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突出真情实意,在转变工作作风上下工夫 一要用心开展调查研究.基层党员干部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中坚力量,在进村入户走访调研过程中,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摆正位子,和群众处亲戚、与群众交朋友、把群众当家人,细致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真正把心沉下去、把事做扎实,做到用心帮扶、用心做事、用心为贫困群众谋利益.要把贫困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家事,把贫困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贫困群众的发展当成自己的主业,把贫困群众精准脱贫当成自己最大的政绩.  相似文献   

2.
《当代陕西》2001,(4):7
郭秀明是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党员和村民向贫困宣战,绿化荒山,发展养殖,平田修路,建校兴学,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苦干八年,将一个昔日贫困落后的山村领上了致富路.他在身患癌症后,仍以超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相似文献   

3.
扶贫开发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问题是人类生存面临的首要问题。有史以来,人类就一直在与贫困作不屈不挠的抗争。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汉代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以及清代康乾盛世等繁荣昌盛时期,农业文明也曾经达到世界高峰,但是,社会制度决定了历代王朝不可能彻底消除贫困,人之富足、其乐融融的大同社会只能是一个千年梦想。根据记载,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911年,我国有记录的饥荒就有1828次,几乎每年一次。每次都是饿殍遍地,尸横荒野。从辛亥革命到解放前,饥饿和贫困有增无减。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彻底消除贫困,逐步共同富裕才…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是在权力与平等的不断抗争与相互平衡的博弈中发展着. 权力用来建立社会体制、 组织社会生产、 稳定社会秩序、 保护民众利益. 平等用来监督权力、 限制权力、 制衡权力、 自己维护自身的权益.  相似文献   

5.
穷人陷入贫困的因素与抗争方式 目前,世界上还有12亿赤贫人口,他们每天生活在只有一美元以下的水平上。这些人的生活没有保障,衣、食、住、行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贫困只有轻重之分,但没有国界之分,亘古通今,在任何国家或地区都会有穷人,在任何经济发展阶段也都会产生穷人。  相似文献   

6.
贫困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阻碍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关于对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通过对以往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总结,结合自己的实际调查,对目前农村的贫困现状、出现贫困的原因以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见解.  相似文献   

7.
艰辛的创业之路,只有创业者才能体会个中滋味,也只有真正敢与命运抗争的人,才会成为时代的幸运儿,才能走上创业的成功之路。在改革的大潮中,有些人可能会遇到挫折,陷入困境。然而,经过一番拼搏与努力,他们又重新站立起来,诞生出一个斑斓的人生,为我们这个时代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8.
刘婉瑶 《魅力中国》2009,(22):136-137
英芝的悲剧是女性自我意识的半觉醒与男性中心冲突碰撞的结果。英芝竭力为自己命运抗争的过程同时也是她一步一步走向沉沦的过程。她实现自我价值、与命运抗争的方式是违反道德规范的,却又是无奈的,由男权中心的独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金色笔记》以女性的视角描写了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社会。面对不断涌现的社会问题、生存危机和体制改革等现实存在的矛盾,女性为自己的生存和命运不断抗争。在这一过程中,女性主义思想得以自我建构,女性对现实矛盾的抗争也以其独有的方式得以释放与解脱。  相似文献   

10.
曾敏 《特区经济》2009,(1):267-269
经济贫困是权利贫困的折射和表现,"交换权利"不足或恶化就会导致贫困的产生。本文运用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理论分析中国城市贫困群体的权利现状,可以发现:除以生产为基础的权利无法获取外,以贸易为基础的权利、自己劳动的权利、继承与转移的权利都在不同程度上恶化,这是城市贫困群体出现和扩大的根本原因。从权利理论的视角反贫困,政府的工作重点应当是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改善构成"交换权利"的四种权利。  相似文献   

11.
周治勇 《改革与开放》2011,(18):150-151
贫困是与发展如影随形的一种社会现象,始终困扰着人类社会.社会资本的缺乏与贫困有着紧密联系,社会资本的缺乏产生贫困、加剧贫困、再生产和固化贫困.因此,从社会资本的视角的反贫困工作,应该从培育家庭外的社会资本、消除社会排斥和构建贫困者的社会支持网络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儒家之大幸,也是其它诸子百家之大不幸.在为历史所淹灭的各个学派中,墨家曾是最为辉煌的一支. 墨子开创的墨家本是脱胎于儒家,然而墨子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得他与儒家思想渐行渐远,直到形成自己的体系,最终成为与儒家分庭抗争的两大显学之一.  相似文献   

13.
查尔斯·蒂利的抗争政治理论,在历史社会学和社会运动研究界影响颇大.蒂利认为,国际战争的压力导致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而民族国家所要求的直接统治方式与资源汲取能力,改变了原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激起了各社会阶层广泛的"抗争",这种抗争反过来又塑造着民族国家的形成,并对政治民主化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月初四,持续多日的雾霾天气渐趋缓解.这天中午,在某小区中心广场上,记者听到了几位大爷大妈的"神侃",既让人忍俊不禁,又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你说怎么有这么多疯狂的人,伤疤还没好就已经忘了痛?自己喜欢‘吸毒’就一个人‘吸’好了,还连累着大家跟着他一起‘吸’,也太没有德心了."甲大妈气愤地说. "就是的.你说政府怎么就不管呢,光呼吁有啥用?如果像执行‘八项规定’那样,从生产、销售、燃放等环节严管重罚,看谁还敢造、敢卖、敢放?"乙大爷说.  相似文献   

15.
《现代乡镇》2009,(5):47-47
广东廉江良垌镇果农敢“吃螃蟹”,将自己种植的荔枝交由农业合作社与超市两方合作销售,实现农户、消费者、超市三方受益。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似乎显得有些孱弱无力.然而,千百年来,每一次的灾难都不能让人类倒下,每一次都给人们一些启示.实际上,人类对自然灾害从未停止过抗争和探究,在不断总结与探索中,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会保护自己.那么,2008年的这场雪灾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17.
《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黑人女性珍妮如何找寻自我并实现自我觉醒的故事。从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该如何生活到独立勇敢地与大自然抗争并向社会束缚发起挑战,珍妮经历了一个精神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18.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每每谈及它,就会想到神秘、激情、浪漫.但在西方,尤其是在宗教的禁欲主义压制下,爱情往往带有悲剧色彩.西方文学作品中关于神职人员的爱情描写,更多的是一种抗争,一种人与神的抗争.本文通过三部作品进一步阐明西方宗教下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19.
自从有了人类,人们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己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不论是远古还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标志都是以不断改善自己生存的质量来体现着。 为了提高与大自然抗争的实力,人类发明了各种工具、机械和人工智能,我国古代造纸、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  相似文献   

20.
以往的贫困研究往往将贫困解读成劳动力市场排斥的结果.然而,工作贫困现象的出现打破了就业与贫困二元对立的关系.针对这一现象,国外学者从工作贫困的概念、成因、群体特征、就业现状和救助措施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并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了四点启示.从研究范围上看,将工作贫困纳入城市新贫困问题的研究视野之内,需要更新研究定位.从研究内容上看,既要对工作贫困人口的生存现状进行宏观分析,也要结合不同区域和行业特点进行微观分析.从研究技术上看,要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理论研究为导向.从研究目的上看,要将学术研究与政策破解相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