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小华 《中国市场》2007,(27):120-12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合作的深入,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已经成为地区合作的追求目标,但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错综复杂的矛盾,导致了东亚共同体建设可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本文分析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行类型,并对其所遇到的阻力和对策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赵颖 《中国物价》2015,(4):26-28
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冲击通过东亚贸易模式传导到东亚区域内部,东亚经济由此受到一定的拖累并暴露出诸多问题,东亚贸易模式面临转型。本文阐述了东亚贸易模式的发展演化及其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关系,并选取东亚区域内贸易水平和东盟分别对中国、欧美出口最终产品份额作为代表变量构建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东盟向中国出口最终产品份额的增加对东亚区域内贸易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东亚贸易模式从"外部依赖"向"内需主导"转型有利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东亚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除了正在成长中的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没有约束力的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外,东亚尚未形成正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通过分析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雁行模式"的利弊、APEC的特点、四轮驱动模式的作用,针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建立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提出了加快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与经济全球化并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中国作为东亚区域内崛起的大国,对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有重大的积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东亚区域合作的现行状况,然后从三个角度分析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后雁形模式”与东亚贸易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贸易在雁行模式的带领下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在进入90年代以来,东亚贸易增长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东亚区域内贸易的快速发展,研究东亚贸易结构的变化特点及其形成机理也随之具有了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何登 《市场论坛》2006,(4):28-29
文章分析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指出中日韩三国应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提出了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东亚地区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由于影响和制约东亚地区稳定与发展的因素众多,东亚合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我们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探索多种一体化途径,积极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一、雁行模式的内涵 "雁行发展理论 "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在战后提出的 ,"雁行发展理论 "认为 ,当进入到工业化时期 ,后进国家由于经济和技术的落后 ,不得不把某些产品的市场向发达国家开放.等到这种产品的国内需求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 ,也就为本国生产这种产品准备了基本的市场条件和技术条件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规模经济的利用以及廉价劳动力的优势 ,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上升 ,最终实现这种产品的出口 ,达到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的发展实际上经历了进口、进口替代、出口、再重新进口四个阶段.这个进展过程 ,在图形上像只大雁在飞翔而得名.  相似文献   

9.
随着东亚产业发展的传统雁行模式日渐式微和后雁时代的来临,我国产业在国际后雁行模式中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必须基于后雁行模式对我国产业发展作出理性的国际战略选择:正视全球经济后雁行发展模式,努力提高产业发展的国际合作水平;准确把握东亚经济后雁行发展脉搏,夯实我国产业发展的基本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10.
孟宇 《大经贸》2003,(4):70-71
2002年11月,朱镕基总理与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次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与东盟各国领导人签署了一项联合宣言,决定建立东盟与日本的伙伴关系.韩国也表示要考虑东盟一韩国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东亚出现了可喜的3个"10+1"(东盟分别与中日韩三国)的局面.西方媒体评论说:"一些10年前很难想像的主动行动相继在东亚出现,亚洲区域合作滞后的状态正在改变."那么,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路到底还有多远呢?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产出的增长 ,但单纯依赖数量的扩张并不能实现经济持续的发展。边际产出效益的下降会导致供需的结构矛盾。对经济结构进行及时调整才能确保社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东亚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东亚各国缺乏足够的技术积累和人力资本 ,过度依赖于它国技术转移 ,产出结构的升级出现障碍。而东亚各国国内市场规模都比较狭小是导致这种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一体化也就成为东亚各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特点。随着世界经济总量的扩大,各国、各地区经济资源配置不断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的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达到更高的水平。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同时,以地区经济一体化为标志的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区域经济一体化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区域自由贸易协定,通过区域内的国际分工寻求扩大经济合作,提升经济增长潜力。近年来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格外引人注目,“10+3”模式与“10+1”模式的出现,标志着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开始步入体制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应积极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14.
15.
欧洲经济一体化不仅在经济、贸易合作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在内部法律趋于一致方面也作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欧洲共同体通过提出解决法律冲突的原则,确立特殊司法程序,制定对各成员具有拘束力的规则等方式,使成员之间、成员与共同体之间不同的法律制度趋于一致,有效地保障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欧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不仅对传统的立法、司法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对于正在实施中的中国内地、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优化经济结构,理顺经济关系,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及主要的制约因素,制定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Economic integration lowers one form of trade costs, tariffs and stimulates changes in other trade costs. This paper offers a model in which integration may raise or lower the important trade cost associated with insecurity. The model can help to explain the varied experience with integration and it points to the usefulness of combining enforcement‐policy integration with trade‐policy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8.
欧洲经济一体化、区域差距与经济趋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缩小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差距吗?本文对1994-2005年间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塞浦路斯与欧盟15国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进行了趋同分析,结果发现该25国存在σ-趋同和条件β-趋同。并认为制度趋同是经济趋同的基础,落后国家人均物资资本和人均技术资本的增加以及来自欧盟发达地区的技术扩散是促进该25国趋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基于引力模型的产业内贸易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内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国际贸易领域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新贸易理论中,两者在共同因素的作用下被有机地联系起来。本文结合产业内贸易与新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计量检验,进而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产业内贸易发展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何雄浪 《财贸研究》2007,18(6):11-17
地方优势产业的形成是专业化劳动分工本身的产物,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促进地区分工水平的演进,从而进一步增强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促进地方优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文章由此对我国的地区分工水平、区域间贸易成本的变化以及地方优势的形成作了详尽的实证分析,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趋于加快,从而各地区的专业化分工水平有所上升,地方优势产业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