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要加强监管,有效的抵御一些系统性的风险。因此我国银行为了抵御系统性风险,必须要结合监管体制的变化以及经营策略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够适应监管法规的相关规定。尤其是在宏观审慎监管体制下我国银行存在着很多的系统性风险,这给其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必须要结合宏观审慎监管视角下我国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文章主要围绕基于宏观审慎监管视角下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展开分析论述,首先,介绍宏观审慎监管的内涵和特点;然后,分析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最后,提出宏观审慎视角下我国银行业应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核心,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在大力倡导金融开放的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加强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于银行系统性风险及金融开放背景下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并针对已有研究做出述评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郭娜  马莹莹  张宁 《南方经济》2018,37(8):29-46
近年来我国房价的持续上涨促使大量资金借道影子银行体系流向房地产市场,推动了金融体系内系统性风险的集聚。有鉴于此,文章构建了内生化房地产商的DSGE模型,以此探讨影子银行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影子银行融资利差增大、房地产需求的扩张以及紧缩的货币政策冲击均会使商业银行资金向影子银行转移,促使融资杠杆率提升,加大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因此,目前我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能够合理引导预期稳定房价,有利于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然而,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随着影子银行融资利率的下降而出现下降,说明影子银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失效。文章研究结论对引导我国影子银行健康发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王喜梅 《发展》2005,(7):76-77
随着世界各国对金融服务管制的放松和金融全球化的推进,银行业无论是经营的业务范围还是提供的产品种类都更具多元化,加之日益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金融技术在银行业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使得银行面临的风险也更为复杂.仅仅重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显然不足以有效控制和监管银行的整体风险.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需要提高对操作风险的敏感度,以便更精确地计量风险.  相似文献   

5.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势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我国经济恢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其中,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者的重要任务,而银行风险是金融体系的内生性风险,给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带来最直接的挑战,因此要把银行风险放在重中之重。通过分析近几年来银行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关系的国外研究现状,分别从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银行风险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机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控三方面进行研究综述。具体而言,首先从银行资本、银行竞争、银行流动性、银行网络等四个方面阐述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其次从风险传染机制方面详细分析银行风险是如何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最后,根据上述两大部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杨萍 《中国经贸》2015,(18):121-121
"影子银行"泛指游离于传统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影子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系统性风险.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是一个全球性话题,但影子银行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业务和风险形式.本文主要围绕影子银行的理财业务、信托业务和民间融资,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业务的现状和风险,并结合中国具体情况提出风险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银行业虽然在金融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银行业内部的风险防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特别是最近发生的金融大案要案,与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有很大关系。金融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事关治国理政,既要充分认识到整治市场乱象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又要充分考虑到金融市场的敏感性、脆弱性。所以要抓好内部控制的基础,做好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工作,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市场安全。文章首先简要概述了内部控制环境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基础;其次,分析了目前金融环境下,银行在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将金融创新因素纳入到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理论框架中,构建了一个剔出风险分散效应的Wagner两部门简化模型,试图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银行业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金融创新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显著的“U型”影响关系,即适度的金融创新有利于减少银行系统性风险,而过度的金融创新反而会增加银行系统性风险。同时,较小规模的银行系统性风险对金融创新更加敏感,但较大规模的银行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时可接受的金融创新区间大于较小规模银行。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金融创新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满足资产配置效应假说,二者间的关系取决于金融创新资产与其他风险资产的相对规模效应。只有适度的相对规模效应才能有效减少系统性风险,一旦这种相对规模效应过高,金融创新就会成为一种新的风险源,从而增加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9.
金融去杠杆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领域的核心工作之一,是规范金融机构经营发展、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重要举措。合理测度和评价金融去杠杆的成效,是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于金融去杠杆成效的评价,主要是从上市银行业机构系统性风险传染的变化角度开展。通过上市银行股票价格数据和基于分位数回归的CoVaR方法,测度单家机构系统性风险的边际贡献情况,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的风险溢出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业银行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其中股份制银行和地方中小法人银行的风险溢出程度下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针对银行业竞争加剧的局面,如何做好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并降低不良贷款率,已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透过兴业银行与三联集团、三联商社之间四千万的短期贷款纠纷具体阐明短期抵押贷款中应重点控制的风险点.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次贷危机之后,人们对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考虑我国金融部门实际情况及金融统计数据的限制,实证中以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作为整个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替代,而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监管主要集中在对资本要求上。本文参照国外关于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的实证模型,选用2008-2012年我国16家A股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Panel Data模型,对资本缓冲率与经济发展景气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有所降低,特别是在2010年巴塞尔协议III推出之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逐步实现了逆周期性,同时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能否及时有效地防范会计风险,是确保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关键所在.随着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风险防范成为银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内部会计控制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受信息级联效应及声誉机制影响,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行为趋同所带来的同群效应,会加大银行业共同风险敞口,继而对系统性风险产生影响。对此,文章在逻辑建构的基础上,以2010—2020年间中国A股上市银行为样本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存在信贷同群效应,呈现出同类模仿的特征,且不因取消存贷比这一政策冲击而发生实质性改变。信贷同群效应提升了贷款行业集中度、造成银行资产重叠,继而增大共同风险敞口,显著提升了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水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大,信贷同群效应越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因而,商业银行应当走以科技和创新为驱动力的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之路,拒绝低水平竞争,防范系统性风险,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助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学军 《中国经贸》2009,(24):183-183
会计业务怍为银行的传统业务,在银行业不断开拓与创新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随着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会计风险控制也成为了银行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强化会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已成为备家商业银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中国银行业1986-2008年数据从整体层面和银行层面考察了我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增长与银行风险的关系.从整体层面分析结果看,非利息收入增长具有一定的风险分散化效应.但是,由于非利息收入相比干净利息收入具有较高的波动性和明显的周期性,随着非利息收入比重的增加,这种分散化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在逐步减少.从银行层面分析结果看,净利息收入增长率与非利息收入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在考察期内多为负值,同样表明非利息收入增长具有一定的风险分散化效应.但是,进一步的模型分析显示非利息收入增长对我国银行业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总体上,我们的研究表明,非利息收入增长对我国银行业具有一定的风险分散化效应,但是更多地依赖非利息收入存在着恶化风险与收益之间权衡关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陆军  林澍 《南方经济》2016,35(8):12-23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同时涵盖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与回购市场的矩阵法模型,对2006-2014年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进行研究,主要考虑隐性担保与优胜劣汰机制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在近年来稳定在低位,从隐性担保转变到优胜劣汰并不会大幅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水平,优胜劣汰机制有可能增强市场纪律性,从而降低其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7.
银行业的风险主要是系统性风险,对银行及从事银行业务的金融公司的监管应以审慎为目标.以审慎为目标是指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凯  李萍 《辽宁经济》2006,(2):68-69
从银行业诞生之日起,银行对操作风险都是十分注意防范的,加强内部控制和安全保卫,进行严格的审计等,曾经是而且现在也是防范操作风险的重要方法。现在,随着银行风险管理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的银行业有了很大程度的进展,但随着银行体系的发展壮大,伴随而来的银行风险、金融监管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我国面临着防范银行业风险、促进银行业发展及金融监管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通过健全银行业法规体系、改变监管理念方式和手段,来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及可操作性对于我国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存在金融市场失灵的问题,所以金融监管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开放取得了重大进展,外资银行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渗透有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控股始终是银行业开放进程中重要的制度约束。外资银行进入可能会加剧中小企业贷款难现象的严重性,但与银行危机的相关性较小,也不会增加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银行业开放路径,努力提高银行业的风险监管水平,是有效维护金融稳定的两个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