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我国《物权法》明确规定:"城镇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本集体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党中央和《物权法》这  相似文献   

2.
叶林荫 《北方经济》2008,(23):29-30
一、我国当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基本特征(一)主体特定性 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也属于集体所有".农村宅基地取得权是一种基于身份的权利.就其初始取得而言,权利取得主体只能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而且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法人或者其他非法人组织.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只可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提出,村民申请取得宅基地后只能自己建房,不可转让.  相似文献   

3.
我国集体所有土地管理采取两权分离模式,法律禁止集体所有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土地市场流转.实践中已经出现大量集体所有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流转的事实,这不仅与现行法律规定存在矛盾冲突,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现实问题.深入分析我国集体所有建设用地流转现状,结合国内各地区已有试点经验,完善现有相关法律制度,建立规范的集体所有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对于适应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配置要求、保护农民时土地的合法权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周刊》2004,(15):14-15
《中国经济周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民法通则》第七十四条则规定得更“具体”:“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  相似文献   

5.
关于集体所有土地物权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一切土地均属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在现代法制国家,无论是国有土地还是集体所有土地,都应受一定的所有权和他物权制度的调整。但比较而言,对集体所有土地的物权法调整,仍是我国民商立法的一个薄弱环节,在某些问题上存在认识偏差和立法缺陷。本文拟就集体所有土地的几种基本物权形态作些理论分析,期能对完善我国土地法律制度及推动物权立法有所助益。一、集体土地之所有权所有权是物权体系的基石,设立于集体所有土地之上的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均以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条件。然而,任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下,…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精神,2012年12月28日自治区九届五次全委会暨2013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7.
一、创建集体所有制经济是马克思倡导的,由列宁肯定的 马克思开始着重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自己组织的合作工厂.合作工厂的生产资料不是工人个人的财产,而是合作工厂集体所有的财产.在合作工厂里,工人用集体的生产资料为自己劳动,使自己劳动得到增值,产品归工人集体所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对工人的合作工厂作了全面的理论分析.他认为,合作工厂是工人的联合体,是"他们自己的资本家",是"他们利用生产资料来使他们自己的劳动增值",不仅私人资本被扬弃了,而且"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在这种工厂内已经被扬弃".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我国《物权法》明确规定:“城镇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本集体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党中央和《物权法》这些指示和规定,为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宅基地的市场化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宅基地的法律规定与定义中国现行法律中没有“农村宅基地”这一词语,只有“宅基地”一词。《宪法》和《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山、自留地,也属于集体所有。”两法都提及“宅基地”,但是并没有对“宅基地”这个概念进行解释。历史上曾存在过“城镇宅基地”(一部分城镇居民对国有土地曾拥有过长期的使用权),  相似文献   

10.
一、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变革现状简述 宅基地是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属集体所有的土地。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公民个人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且使用权不能抵押。  相似文献   

11.
廉政建设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任务,也是治国的一个永恒课题.本文从"差序格局"视角分析了廉政建设的现实障碍,即利益关系"圈子化"、法律制度"人情化"及公共权力"私人化".同时提出了廉政建设的三条途径:破解关系本位,强化平等意识;重构法律正义,抵制人情变异;多元常态监督,推进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正式通过《关于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曾明确提出:要把"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升华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进入2004年,修改后的宪法第十一条又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论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租凭经营法律制度黄河,李建民(一)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租赁经营,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保留农业人口基本口粮田的前提下,把集体所有的其他土地在一定期限以内,出租给农户或者个人经营,并由承租者向集体经济组织交纳一定数额租金的一种土地经营制...  相似文献   

15.
土地股份合作,实质上是在坚持现行农地集体所有政策不变、坚持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坚持耕地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将农地产权的占用、使用、收益和处分各项权能重新配置的制度创新。本文通过对扬州市部分典型案例的调研,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必要性、运行特征、相关原则、发展要求和法律支持进行分析,对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的法律保障和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建议,以期有助于推动农地制度改革和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推进新形势下"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物权法>明确规定:"城镇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本集体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联社是集体经济联合经济组织,其资产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法律在国家管理和社会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法的作用和调整范围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法律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基本工具.因此所谓"法治",其基本涵义之一即是"法律主治".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建立了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法律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8.
"公物赠与"遍及国家、国有企事业单位、集体及其它与"公"字沾边的单位组织行为之中,法律规定凸现盲区,形成涉公物"财产黑洞"和"权利黑洞".赠与的正当性是赠与行为的道德与法律底线,赠与行为的正当性表现在目的适利、赠与人适格、数量上适度、质量上适德、程序上适规、动机上适善.基于我国国有财产及集体公物流失严重的现状,应当借《物权法实施细则》制定之良机,对物权法中涉及公物处分权的原则性规定予以具体化,彻底堵塞因"公物赠与"和"公物受赠"而诱发的法权"黑洞".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榆林市地方税务局坚持依法治税,以法律"六进"活动、税收宣传月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抓手,成绩斐然,实现了普法工作与税收中心工作"比翼齐飞". 坚持依法治税,做到学法用法.建立了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和领导干部讲法制度,搭建课堂教育、文字教育、电化教育、信息教育、社会教育平台,做到时间、人员、内容、教材"四落实".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人依法保护自己权利的意识是世界闻名的,一旦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无论对方是谁,他们都会拿起法律武器.因为<宪法>第一条就明确写着:"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