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一季度在宏观政策有效引导和自发性增长双重作用下,国民经济仍将保持8.8%的增长,但比去年四季度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造成一季度GDP略有回落的主要因素:农业增幅减慢,投资增速明显降低,工业增速有所减缓,2004年GDP基数较高。GDP8.8%可以说仍处于较快增长区间,从一季度看,消费需求不断高涨和出口需求持续扩大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西部论丛》2008,(8):36-37
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上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同时也应看到,减速运行的态势也比较明显经济增长逐季放慢上半年GDP增长10.4%,尽管总体增速仍然不低,但从动态变动情况看,呈现出逐季明显放慢的态势。其中,一季度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比上年四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二季度增长10.1%,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经济环境 1季度我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687.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增幅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55.11亿元,同比增长12.7%,增幅同比回落5.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4.37元,同比增长9.4%,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1.4%。  相似文献   

4.
张晶 《北方经济》2011,(23):9-10
2011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走低的影响下,加之上年翘尾因素逐步减弱,我区通货膨胀水平已经见顶回落,价格调控取得初步成效,但宏观经济状况呈现下行态势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小幅回落。  相似文献   

5.
从市场总体运行情况看,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减速对消费需求的滞后影响逐渐显现,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同比回落,但仍处于平稳较快的增长区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同比回落5.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回落6.6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9%,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分城乡看,一季度,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9564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快于城市2.9个百分点,对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由上年同期的30.3%提高到36.1%。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村消费拉动明显。  相似文献   

6.
5月份,虽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依然较快,但连续几个月回落,整体走势趋于复杂化。房市急速降温、股市持续低迷,但出口超常增长、内需和货币供应量增长很快又支持经济继续加速。  相似文献   

7.
2008年,绍兴经济从2007年14.3%增速开始呈现逐季回落并扩大之势,一季度、半年度、三季度分别增长11.0%、10.2%和9.5%,预计2008年全年经济增长9%。如此大幅度持续回落是近十多年来从未出现过的;9%的增速结束了绍兴经济长达20年的10%以上的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也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仅有的增速低于10%的5年之一(1982年9.1%,1983年4.9%,1989年1.2%,1990年6.3%)。  相似文献   

8.
一、宏观经济总体态势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2008年中国经济遭受“滑铁卢”:年度经济增速比2007年的13%大幅回落了4个百分点;季度经济增速四季度比一季度也回落了近4个百分点,从一季度的10.6%、二季度的10.1%回落到三季度的9%、四季度的6。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5%,加快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9.3%,回落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9.5%,回落4.3个百分点。此外,工业生产方面,  相似文献   

9.
2008年以来,在国际国内形势趋缓以及举办奥运短期因素作用下,北京市经济呈明显回落态势。2009年,世界经济趋于衰退、全国经济进一步走弱,在北京市经济自有的运行规律作用下,明年经济仍将处于下行阶段。但在国家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措施作用下,下行趋势有望缓解,全年经济仍会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全年增速保持在9-9.5%之间。  相似文献   

10.
游丽彦 《北方经济》2012,(1):118-119
国家统计局2012年1月17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GDP增速放缓至9.2%,比2010年回落近1个百分点。2011年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均较2010年放缓,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如今全球经济持续处于高通胀、高利率的状况,加之美债和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减弱已然不容置疑,这也充分反映了经济复苏的艰难、曲折和不平衡,受国际经济形势堪忧和国内高通胀居高不下状况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前景亦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张君 《中国经贸》2011,(11):53-53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同比涨幅比去年同期扩大2.5个百分点,但比上个月回落0.1个百分点。同时,商务部5月9~15日对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结果来看,食用农产品价格小幅上涨,生产资料价格小幅回落,食品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有减弱趋势。说明中国的通货膨胀还在上扬,这种趋势会持续多久?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怎样既维持价格稳定又能保持经济增长?带着这些问题,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  相似文献   

12.
香港经济持续复苏 近几个月来,亚洲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布的经济数字大多向好。香港第二季度本地生产总值数据显示,在经济增长加快之余,通胀亦渐趋温和。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增幅,从第一季度的2.9%升至第二季度的3.3%。另以本地生产总值(内含平减物价指数)计算,通胀由第一季度的1.4%,回落至第二季度0.7%。 分项数据更显示,大部分经济领域皆对第二季度经济带来支持,反映整体经济增长动力日趋稳固。本地消费增长维持于4.2%的理想水平,为经济增长的丰要动力来源。资本开支亦显著回升,凶为不明朗因素消退带动商业投资重拾升势,  相似文献   

13.
工业增加值增长14.4% 回落4.1点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8.27% 回落6.23点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比上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这是自6月份以来连续第4个月回落。1—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8.27%,较上年同期回落6.23点,当月下降到负2.18%,是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可见,我国宏观经济增速存在着持续下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870亿元,同比增长24%,比上年回落2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投资实际增长22.1%,比上年回落约2个百分点。从四个季度看,第一、二、三、四季度投资累计增幅分别为27.7%、29.8%、27.3%和24%,前两个季度投资增长持续加快,后两个季度则持续回落,前后呈现明显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回落是主动调控所为,国民经济正在向预期方向发展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10.6%,这一速度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比2007年全年回落1.3个百分点。4、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7%和16%,不仅低于上年同期,也低于一季度工业增速,在目前我国工业经济对GDP增长贡献仍高达50%以上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增速减慢,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GDP速度的回落。最新数据表明,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1%,上半年累计10.4%。  相似文献   

16.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1.一季度GDP增长率预计为8.5%左右 受新的内在增长机制明显增强及政府适当调整政策的影响,今年一季度GDP增长估计将达8.5%,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中投资和出口增长将会有一定的回落,但消费相对于去年同期和第四季度,增长将加速。预计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集体和个体)增长22%,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情况 GDP: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经济增速总体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逐季有所加快。1-3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17817亿元,同比增长7.7%,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回落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7.5%,  相似文献   

18.
一、2006年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全年展望 进入今年以来,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增长的总体水平较上年提高,运行轨迹呈现先升后降;高位趋稳态势。投资增长高位回落,表现出先升后降、高位回落的特点。消费进一步活跃,增幅表现出持续提高的态势。消费结构升级活动比较活跃。外贸顺差持续扩大,1—8月份为946.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5%。物价涨幅较低,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加,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19.
(1)CPI继续处于偏低状态。今年一季度CPI同比增长1.2%,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1.6个和0.6个百分点,去年三、四季度平均CPI增幅为1.3%和1.4%,即CPI增幅已连续三个季度处于1.5%以下,相对于GDP季度增幅仍在i0%上下来讲,这明显偏低,其中2月和3月CPI仅增长0.9%和0.8%,显示通货紧缩压力在经济增长仍处于高位时继续加大。经济增长保持高位难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投资继续保持偏高增长,但物价增长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物价在高速增长的条件下继续走低是总供给增长过快、总需求相对偏低的反映,2002年以来投资的持续过高增长扩大了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使供给明显于大于总需求,物价必然走低。这一态势的发展将会对未来的GDP增长形成制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未来增长仍有较大空间从2002年开始,我国GDP增速已稳定在8%以上,经济增长已摆脱了持续回落状态,进入新一轮全面回升阶段。这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