后中加之间除了经济贸易上的持续合作发展之外,哈珀政府在其他领域的对华政策还将继续是反复无常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通过对马恩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以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任务及其理论与现实意义的表述,来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揭示资本主义的实质以及两个对立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建设一个更先进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完成由旧世界向新世界的过渡. 相似文献
19.
科学知识一直被认为是合理性的, 是毋庸置疑的。其实这是一种对科学知识的"错觉", 因为科学知识作为科学家"科学行动"的成果, 已经被他们深深地打上的"价值"的烙印。另外, 作为一种"通货"的"认可", 对于科学家来说尤为重要, 因为他们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这种"认可"之上, 且获得认可的"中介"正是这些理论性的科学知识。那么, 科学知识的"真"就更让人怀疑, 与其说它们是科学知识, 倒不如说它们是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利益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维营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3):8-15
社会利益形态是与社会意识形态相对应的范畴,对社会利益形态的研究有利于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完善和自觉.社会利益形态是社会制度、生活习惯和历史传统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利益取得、分配和交换形态,它决定人们的基本价值取向,为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确立奠定深层基础。社会利益形态由基本形态、主要形态、主体形态、法律形态、权力形态、时间形态等构成,其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分配是否公平直接影响社会的形象、稳定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