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军力量。在明确界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基础上,以经济运行供给侧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分维,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19年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指数和综合指数进行测度和比较,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剖析区域发展差异及来源。研究发现:17年间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但由东向西梯次下降;三个子系统指数在国家中心城市内部及其之间均表现出高度非均衡性;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集中在区域间,而东—西区域间差异最大且呈扩大趋势。据此,从加强区际循环、深化三大变革、开展先行示范等方面提出推动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层次分析法,从中心城市的四大功能和八大中心角度出发,构建了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六大中心城市——武汉、杭州、青岛、成都、沈阳、南京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计算六大中心城市的各项得分和排名,得出结论:武汉的国家中心城市指数得分最高,城市综合实力最强,具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优势与潜力;其它5个城市的优劣势各有不同,其中杭州相对领先,成都和南京居中,青岛和沈阳相对落后。最后,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武汉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提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对策及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4-2018年中国内地285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绿色发展的政策效应,并对地区间发展差异进行拓展性分析。研究发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其中,在地区层面,东部地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效应保持稳健,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效应尚未凸显;工业发展、教育水平和外资引入是现阶段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挥绿色效应的关键路径,而经济发展则是重要的潜在渠道。据此提出全方位深入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挥其引领绿色发展的整体驱动效应和示范效应,同时,兼顾城市综合发展异质性特征,注重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序推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国家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索构建了包含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个维度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实证测度。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子系统水平在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分布特征,综合水平整体偏低,总体呈现出"东高、中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根据综合水平得分高低将9个国家中心城市划分为领先型、平庸型、落后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层次分析法,从中心城市的四大功能和八大中心角度出发,构建了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六大中心城市——武汉、杭州、青岛、成都、沈阳、南京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计算六大中心城市的各项得分和排名,得出结论:武汉的国家中心城市指数得分最高,城市综合实力最强,具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优势与潜力;其它5个城市的优劣势各有不同,其中杭州相对领先,成都和南京居中,青岛和沈阳相对落后.最后,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武汉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提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对策及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人均出口总额、人均实际利用外资、出口依存度、资本依存度等6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35个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将城市划分为4种类型:外向型经济发达城市、外向型经济较发达城市、外向型经济不发达城市、外向型经济最不发达城市。从地域差异来看,中国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很不均衡,东部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大高于中部和西部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人均出口总额、人均实际利用外资、出口依存度、资本依存度等6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35个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将城市划分为4种类型:外向型经济发达城市、外向型经济较发达城市、外向型经济不发达城市、外向型经济最不发达城市。从地域差异来看,中国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很不均衡,东部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大高于中部和西部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城市空间影响范围划分与城市经济区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旻  陈国生  陆利军 《经济地理》2008,28(3):430-433
通过数学方法求取湖南省城市14个地级市的综合实力指标评价及等级层次划分。根据城市综合实力指数,选取6个中心城市,然后计算中心城市邻近城镇的空间影响力。再根据空间影响力的大小划分各中心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最后以城市经济影响区为基础,综合考察各中心城市的区域特征、现实条件、发展潜力,确定城市经济区界限。  相似文献   

9.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于西安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文章通过分析西安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所面临的发展优势和劣势,从"合理扩大城市规模,努力扩展辐射范围","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优化公共服务平台","发挥科技文化优势,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优化经济结构,拓展对外经贸联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论述了中心城市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枢纽,其拥有的科技创新资源、发展活力,影响着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兴衰走向;提出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必须发挥中心城市增长极和动力源的作用、选择若干中心城市进行建设试点的观点及其理论与实践依据,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的任务、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影响我国中心城市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五大因素:经济发展效率、居民生活水平、居民健康水平、污染治理水平以及城市居住舒适度,由此对大陆35个中心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排名,并分析其在各方面发展上存在的优势与劣势。进一步地,文章将35个中心城市按所在地区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城市,应用趋势秩检验方法得出我国东中西部城市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呈梯次下降趋势,显示东中西地区的均衡发展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2.
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作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其软实力水平与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重庆应瞄准城市软实力的四大基本来源:公共管理、人口素质、区域文化和人居环境,根据重庆具体的市情民情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快提升城市软实力水平,为打造名副其实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软件支持。  相似文献   

13.
经济的全球化、区域化已成为当今时代主旋律,分析比较我国重要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可以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为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一定的参考。文章利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四大方法,选取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作为原始变量,研究了2015年全国35个中心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发现了各中心城市之间的发展差异,北京和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发展水平遥遥领先,而中西部地区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4.
王瑜 《发展研究》1999,(11):19-21
一、城市质量综合管理──一种新的城市管理思路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系统产品”,如同其他产品一样,也客观存在着一个质量问题。并且,一个城市质量的优劣,是决定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生命力的最本质因素。因此,如何提高城市质量和加强城市质量综合管理,理应成为当前世界城市发展必须引起重视的一个共同性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城市质量及其管理问题的提出,则不仅仅是城市这种自身发展内含的必然要求,而且还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两个战略转变的客观要求。 首先,是我国今后的城市发展向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作为刚刚批准建立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天然的区位优势和政策的扶持使得郑州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的郑州,其城市辐射力却明显的发挥不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抢抓机遇、增强郑州区域辐射带动力从而引领中原发展、支撑中部崛起、服务全国大局就成为了当前郑州必须补的"短板".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契机,在阐述郑州增强城市辐射力必要性的基础上,来分析郑州区域辐射力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进一步改善了城市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了城市服务功能与综合价值,提高了公众生活质量,使成都市初步走上了环境和经济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良好态势。从成都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城市综合实力与城市竞争力的前提;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必须承担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双重任务,并且需要建立持续增长的投入机制;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更需要注重生态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重要腹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涪陵,迎来了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比于前期的“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的初级阶段,如今上升到“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的实质阶段。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充实中心城市内涵,提升中心城市品质,成为新形势下涪陵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期,这是国际经济学界认为的普遍定律.淮安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城市化水平达40%,从现有资源条件、人文特色、产业结构、经济水平、区域发展态势分析,淮安中心城市正处于结构性调整的关键阶段,正处于这一转型期的战略起点上.淮安应强化交通、文化、人才、市场化"四大开放型体系"建设,推进中心城市由大城市向都市区、公路交汇节点向综合交通枢纽、市域中心城市向辐射苏北腹地2000万人口的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9.
毛小平 《江南论坛》2002,(10):12-14
城市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意。城市是社会文明进步、生产力发展的集中表现。列宁曾经说过,“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更加高度聚集、相互依存的发展时期,“将是一个城市世纪”。市场竞争、区域竞争,关键取决于城市综合能力的竞争。无锡能否形成整体竞争的新优势,取决于中心城市的综合发展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这也事关无锡发展大局、事关无锡地位形象、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可以说,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实现市委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增创新优势、增强竞争力”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当前亟待深化研究、着力推进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中心城市内生动力和支撑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分析内生发展的内涵及要求,从内生动力和内生支撑力两个角度,采用熵值法、因子分析定权法及综合指数评价法,对中国35个中心城市2015年的内生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国中心城市内生动力和内生支撑力均存在明显差异,运用自然断裂点法可分为高值、较高值、中值、较低值、低值五类。内生动力整体呈东高西低。东部地区空间分异程度最大,中、西部次之,东北地区最小。人力储备能力不足的主要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中心城市,研发创新和内需消费能力不足的主要为欠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内生支撑力整体呈南高北低。自然环境支撑力南高北低,多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北方重化工业发达的中心城市支撑不足,社会环境支撑力东高西低,多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支撑不足。内生动力和内生支撑力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匹配性,但整体上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