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在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出口退税迟缓的情况可谓相当严峻。以深圳外贸(集团)公司为例,截至2001年5月上旬为止,共有应退未退税款达1.15亿元。其中属于当年出口的应退税款为3578万元,因市有关退税部门新装软件尚不稳定等原因至今仍未能获准申报退税;属于上年度的应退未退税款为7942万元,占上年度应退税款的69%。在上年未退税款中,属于已申报但需函调人才退税的有1935万元;沿未申报退税的6007万元。为什么会出现出口退税迟缓的现象,我个人认为应从宏观调控管理和微观企业管理两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去找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在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出口退税迟缓的情况可谓相当严峻。以深圳外贸(集团)公司为例,截至2001年5月上旬为止,共有应退未退税款达1.15亿元。其中属于当年出口的应退税款为3578万元,因市有关退税部门新装软件尚不稳定等原因至今仍未能获准申报退税;属于上年度的应退未退税款为7942万元,占上年度应退税款的69%。在上年未退税款中,属于已申报但需函调才能退税的有1935万元;尚未申报退税的有6007万元。为什么会出现出口退税迟缓的现象,我个人认为应从宏观调控管理和微观企业管理两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去找原  相似文献   

3.
2004年以来,国家调整了退税率和退税进度,退税速度之快超出了企业的想象,企业陆续收到退税款,同时资金问题解决了,企业对退税的积极性渐弱。据江苏省国税局的数据分析,到6月初,2004年各月的申报情况基本为:1月出口申报率为30%,2月出口申报率为41%,3月出口申报率为23%,4月出口申报率为796,5月出口申报率为296。从这些情况来看,出口企业的退税管理水平远没有跟上退税的进度,这样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息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 为缓解当前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占压时间长,流动资金紧张的局面,外贸企业财务主管可充分利用金融机构推广新兴金融产品的迫切心情和新兴金融产品的产品优势进行融资策划。一、出口退税托管账户贷款融资策略(一)借款期限:办理出口退税托管账户贷款时,借款期限应注意不能短于1年,同时在借款合同中最好有1年的还款宽限期,即最长有2年的还款期限。因为目前国家退税滞后约18~20个月左右,这样做,基本满足在还款期限前有足够的出口退税资金还贷款。(二)办理证明:办理出口退税托管账户货款是以国税部门出具的“应退未退税款证明”为前提的,所以外贸企业财务主管应想方设法加快退税申报,抬高应退未退税款证明的基数。开具证明时应做到均衡有序,一般1年办理4次左右,这样避免出现贷款后资金暂时闲置或者增大一次还款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正> 2004年以来,国家调整了退税率和退税进度,退税速度之快超出了企业的想象,企业陆续收到退税款,同时资金问题解决了,企业对退税的积极性渐弱。据江苏省国税局的数据分析,到6月初,2004年各月的申报情况基本为:1月出口申报率为30%,2月出口申报率为41%,3月出口申报率为23%,4月出口申报率为7%,5月出口申报率为2%,从这些情况来看,出口企业的退税管理水平远没有跟上退税的进度,这样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息损失。以前企业找各种关系积极与税务局联系退税,而今是税务局的人主动与企业联系,争取将税款早点退给企业。而企业由于未及时申报,致使税务局无法及时将税款退给企业。为此,笔者认为出口企业应大力加强出口退税的管理工作,特别在当前退税速  相似文献   

6.
从市国税局获悉,今年1-6月,我市国税机关实际已办理出口退税18亿余元,退税进度与企业申报基本同步,做到了“新账不欠”;截至2004年底,我市已具有出口退税资格的企业1843户,2004年全市企业出口61.5亿美元,向税务机关申报退免税额35亿美元。到目前为止,2004年全年退税款已经结清,做到了“老账全清”。  相似文献   

7.
晓溢 《大经贸》2003,(7):30-31
SARS的突袭,使全国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出口退税形势更显严峻.据保守估计,截至2002年底,全国累积出口退税拖欠款已达2500亿元.按照2003年出口形势及财政预算的出口退税指标,预计到今年年底应退未退税总额将达到3000多亿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小组的调研结果表明,各地退税进度不一,92.88%的出口退税时滞超过了12个月.沿海地区退税积压矛盾最为尖锐,江、浙、沪、粤四省市应退未退税占全国六成以上,平均时滞已经达18个月.  相似文献   

8.
<正> 众所周知,多年来困扰外贸企业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出口退税问题。具体表现为退税率的不断下调和退税款的拖延兑付,造成外贸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和财务成本的增加,从而导致贸易机会的流失,出口效益的“滑坡”。 造成退税额度“缺口”问题的原因众说纷纭,有国家实得征税款少于支出的退税款之说;也有实际出口规模超出退税的财政预算之说。主管部门也采取了打击骗税、加快退税  相似文献   

9.
一是企业退税申报速度仍然较慢。今年1~3月,全省实际申报退税只有3亿元,1~5月实际申报退税26亿元,尽管速度明显加快,但仍存在申报滞后的现象非常突出。按照出口额,前5个月全省可以申报的退税应该在40~50亿元左右,而目前企业申报只有50%左右。尽管税务部门在千方百计加快退税速度,  相似文献   

10.
《国际商务财会》2009,(7):32-34
<正>1:作为一家出口企业,在取得进出口经营权后,应办理哪些涉税事宜?答:(一)出口企业退税登记1.登记时限出口企业必须在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一个月内到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办理出口企业退税登记。  相似文献   

11.
《对外经贸财会》2004,(10):42-43
2004年,国家对出口退税机制进行了改革。各地税务机关大大加快了出口退税的进度,并承诺“新账不欠”,很多地区还规定了退税款退付的期限。出口企业应积极适应这一形势,充分利用政策,尽早产生应退税款,提前享受到出口退税优惠,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最近,笔对现行的免、抵、退税操作规程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对进料加工的计算采用“实耗法”比“购进法”更可提前实现应退税款。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出口退税上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退税不充分,不能完全做到征多少退多少;二是出口退税时间滞后,企业在产品出口之后,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长达半年之久才能收到退税款,存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差.为了解决退税时滞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原外经贸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8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办理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各大商业银行根据这一通知精神,开展了对企业出口退税账户托管业务贷款.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出口退税上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退税不充分,不能完全做到征多少退多少;二是出口退税时间滞后,企业在产品出口之后,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长达半年之久才能收到退税款,存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差。为了解决退税时滞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原外经贸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8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办理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的通知》  相似文献   

14.
出口退税:应是一项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影响 出口退税是外贸商品出口后,税务部门将企业已缴纳的增值税等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使出口的外贸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我国从1985年起开始实行这一制度,退税款逐年上升,从1985年的19.8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445.11亿元。同实行出口退税前相比,出口企业获得了巨大的资金和成本上的支持。10几年来,我国外贸出口迅速扩大,1995年出口达1488亿美元,列世界第11位,这与我国实行出口退税制度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大经贸》2002,(7)
一、进出口政策调整情况 1.出口退税政策 今年,国家在保持出口退税政策不变的同时,对生产企业的出口货物的退税办法作了调整,即由原来实行"先征后退"、"免抵退"、"不征不退"税三种退税方式调整为一律实行"免抵退"税办法.今年1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财税[2002]7号)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经贸工作会议上,记者与一位来自宁波的企业管理人员聊天,在谈到出口退税时,这位先生有些担忧,他们认为,随着各地出口值的不断扩大,地方政府的退税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东南沿海出口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能不能及时,足额地拿到退税款成了出口企业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不过,我们在这方面倒不是太担  相似文献   

17.
从2002年1月1日开始,我国生产型企业自营出口和委托出口货物,全部实行"免、抵、退"税的管理办法.这对于加快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促进外贸体制改革、促进我国出口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推动国民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所谓"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应予以免征或退还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等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因应抵顶的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抵顶完时,对未抵顶完的税额经主管退税机关批准后予以退税.因此,探析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实施,将给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它是在对出口退税机制进行重大改革的基础上推出的。新政策的五大改革措施是: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出口退税增量的新机制;新增加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首先用于出口退税;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推进外贸体制改革;欠企业的退税款由中央财政采取全额贴息解决。五大措施不仅解除了出口企业的后顾之忧,激发了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同时,也对政府尽快兑现退税承诺提出了较高要求。笔者以下对实行了2年的新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  相似文献   

19.
《对外经贸财会》2009,(7):32-34
1:作为一家出口企业,在取得进出口经营权后,应办理哪些涉税事宜? 答:(一)出口企业退税登记 1.登记时限出口企业必须在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一个月内到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办理出口企业退税登记。  相似文献   

20.
解读与思考2006年出口退税新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在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升值的困难条件下,我国2006年1至8月的进出口贸易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贸易顺差还在月月攀高,出于国内、国际多方面因素的考虑,风传了几个月的新的出口退税政策终于出台.如何理解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如何应对新的出口退税政策?笔者将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解读2006年出口退税新政策及其应对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