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我国设立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但设立以来备受争议,其与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是否构成诉讼制度体系上的混乱?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是否具有设立的必要?在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中原告的适格标准是什么?抑或是这里的第三人涵盖范围到底有多大?笔者认为为了避免造成制度适用的混乱,应以第三人撤销制度代替案外人申请再审程序,原告的适用标准应以是否具有救济的必要性和实效性为原则,但同时也要防止当事人滥用诉权,实现法安定性、程序保障及实质正义等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
2012年 《民事诉讼法》 颁布后,第三人撤销之诉作为一项新增的制度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议.该制度的增设之初将规制实践中通过虚假诉讼、 恶意诉讼等司法途径侵害案外第三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作为其首要目的,将保护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作为次要目的,然而在实践中该制度并没能起到规制虚假诉讼的目的,在事实上将该制度架空.2015年 《刑法修正案(九)》 新增虚假诉讼罪,使得规制虚假诉讼有了更好的手段.因此笔者结合当前背景,在分析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立法本源及适用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应当将该制度的立法目的回归至保护案外第三人合法权益之本源.  相似文献   

3.
有学者认为既判力扩张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认定标准,认为第三人不属于既判力主观范围之当事人,既判力扩张之第三人仅限于具有准当事人地位之第三人.但判决既判力扩张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结果而非标准.  相似文献   

4.
我国法律给予了案外第三人权利救济的途径,最容易混淆的是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与第三人撤销之诉.法律条文中没有对二者的适用顺序做出明确的规定,司法实务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二者的适用混乱.就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来看,经过二者之间的比较研究,案外第三人若首先运用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没有被法院以实体性理由驳回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如果案外第三人在案外人申请再审和提起撤销之诉之间选择了第三人撤销之诉,那么第三人撤销之诉应该排除案外人申请再审的适用.  相似文献   

5.
自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确立以来,诸多学者对其性质、功能、设置的必要性等进行了相应的质疑,认为完全可以通过另行起诉诉解决第三人利益保障的问题,没有设置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必要性.笔者将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和另行起诉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二者存在相同(相似)之处和相互区别的独立特征,并对在司法实践中二者竞合是否存在竞合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6.
诉的利益理论作为民事诉讼理论中一个备受重视的问题,在我国近几年的民事诉讼理论中被逐步重视。但是,在行政诉讼法学界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对这一理论研究的苍白,使得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建构缺少理论支撑,造成造成行政诉讼中一系列具体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争论不休。以民事诉讼中诉的利益理论为借鉴,加强行政诉讼中诉的利益理论的研究,有益于完善行政诉讼具体制度建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 《政诉讼法》 规定了行政诉讼的当事人,规定了原告、 被告、 第三人的权利义务要求,对于行政诉讼的立法完善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通过行政诉当事人制度的内涵以及当事人制度的理论基础入手,对其行政诉讼当事人制度的运行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针对以上分析出现的问题,论述了行政诉讼原告制度、 被告制度和第三人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海关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是一个颇有争议且比较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海关行政第三人资格确定必须具备主体原则和法律内容原则,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承受海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为复合主体时第三人的资格确定;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为复合主体时第三人的资格确定;具体行政行为冲突案件中的第三人资格确定。  相似文献   

9.
案外第三人撤销之诉是旨在维护案外第三人合法利益的事后救济程序.本文主要以第三人撤销之诉为出发点,阐释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含义、法理基础、必要性、适用要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当事人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在理论界和司法界争议很大。本文拟从立法与司法解释的前后冲突、权利义务的非对称性以及重诉讼经济轻司法公正的视角,探讨、分析这一制度存在的罅漏,并提出改革建议,维护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商事仲裁的日益复杂化发展,仲裁第三人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是否应突破仲裁协议的效力进入仲裁程序中也成为了讨论的焦点。本文首先结合仲裁自身的特性以及仲裁第三人与民事诉讼第三人的比较分析对仲裁第三人作出界定;并阐述了学界正反两方争议所涉及的理论问题;本文认为应该设立第三人制度,但须加以严格的限制,从而有助于纠纷的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2.
冯勇 《中外企业家》2013,(11):185-186
团体诉讼源起于德国,最早存在于民事诉讼与经济法领域中,之后才引入到行政诉讼领域内。其可分为利己型团体诉讼与利他性团体诉讼。对于利已型团体诉讼而言,其与诉讼代表人、共同诉讼、诉讼第三人以及诉讼担当等制度都有相通之处,但是,基于立法和现实情况的障碍,目前在我国并无存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刘杨杨 《活力》2012,(10):125-126
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与刑事、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主要差别集中表现在举证责任制度上。如何设定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制度,使之成为确定行政诉讼的胜诉和败诉的规则,值得深入探讨。一、举证责任的分配及其价值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我国行政诉讼法采用被告负举证责任说。但规定得过于原则,  相似文献   

14.
禾银芳 《中外企业家》2020,(10):254-256
债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是一种相对权,那么债权就应该和其他民事权利一样具有不可侵害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第三人侵害债权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该问题已经成为法学理论和实务界中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们目前的民事法律中没有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具体规定。本人通过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概念界定,从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法理基础、构成要件以及我国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通过分析国外关于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相关立法来提出构建我国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术界就是否设立仲裁第三人制度分歧较大,一直存在着支持与反对两种观点。本文将从仲裁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即自治性与效率性两个方面来对仲裁第三人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在我国不宜设立第三人制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我们所说的打官司告状,在法律上叫诉讼。根据争诉的性质不同,诉讼可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种。民事诉讼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民事官司,如:解决财产争执、遗产继承、婚姻家庭等案件。用法律语言讲,民事诉讼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活  相似文献   

17.
我们所说的打官司告状,在法律上叫诉讼。根据争诉的性质不同,诉讼可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种。民事诉讼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民事官司,如:解决财产争执、遗产继承、婚姻家庭等案件。用法律语言讲,民事诉讼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  相似文献   

18.
浅谈仲裁第三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裁作为民商事领域一种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受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并得到广泛采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经济关系愈发复杂,即使是同一交易,也往往涉及到多方当事人。那么在同一争议下,多方当事人的仲裁程序问题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探讨了仲裁第三人的界定、关于是否引入仲裁第三人制度的理论之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仲裁作为民商事领域一种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受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并得到广泛采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经济关系愈发复杂,即使是同一交易,也往往涉及到多方当事人。那么在同一争议下,多方当事人的仲裁程序问题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探讨了仲裁第三人的界定、关于是否引入仲裁第三人制度的理论之争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注册会计师(CPA)是否对第三人承担法律责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一直成为国内外司法界、注册会计师行业界及学术界谨慎关注、广为争议和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就CPA对第三人法律责任的法律依据、性质及第三人范围界定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对第三人与客户的界定清晰性、CPA与其他审计人员责任区分的明确性、法律责任依据的一致性及国际性经济诉讼的协调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