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本政府的农产品化学残留制度从"否定列表制度"逐渐转变为"肯定列表制度"之后,对中国输日农产品贸易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追溯了日本农产品化学残留制度的演进及其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并分析了日本农产品化学残留制度演进对中国输日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发现"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后,日本农产品化学残留制度演进对中国输日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是短期而非结构性冲击。但是,"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出口成本,加大了出口难度与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2.
该文在梳理国际产业政策演进脉络的基础上,提出了后起国家赶超发达国家过程中产业政策边际效应的"U型"演进假说,并论述了产业政策在转型期边际效应走向衰微的逻辑必然性和走向产业政策制度陷阱的可能性。在此理论导引下,结合转型期我国产业政策演进的阶段特征,提出了近期和中远期我国产业政策取向的总体转换路径。  相似文献   

3.
中日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绍博 《经济论坛》2014,(4):167-168
中国和日本互为亚洲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中日贸易的良好发展对两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了中日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证明中日贸易规模的扩大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文章最后提出了发展中日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阐述中国高科技产业政策的实施效应现状。以日本高科技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为例,从财政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高科技人才政策等方面对比分析中日高科技产业政策在实施效应上的差距。探讨中国科技产业政策对中国实现科技强国之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日本、韩国产业政策演变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实行产业政策,但实施比较成功的是日本和韩国。两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制定适当的产业政策,使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本文分析日、韩两国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产业政策实施特征及启示。  相似文献   

6.
徐铁  郭美琪 《当代经济》2018,(13):76-78
在1973年石油危机的影响下,日本积极开展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低碳化转型,成效显著.本文首先分析了日本产业结构低碳化转型的演进过程,然后从财税政策、低碳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日本推进产业结构低碳化的政策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日本推进产业结构低碳化的政策效果,最后从发挥财税政策、财政资金和低碳产业政策的重要支持作用、重视低碳技术研发等方面总结了日本推进产业结构低碳化的经验对湖北试点建设“低碳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日本产业政策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产业政策的概念首先产生于日本,它是在现代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日本的经济政策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促进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的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协调不同产业间的关系,为适应日本产业总世界经济竞争中的需要而采取得产业结构政策,二是协调各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它们既能相互合作补充,又能保持竞争的产业组织政策。日本产业政策的演变日本的产业政策是根据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来制定的。一、在经济复兴时期(1945—1960年)产业政策是倾斜生产方…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日本综合商社的功能体系正在由贸易中介功能主导的单峰形态向贸易投资功能联合主导的双峰形态演进.这种功能体系的演进是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为依据的,投资的内部化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分别为这一演进中内部运作机制和外部经营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黄友星 《时代经贸》2008,6(10):114-1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日本综合商社的功能体系正在由贸易中介功能主导的单峰形态向贸易投资功能联合主导的双峰形态演进。这种功能体系的演进是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为依据的,投资的内部化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分别为这一演进中内部运作机制和外部经营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张镧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7):113-117
在系统搜集整理1978-2012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文本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时间跨度长、样本数量多的一系列省域产业政策文本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政策文本数量发展、区域分布、文种类型、发布主体、政策主题等的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湖北省域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历史演进脉络和发展特点,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日双边农产品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在东北亚经济合作升温的背景下,研究中日之间农产品贸易,能为我国政府制定合理的贸易与投资战略,建立适当的双边或区域经贸合作机制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以中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对日本出口的贸易现状和出口结构,深入探讨了中国农产品对日本出口的比较优势、贸易互补性及贸易密集度。最后为我国农产品更好地开拓日本市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日本作为中国第三大的贸易伙伴,中日经贸关系一直备受人们关注。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和核电站泄漏的危机给日本国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大灾难也对作为日本的近邻和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中国,特别是中日经贸关系产生了各种影响。本文从多角度详细分析此次日本的灾难,并挖屈其给我国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日本产业政策中,最成功的是产业扶持政策。而日本电子计算机工业是近年来在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实现成长的典型产业之一。借鉴日本计算机工业的扶持政策,对我国产业政策的制定与贯彻和电子计算机工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电子计算机工业的发展过程及现状电子计算机工业的发展是日本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换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世界工业发展史来看,如果说,大机器工业的起步和早期的工业领先地位取决于资金  相似文献   

14.
周锐 《生产力研究》2008,(6):101-102
战后日本经济得以快速恢复发展,短时间内超过先进发达国家,成为第二大经济强国。通过分析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演变过程和总结日本产业政策的特点,具有针对性的提出我国产业政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经济合作日益走向制度化,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制定逐步走向法制化、影响力日趋国际化,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冲突与协调问题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正处在工业转型升级和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产业政策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将继续发挥着重要和关键的作用。推动国内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制定与国际贸易规则相协调,通过与相关国家的合作博弈,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涉华制度性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国内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协调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WTO规则对我国国内产业政策制定的约束,最后提出与WTO规则相适应的国内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制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张惠宇 《当代经济》2017,(36):12-15
本文利用中国与日本第进出口贸易数据,分别采用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GL)、以及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分析中国与日本分析两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并对中日两国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的动因进行分析,得出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通过EVIEWS7.2最小二乘法对产业内贸易指数和人均GDP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人均GDP的提高会引起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然后从促及和制约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中日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中国市场的规模经济和中日两国较近的地理位置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日本消极的对华政策,中国落后的产业结构以及落后的生产模式阻碍了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保护优势产业,扶持弱势产业,引进技术、资金、人才,企业在生产技术差异化的产品的同时要为产品带来更大的产品附加值,创造自己的国际品牌才能在产业内贸易中获益.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促进日本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产业、财政和金融政策,通过总结日本产业、财政和金融政策改革的背景、运营的经验以及伴随的问题,归纳出日本产业、财政和金融政策演进过程对于中国城镇化的若干启示:在产业政策方面,需要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持;在财政政策方面,需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在金融政策方面,需要创新城镇金融服务,健全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胡君茹 《时代经贸》2016,(13):23-25
中日茶叶贸易往来已久,建立了良好的茶叶贸易伙伴关系,日本一直是中国主要的茶叶出口市场。但是日本茶叶技术贸易壁垒增加对中国茶叶出口日本造成了影响。本文在分析2005年到2014年中日茶叶贸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茶叶对日本出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从产业协同演进和制度谐振的视角建立了科技服务业发展动因的一般理论:其它产业为科技服务业提供市场和中间产品,科技服务业为其它产业提供科技服务,良好的制度促成了企业家对科技服务业的投资,形成了产业发展的协同。其次,以北京市科技服务业发展为例,分析了其发展历程和行业现状。北京市科技服务业通过服务贸易和高新技术产业获得市场,发展稳健,具有规模大、效率高的特点。北京市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产业政策促进了科技服务业发展,形成了产业和制度的谐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加入WTO之后形成了以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自上而下的变迁为变迁强度类型、以从WTO法律体制进行制度移植为主要制度变迁方式、以渐进式(例如逐渐开放的政策)为制度变迁进度类型为特征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国在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问题上形成外因引致的制度变迁和国内改革开放的内因引致的制度变迁为一体的制度变迁体制。本文从目前中国有关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的体制性问题入手,并借鉴美日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体制的经验,提出中国有必要建立起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协调的体制,并从机构设置和主体多元化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