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云 《经济师》2004,(6):25-26
文章认为 ,保持旺盛的消费需求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根本保证 ,而中等收入阶层比重过小 ,严重制约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从而成为经济增速减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 ,是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倾向变动趋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基础,探讨了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倾向间可能的关系,并对中国居民消费倾向变动趋势进行解释.本文分析表明,收入差距对消费倾向可能的影响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居民收入差距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不会影响消费倾向的变化,但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收入差距变大,消费倾向变低.我们认为过大的居民收入差距是造成近年来消费倾向变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由于改革进程中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使得居民消费低靡,经济增长变慢。本根据预期理论,就新疆城镇居民的预期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描绘了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利润分红既是一个事关国企内在活力的微观问题,也是一个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问题,合理的国企分红制度有利于发挥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本文依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消费理论,建立国企全民分红对拉动内需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模型.实证分析中选取我国居民消费等历史数据,得出不同条件下的边际消费倾向.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全民分红对改善我国需求结构、拉动内需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需求都处于疲软状态,而居民收入差距是造成该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从消费能力、消费结构和消费环境三方面来论述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收入再分配对我国居民总消费需求的扩张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我国收入再分配与居民总消费需求的关系。文章利用分组的家庭户数据,用三种方法度量居民消费支出,估计了各收入组的边际消费倾向差异。研究中还将变量间的长期动态关系和通货膨胀因素纳入分析范围。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收入分配显著影响了居民消费。根据本文的模拟计算,即使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份额只有微弱的提高,也可以增加数百亿元的居民消费需求。因此,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居民收入再分配的力度,壮大中等收入者的队伍,提高农民收入,对刺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河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状况得到不断改善与提高,但农村消费市场总体发展滞后、消费层次总体偏低,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为理论基础,分析持久性收入及收入来源对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表明持久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最显著,收入来源中,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收入的增长趋势与不稳定性对中国农户消费倾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收入的增长趋势和收入的不稳定性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有明显的反方向的影响,即收入增长的速度越快,收入越不稳定,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就越低。  相似文献   

9.
启动中国消费需求的倒三角式逻辑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林琳  王正  王安宇 《财经研究》2003,29(12):18-24
文章首先将我国居民划分为生活水平不同的三类人群,然后以修正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工具,从可支配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两个维度出发,依次分析他们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其在刺激消费需求政策中所应起的作用。最后文章推出启动中国居民;肖费需求的倒三角式逻辑思路,从而达到以富带贫,不“劫富”而渐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较大,而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可归结为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两个因素。从我国实际来看,农民边际消费倾向并不低,因此,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根本因素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要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蒋云飞  罗守贵 《经济地理》2008,28(3):415-419
近年来,我国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越来越难以持续,因此,扩大内需和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文章选取东、中、西部有代表性的江苏、山西和四川三省,比较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相同点、差异及变动趋势,得出的结论是:中西部地区由于收入水平偏低,虽然其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但总体消费能力有限;而东部地区虽然收入较高,但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所以也影响其总消费量,故而全国有效需求不足,不利于启动内需与调整经济结构。最后据此提出了缩小区域之间差距、提高城镇居民,尤其东部地区居民的发展性消费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We estimate marginal propensities to consume from wealth shocks. We exploit large asset-price shocks in 2007–2008 and household-level panel data to implement instrumental variables. A fall of one euro in risky financial wealth resulted in cuts to annual total (non-durable) consumption of 8.5–9 (5.5–5.7) cents, with small effects on food spending. Effects seem stronger for lower-wealth or indebted households, but significant responses from wealthier households and those without mortgages are important for our baseline results. Counterfactuals indicate financial-wealth effects were relatively important for consumption falls in Italy in 2007–2008. The estimated effects are consistent with a simulated life-cycle model capturing the wealth shock.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呈现总体偏低且持续下降的趋势,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因素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同于发达国家通常的年龄-收入驼峰型模式,我国在转型期出现了收入随年龄的增高而持续递增的独特模式。本文构建数理模型论证得出我国独特的年龄-收入模式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方向取决于健康寿命与总寿命的比值,认为该模式可能降低了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居民消费率。定量测算表明,1995-2011年间我国独特的年龄-收入模式对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分别约为16%~17%和2%~3%。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时序分析——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向消费主导型转变,以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作为研究重点,选择河北省作为研究区域,通过1993~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该区域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统计分析,意图探寻在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如何进一步优化农村消费结构,找到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一年,但目前宏观经济中出现了GDP增速减缓和消费需求疲软的突出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相关文献通常在凯恩斯短期消费函数的基础上,认为消费拖累了GDP增长,并建议实施提高消费倾向、刺激消费需求的宏观消费管理政策。文章通过长期消费函数分析后发现是有效供给不足压抑了消费。因此,文章建议从加强供给管理入手,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才是化解宏观经济矛盾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income inequality on th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MPC), using panel data of 22 OECD countries over the period 1994–2015. We find that MPC increases dramatically as income inequality increases. In subsample analyses, the MPC of a high inequality group is more than twice that of a low inequality group.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shows that even untied aid is Pareto-improving if and only if th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the polluting good in the donor country is sufficiently larger than in the recipient country.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对保险需求的引致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为山  吴坚隽 《财经研究》2006,32(2):127-137
经济增长是影响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根据预期效用理论,首先假设低收入和高收入群体边际保险消费倾向相对较低,中等收入群体边际保险消费倾向相对较高,即经济增长与边际保险消费倾向存在“倒U型”关系,且经济增长对寿险的引致效应要高于非寿险。然后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91~2003年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寿险和非寿险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两个假设基本成立。在此基础上,就当前我国保险业保费增长率减缓以及保费负增长的现象作了应用分析,并对此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的消费率高低的争论由来已久,很多文献提出通过收入分配手段提高中国消费率的构想,但是直到目前,理论上关于收入差距、消费倾向与消费率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仍不清楚。鉴于此,本文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收入差距和平均消费倾向之间的因果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性,从而从实证上回答了收入差距与消费率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城乡居民的消费特点,修正了生命周期-持久收入的基本假定,建立了基于存货式储蓄的短视消费模型,运用上海市1990-2007年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收入及CPI数据对上海市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做了实证分析,发现城乡居民消费的差异根源于存货式储蓄动机的强弱.在模型推断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给出了消除城乡消费差异的若干政策建议.最后,文章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