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对我国中小企业板(以下简称“中小板”)与其上市公司、区域经济和风险投资(以下简称“风投”)等三个发展互动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中小板市场职能及其形成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中小企业的内生需求;已上市中小板公司产生了明显的示范、引导、规范和激励效应,对未上市中小企业产生了巨大的间接影响,并促使其成长为中小板的上市资源。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26日,深交所在深圳组织召开了中小企业板(以下简称“中小板”)成立五周年座谈会,中国证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相关部们领导,地方证监局、部分省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高新技术园区负责人,中小板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创业投资机构的代表和业内专家、学者等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佘坚 《深交所》2007,(1):32-36
随着海翔药业和天康生物的加盟,在深交所成立16周年之即,中小企业板“成员”已达到百家。统计显示,2004年5月中小板开市以来,深交所用了一年的时间才使公司数达到50家:而今年重启IPO以来,随着市场行情渐趋火爆以及投资信心的增强,中小板的发行也呈加速态势,达到同样的目标只用了半年时间。但是,100家上市公司对中小板显然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要实现用3—5年的时间让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达到1000家的规划,仍任重道远,而中小板上市资源的开发成为重中之重。本将对比分析中美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由此得出一些中小板上市资源开发的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的财务困境问题一直是理论和实务工作者的聚焦点,中小企业板的创立,为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研究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来源。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所选择的中小板样本公司建立财务预警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检验,所构建的模型能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否异常做出85%左右的正确预测率,提供了较强的预警判别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建立证券市场资本配置效率理论模型,选取2001-2012年间中小企业板市场和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以中小企业板上市为界分为两个时期三个样本组,测度了各样本组的资本边际产出。研究结果显示:中小板市场推出之后,主板市场的资本边际产出有所提高,中小板市场的资本边际产出高于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的推出提高整个证券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6.
《深交所》2010,(7):3-3
为强化中小板上市公司对诚信规范运作的认识,进一步落实中小板从严监管的思路,努力推进中小板长期健康发展,深交所日前在南京举办中小板上市公司2010年监管与发展座谈会暨董事会秘书培训班,200余家中小板上市公司董事长及董事会秘书等共约3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深交所陈东征理事长、江苏证监局左红局长、深交所周明副总经理等出席了本次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7.
从投资-现金流的敏感性角度出发,利用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在 2004-2014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建模实证研究金融发展对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瓶颈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中国中小上市公司的投资与其内部现金流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能够缓解中小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现象,且金融发展程度越高,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融资瓶颈约束缓释效果越强,即减缓了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莉  王清泉 《时代金融》2008,(12):93-94
股利政策是现代公司理财活动的三大内容之一,它是公司筹资、投资活动的逻辑延续,是其理财行为的必然结果。股利政策不仅会影响股东的利益,也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以及未来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本文基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特点,对进一步的规范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截止2010年底,中小板上市公司已经达到531家,总市值约3536亿元,投资者越来越关注中小企业板块的完善和发展.近年来,研究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己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股权结构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小企业股权结构有不同干主板的特点.本文选取我国中小板的3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2004-2009年数据做实证分析,探索中小板特有的股权集中度和公司绩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聚焦2010     
《深交所》2010,(6):72-73
(2010年5-6月) 深交所要闻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首批8家公司挂牌上市。六年后的6月25日,中小板上市公司家数达到437家,总市值超过2万亿。  相似文献   

11.
财会动态     
正上市公司会计投资者保护指数发布9月26日,北京工商大学发布2014上市公司会计投资者保护指数。本年度北京工商大学对所有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评价,包括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共2515家。中国上市公司主板数量占近60%,其中深市主板470家,沪市主板944家。与2012年相比,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增多,分别增加48家和63家。指数显示,中国上市公司2014年度的投资者保护均值为54.45分,其中管理控制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代理成本和控制权收益角度分析了股权结构对融资偏好的影响,以2006年年底之前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102家公司2007至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股权结构对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有着很大差异。法人股比例与股权融资率显著正相关,限售自然人持股比例和股权融资率呈负相关关系,国有股、高管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则对股权融资率影响不显著。中小板上市公司并未表现出主板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特征,但高管持股比例过低、一股独大是中小板与主板上市公司的共性。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高管持股比例需要提高,股权激励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应适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ETF上市对中小企业板市场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中小企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中小板ETF)上市交易对市场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中小板ETF上市交易后,以Amivest比率衡量的中小企业板价格指数(中小板P指数)的流动性是增加的;以GK波动值衡量的中小板P指数的波动性是减小的:市场效率系数法与暂时性价格变动效果分析结果均显示:中小板ETF上市交易后,中小板P指数定价的有效性得到提升。综合来看,引入ETF交易后,中小企业板市场的整体质量变好。  相似文献   

14.
新三板在我国自成立以来就获得了快速发展,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转板制度的缺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三板的健康发展。打通新三板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转板路径,在新三板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架起互通的桥梁对优化资本市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对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和是资本市场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中小企业成长性的评判两大标准,通过Q值和已知成长评分来综合判断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影响因素,选取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建立分析模型,最终分析证明中小企业过去的成长与盈利能力和资产规模正相关,中小板企业未来成长性与企业盈利能力和行业增速强正相关,但与企业负债、规模和运营能力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板市场的主要特点,介绍了中小板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在借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香港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板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模式。  相似文献   

17.
依据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首席财务官》以2012年6月1日收盘价为基础,选定了中小板和创业板总市值各排名前30家公司的共60位CFO作为基本研究对象,从这60家上市公司CFO的性别比例以及年龄构成、学历、薪酬、持股数、职务角色、职业背景等诸多维度,试图观察两板CFO在这场透过上市而萌发的"财务启蒙运动"中的群体特征与差异。  相似文献   

18.
李维安 《深交所》2004,(9):55-58
深圳证券交易所启动的中小企业板块是我国证券市场体系发展中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中小企业板中80~90%的上市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探讨中小企业板的发展必须要关注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在这次“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大家谈得最多的并不是具体的融资方式和融资途径,而是上市企业的诚信问题、信息披露等问题,这实际上都是公司治理问题。下面我就中小企业板建设与民营上市公司治理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从2007年起执行比主板公司更为严格的强制性预告制度,即所有公司需要在第三季度报告中(10月份)对全年的经营业绩进行预告。本文搜集深沪两市A股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在2007年至2013年度发布的首次业绩预告,系统地研究了中小板公司相对主板公司的业绩预告质量。结果表明,无论中小板公司的预期利润相比去年的变化幅度,业绩预告偏差和误差都显著高于主板公司在年度结束后1月份发布的业绩预告,质量更差。相比主板公司在年度结束前10月份发布的业绩预告,中小板公司的业绩预告质量不相伯仲,质量同样低。本文结果表明将主板的强制业绩预告制度推广到所有中小板公司未能得到高质量的业绩预告,也没有规避主板公司过早在10月份发布业绩预告的负面后果。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从2007年起执行比主板公司更为严格的强制性预告制度,即所有公司需要在第三季度报告中(10月份)对全年的经营业绩进行预告。本文搜集深沪两市A股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在2007年至2013年度发布的首次业绩预告,系统地研究了中小板公司相对主板公司的业绩预告质量。结果表明,无论中小板公司的预期利润相比去年的变化幅度,业绩预告偏差和误差都显著高于主板公司在年度结束后1月份发布的业绩预告,质量更差。相比主板公司在年度结束前10月份发布的业绩预告,中小板公司的业绩预告质量不相伯仲,质量同样低。本文结果表明将主板的强制业绩预告制度推广到所有中小板公司未能得到高质量的业绩预告,也没有规避主板公司过早在10月份发布业绩预告的负面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