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薛辉 《北方经贸》2013,(6):68-69
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是以往会计改革的继续,这次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会计准则本身,而在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保护国家和企业的根本利益。对规范市场经济行为、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新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但也存在着实质性的差异。这套准则体系成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业务、能够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2.
郭道扬 《财经论丛》2006,(5):102-102
当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国际会计发展的主旋律,各国均采取不同的战略和措施,努力促进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今年2月,我国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也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汪祥耀教授的新作《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恰逢此时出版,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战略、路径选择和有关措施展开系统的研究,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1992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1997年颁布实施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以后,对于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了积极作用。至此,也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法规规范进入到一个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并存的时期。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本文讨论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必然性和影响,研究了准则趋同的具体内容,分析了我国对国际趋同的态度,最后对新会计准则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从新会计准则的发布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智群 《商场现代化》2006,(13):291-29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正如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所言,新准则的发布是"我国会计审计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于企业经营者和财务会计人员来说将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了解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动因、现状、实质,及现实意义将有助于我们学习,理解,实施新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5.
朱聪聪 《商业会计》2013,(13):30-32
本文分析了当前世界各国或地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策略,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重新思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用策略的必要性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构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审慎选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孙关荣 《商场现代化》2009,(17):158-159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总结我国会计改革经验、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结果。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表明表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得到了有效实施,实现会计准则等效。做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是我们需要坚持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7.
议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堂同时发布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值得关注的是,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最终在2006年初构建起一套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体系。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是中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而新会计准则的施行也必然会对企业财务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现了趋同的特征,但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仍然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在对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的基础上,对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与差异,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我们能够更加清醒的认识和运用新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既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又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参与国际竞争、壮大中国经济提供了与国际相同的财务经济信息,给企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新会计准则在企业的执行,也给企业会计从业人员、企业管理带来了挑战,主要是由于新会计准则增加了企业财务人员学习和熟练掌握该理论的难度以及在企业利润方面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浅析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既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又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参与国际竞争、壮大中国经济提供了与国际相同的财务经济信息,给企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新会计准则在企业的执行,也给企业会计从业人员、企业管理带来了挑战,主要是由于新会计准则增加了企业财务人员学习和熟练掌握该理论的难度以及在企业利润方面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商业会计》2011,(22):2
日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中国财政部企业司司长刘玉廷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趋同问题,反驳了"中国只采用了IFRS的主要部分"这一不切实际的说法,以大量事实论述了中国会计准则实现与IFRS趋同和持续趋同的实际情况,中国不是直接采用国际准则,更不是一  相似文献   

12.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逐步趋同.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已成为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借助数据分析的方法,从文化角度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作了独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正>1.按照G20和FSB的要求,正式印发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为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一是正式印发《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适时启动修订企业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的趋同成为趋势。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程,并从公允价值,企业合并及合并财务报表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和特殊性。所以我国应坚持"趋同不等于等同、趋同应当互动"的原则,立足我国国情,建立"中国特色"的趋同准则。  相似文献   

15.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建立。本文通过对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与房地产有关规定的论述,具体分析了新准则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以及应用指南。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已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AS/IFRS)的实质性趋同,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然而,二者在准则的制定、特征和内容等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更好地展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有必要对这些差异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自2005年以来,中国建成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质性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新旧转换和平稳有效实施,并处于亚洲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前列.  相似文献   

18.
新准则作为较为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成为今后财务报表编制的主要基础。新准则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吸取了发达国家对于复杂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经验,但并不是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简单复制,而是充分考虑了中国转型经济的特点。新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改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现实要求。本文就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曹潇羽 《商》2014,(29):132-132
2012年9月14日,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欧盟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层面所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等效。意味着中国公司在欧盟国家上市,只需要出具根据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本文描述了近五年来中欧会计准则趋同历程,以及新准则实施以来对双边经济贸易产生的影响,并就此影响给我国今后会计准则国际持续趋同的工作提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三)第三部分——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本部分主要描述了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成果及其有效实施情况。报告认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本可比。……2008年1月,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建立了持续趋同机制。2009年8月,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