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是由货币数量政策和货币价格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组成的、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和调节的系统。本文以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属性及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构成的分析为基础,联系金融调控的实际,阐明了在利率和汇率未完全市场化前,动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无法实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最后建议加大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货币数量政策和利率、汇率政策协调一致加以考虑,并改革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外汇储备这一变量加入包括汇率与资产价格的宏观经济框架中,以最小化央行的损失函数为目标,得到央行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并结合中国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优先考虑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其次考虑汇率等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新凯恩斯主义最优货币政策理论是基于最优行为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符合私人部门的最优行为并含有名义刚性,被西方经济学界用于研究一系列政策问题,尤其是被广泛用于分析最优货币政策问题。在这套框架下,加入一系列的扩展条件后就可用于分析不同体制下的政策问题。因此,梳理国外新凯恩斯主义最优货币政策研究的演进,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分析与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对转型期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实践进行了回顾总结,然后对规则和相机抉择这两种货币政策操作规范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相机抉择不仅具有时间非一致性的特点,而且还会造成通货膨胀偏差,故一般来说规则是优于相机抉择的.因此,尽快实现"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操作向"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的转型,应是我国中央银行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社会融资总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SVAR模型研究发现,社会融资总量比广义货币供应量更适宜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是,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作用效果来看,以利率为代表的价格型变量总体表现要优于以社会融资总量为代表的数量型变量.现阶段,由于国内利率和汇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在最优操作目标的选择上,应将信贷规模作为主要变量,并将隔夜拆借利率作为辅助变量;在最优中介目标的选择上,应将社会融资总量作为主要变量,并将短期利率作为辅助变量.同时,不断发挥利率、汇率联动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便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最大限度发挥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6.
最优货币区理论与我国区域货币政策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济学家对最优货币区划分标准的讨论,促进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一国如忽视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而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其结果可能加剧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我国一直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应考虑针对区域经济差异实施区域化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7.
最优货币政策中包含众多的“不确定性”,有源于未来事件、未来冲击和扰动,有源于经济的“真实”运行,有源于对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的市场反应,有源于对未来货币政策的市场预期,也有源于模型数据的局限性。这些不确定性使得以原有最优化方法得出的最优货币政策往往并非最优,与现实经济条件相距甚远。通过对中国近几年的经济状况分析,对当前的经济过热的经济背景和中国当前从紧的货币政策的研究,说明了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好处以及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如何落实及使其效果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8.
最优货币政策的设计:综述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晔 《经济评论》2007,(4):99-104
关于最优货币政策的设计,不同的文献分别从货币当局目标函数的选取、约束条件的设立和货币政策决策方式的选择三个方面进行了模型上的新扩展,形成了多种最优货币政策设计方案。然而实践证明,由于"不确定性"的广泛存在使得已有的最优货币政策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包容性均不强,于是,最新的趋势表现为运用鲁棒控制和贝叶斯等方法消减建模过程中的模型不确定性和冲击不确定性。鉴于此,中国最优货币政策的设计可以考虑选择其中的一种模式——多目标的损失函数、混合型的约束条件和相机抉择的决策方式,在此框架下运用鲁棒控制求解最优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9.
美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规则与操作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也发生了不小的调整。这种调整是适当的,也是必要的。从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执行和调节情况看,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从发展方向、职能分工和选择搭配等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开放经济下不同目标制的最优货币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简单宏观经济模型,本文分析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如何实现不同目标制下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发现.浮动汇率制成为稳定国内经济、有效应对国内外冲击、实施独立和内向型货币政策的最优选择.对于我国中央银行而言,现阶段更为可行的货币政策规则是通过逐渐放宽汇率波动的区间并与随机干预相结合的办法来有步骤的实现浮动汇率制,并将实际利率维持在一个较低但仍为正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12.
黄启才 《发展研究》2010,(11):60-63
本文基于一个由二次损失函数以及线性约束条件构成的典型L-Q货币政策分析框架,根据均衡的一阶条件,给出了最优货币政策规则解。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数据,建立和估计经济结构模型,计算和比较了不同央行目标函数下最优规则解性质与特点。结果表明,在我国当前处于转型经济和通胀波动频繁的条件下,央行仅关注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最优利率规则解不能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名义锚,而扩展型的最优利率规则解具有更好的性质,可为我国货币政策提供一个更好的参考尺度。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设计在近年来重新成为宏观经济学中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从货币政策设计研究范式的演变出发,总结货币政策设计研究的理论贡献,并讨论这些贡献对货币政策操作的意义,以及它们如何在货币政策实践中得到检验。本文主要考察了货币政策设计的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以及政策承诺的意义,并探讨了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可以从中获得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最优货币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199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芒德尔的主要理论贡献及其现实意义,芒德尔的开放经济中的稳定政策理论认为:稳定政策的效果取决于汇率制度。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是有力的而财政政策是无力的;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是有力的而货币政策是无力的。最优货币区的判别理论为研究欧洲货币联盟(EMU)优缺点的研究人员提供了起点。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货币政策理论中,货币政策规则是一个相当重要和前沿的研究课题。最优货币政策规则所要处理的问题是怎样才能保证时间的一致性,从而使得货币政策不应该有通货膨胀的偏差。长期以来,经济学界一直存在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论和规则论(Fischer,1990)。20世纪70、80年代,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崛起,批评了凯恩斯主义者相机抉择的政策主张,认为最优货币政策是保持一个比率,使得名义利息率降至为零。而要保持这样一个比率,就需要钉住货币发行量,实行单一的货币供给规则,这样才能达到帕累托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就是著名的“弗里德曼规则”(也称F一规则)。布洛克(Brock,19r75)用效用函数中的货币模型(money inutility—function model)、Lucas和Stokey(1983)利用货币一信贷的现金先期约束模型(c认)都证明了弗里德曼规则是成立的。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保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使中央银行的决策者不受政治决策的影响,往往能更好地保证货币政策目标的时间一致性(Barro&Gordon,1983a;1983b)。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金融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对货币存量的精确度量越来越不可能,这时单一货币规则所赖以存在的基础遭到严重的削弱。  相似文献   

16.
传统货币政策框架所定义的最优货币政策是围绕中央银行二次型损失函数展开的。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货币政策是否最优的重要标准是能否使经济趋于理性预期均衡水平。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进一步探讨中央银行与公众间不同策略互动如何导致实际经济偏离理性预期均衡水平。首先,在新凯恩斯模型框架内,对理性预期假设进行适当放松,通过引入适应性学习刻画宏观经济预期形成过程。其次,通过动态数值模拟,计算不同货币政策目标制下实际经济对均衡水平的偏离程度以及相应的均值和波动水平。最后,分析并甄选我国最优货币政策框架。本文发现,灵活通货膨胀目标制和混合名义收入目标制均可成为我国最优货币政策的有效实现形式,可促进经济平稳、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磊 《经济师》2009,(3):201-202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起到了最基础的作用。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由于公开市场操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章着重时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不断完善。货币政策体系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持续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逐渐演进,成为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及中间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方面正在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并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体系的形成、演变过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9.
货币冲击、房地产收益波动与最优货币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资产定价模型中风险收益权衡关系相悖,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投资异象和波动长记忆性特征。文章利用泰勒规则(Taylor Rule)的利率缺口,在剔除市场预期之后测度了中国市场的货币政策冲击,并基于房地产投资回报的时序数据波动聚集性和时变性特征构建GARCH(1,1)-M模型,以此度量我国房地产市场投资收益的波动演变路径,解释了央行实施加息的货币政策后当期房价反而上涨的投资现象。文章还立足于房地产市场参与人的投资特征,从行为金融学的全新研究视角出发,建立包含行为资产定价的动态模型经济系统,研究资产价格波动与最优货币政策选择问题,求得相应闭型解,为实施关注资产价格波动的最优货币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从最优货币区的几个标准入手,针对最优货币区理论对我国目前统一货币政策的适应性作出分析,提出我国施行统一货币政策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