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早在90年代初期便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技术转移与科技创新,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技术转移机制还需要发展完善。本文通过对日本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的发展历程以及技术转移模式的总结,指出日本高校技术转移对中国高校技术转移的三点启示:一是加强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二是以现有法律政策为基础,完善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的激励机制;三是着力原始创新积累,产出有生命力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2.
从区域和部门两个维度,技术转移可分为国家间技术转移、国内跨区域技术转移以及技术从生成部门向使用部门的转移.本文通过构建技术转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泛环渤海经济圈、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及所属省份技术转移绩效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技术转移绩效相对较高,北京和上海等龙头城市技术转移绩效最突出,吉林、黑龙江、海南、云南和贵州的技术转移绩效相对较低.为提高技术转移绩效,应提升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供给能力以及对他们的需求能力和消化能力;建立完善区域性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和中介机构,助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探索完善区域技术创新协作及成果转化机制;充分发挥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全国及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方面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家推动技术进步、深化科技改革的先驱者与排头兵,高校有责任、有义务为进一步提高技术转移效率、实现技术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促进我国技术转移健康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职能.本文阐述高校技术转移的驱动机制、消化吸收再利用机制、成果鉴定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分析高校技术转移的传统模式、技术转移孵化器模式、中介服务机构模式和高校衍生企业模式,进而提出促进高校技术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和企业作为技术转移的两大主体,在技术转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技术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如何?二者贡献度有何差异?以2010―2017年中国内地27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发现,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技术转移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相较于高校,企业技术转移的区域创新绩效更高;技术转移中心在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技术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技术转移中心显著强化了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技术转移的区域创新绩效。结论不仅丰富了不同技术转移形式的区域创新绩效方面的研究,同时有助于明晰不同主体技术转移效果,为政府制定针对性帮扶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入手,结合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提出了中部地区目前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支柱产业薄弱、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薄弱环节和产业转移成本过高的问题,并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由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职能部门,演变为目前的职能部门模式、公司模式和研究院模式3种基本类型。随着高校技术转移业务量的增加和专业程度的提高,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组织结构也在从简单的职能制向矩阵式或事业部形式演变。分析认为,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7.
技术转移是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成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突破口。首先,从运行机理上将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模式划分为内部型技术转移办公室(TTO)、外部型技术转移公司(TTC)和混合型(TTH)。其次,基于高校学科类型、高校科研规模和转移机构级别3个维度探究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模式最优选择策略。最后,以湖北高校技术转移机构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科研实力弱、科技成果少、技术转移需求低的文科类和教学型高校适合采用TTC模式;科研实力强、科技成果多、技术转移需求高的理工类和研究型高校适合采用TTO模式;层次高、机构发展成熟的综合类高校适合采用TTH模式。研究结论有利于厘清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模式的适用条件,为今后我国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组织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初期面临的实际问题,以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组织方式、组织结构为核心,研究了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设立、人员构成、业务范围、运作方式等操作性问题。探讨了研究型高校与教学型高校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部门设置与组织模式,以及成立初期、中期、后期适合开展的工作与业务,提出"附属于大学、享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公司制运作方式"是我国研究型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运作方式的有益探索,教学型高校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应以中小型企业为服务对象,灵活采用组织结构与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9.
技术转移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技术转移环境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技术转移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初级框架和测评的方法,认为对于大量的技术转移而言,需要建立起对其所转移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解决技术与环境的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代国际技术转移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研究了当代国际技术转移的发展趋势,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分析和展望,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技术转移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技术转移既是发达地区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推力,作为生产力在空间转移的一种方式,产业技术转移对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起着重要作用.欠发达地区应该正确把握产业技术转移的特征和效应,正确权衡转移带来的利和弊,努力为转移营造良好的承接环境,科学、高效、积极的承接转移,以缩小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6,(5)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不可或缺的管理模式,是重要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预算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高校财务管理的好坏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目前我国高校预算主体单一、管理意识淡薄、预算编制粗糙、执行不规范等问题,有必要采取有效的绩效评价预算管理模式。文章在分析预算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构建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并以某个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而提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我国中部地区高校融资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了中部地区高校融资的缺陷,提出了中部地区高校融资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外高校专利技术转移工作分析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专利技术转移效率。为了提高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移的效率,在综合分析国外高校专利技术转移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高校需要迫切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及绩效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全面完整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是高校预算发挥目标控制功能的关键。本文从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和体系设计两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战略绩效管理理论,并介绍了该理论中包含的绩效指标的制定原则和工具。随后,本文对高校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进行了探索。并借鉴英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校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以相关国家或地区间投资、贸易以及技术转移等形式表现出来。产业转出国对转入国输出商品和进行投资的时候,必然伴随着输出较先进的技术设备、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先进技术。中国要努力提高金融机构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技术模仿、吸收等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人力资本培训等项目货款支持力度,进一步发展债券和股票市场,使之能为科技创新企业、FDI企业或国内企业与FDI的竞争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逐步走向市场化。高校从原来的国家直接管理的办学模式转向了国家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发展的自主办学模式,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与学校的办学效益密切相关。目前,我国部分省份开始试行绩效拨款,财政拨款与绩效评价结果直接挂钩,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显得更加迫切。通过研究当前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文献,结合绩效评价相关理论及实际情况提出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美国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将所创造的科技成果不断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学校技术转移普遍追求的目标。美国是目前世界上高等学校技术转移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其成功经验无疑值得我国高等学校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面临的环境风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黎金凤 《经济与管理》2007,21(11):30-34
中国“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导致东部产业向中部转移成为中部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但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能忽视随之而来的环境风险。产业转移与环境成本转移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东部地区传统产业向中部转移的过程中将使中部地区面临一系列的环境风险,对此,应引起中部地区的高度重视,应制定相应举措,努力使这一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介绍发达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为我国高校进一步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提供借鉴.方法 实地考察结合文献查阅,阐述浙江大学和发达国家技术转移体系的各自特点.结果 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在制度保障、网络平台建设以及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结论浙江大学在技术转移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尝试,技术转移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技术转移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仍然存在局限性,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技术转移体系,进一步加以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