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洲作为近年来全球经济成长性最好的地区之一,在经历了20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创之后,今年又受到伊拉克战争和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的双重冲击,经济前景不容乐观。最近,一些德国专家学者纷纷就“非典”对亚洲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非典”作为重大突发性因素,对亚洲经济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影响程度不亚于伊拉克战争,原来被看好的亚洲经济前景正变得暗淡起来。一、“非典”制约经济增长专家普遍认为,“非典”将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经济增长:一是直接冲击旅游、运输及餐饮服务业,影响GDP的增加;二是间接抑制私人消费…  相似文献   

2.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冲击,也影响了工业经济的运行。总的来看,非典疫情对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限,没有改变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局部的、间接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地减轻非典疫情对工业经济的不利影响。(一)非典疫情对当前全国以及重点疫区的工业增速影响不大,但滞后影响不容忽视。今年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47万亿元,增长15.9%,其中,3月当月完成增加值3134亿元,增长16.9%,日均增加值101.1亿元;4月份为3197亿元,增长14.9%,日增加值106.6亿元,…  相似文献   

3.
5月 2日出版的《远东经济评论》刊登重头文章《中国经济能安然度过‘非典’危机吗 ?》 ,认为尽管“非典”蔓延引起混乱 ,中国经济在今年前 3个月出现高增长之后几乎必定会迎来表现糟糕的第二季度。但从长期来看 ,中国经济可能将恢复活力。《远东经济评论》说 ,在中国的大多数商人指出 ,这是一场影响到经济的危机 ,而不是一场经济危机。这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增长模式。《华尔街日报》也持同样乐观的态度。 5月 3日 ,该报专门载文认为“非典”所引发的危机并未夺去中国经济长期的光彩。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需求普遍疲软的情况下 ,这些制…  相似文献   

4.
方南 《数据》2004,(Z1)
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361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统计专家分析,2003年上半年虽然遭遇非典影响,但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非常强劲。全年经济“高开——回落——恢复——回升”的“V”字形运行态势充分表明,非典对北京市经济的冲击是暂时的、局部的,未能阻止北京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5.
赵玲玲  刘晓莹 《活力》2011,(6):133-133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经济呈加速增长趋势,按年均计算,“八五”期间为7.7%:“九五”期间为8.9%;“十五”期间为10.6%:“十一五”前4年为11.8%。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九五”以来的经济增长进行要素分析可以看出,影响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方南 《数据》2004,(1):20-21
1.三次产业,工业推动 2003年,北京市生产领域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工业.特别在农业和第三产业受到非典疫情不同程度影响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更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角.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为3611.9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98.5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7%,比上年提高18.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王永明 《企业世界》2004,(1):4-6,17
2003年以来,全省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阶段。虽然遇到“非典”冲击和要素供给趋紧的突出矛盾,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仍创近年来最好水平。预计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5%;财政总收入增长25.5%;外贸出口完成增长38%。工业和贸易为今年全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林毅夫 《经营者》2004,(3):46-46
尽管“非典”疫情给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仍然达到了9.1%。一些海外媒体对此表示怀疑,认为中国早在1998年就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势头,而这之后的5年间,中国经济却保持了年均7.8%的增速。  相似文献   

9.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目前非典都已告一段落,但并没有完结。对非典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可做一个初步的总结,但还不能盖棺论定。一、非典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和总体格局非典爆发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活跃、上升的时期。2002年GDP增长8%,比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2003年一季度经济增长9.9%,是几年来没有的快速增长。突如其来的非典,对交通运输、旅游、商贸、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造成严重冲击的同时,也使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在二季度明显减慢。但由于有一季度的“垫底”,特别是非典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我市房地产投资运行良好。一季度投资增长20.2%;二季度受非典影响,增速趋缓;三季度,在坚持“两手抓”的方针指导下,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努力扩大当期投资,成功地抵御了非典疫情的冲击,实现了房地产投资的稳步回升,对全市经济克服非典影响、保持向好局面起到较大促进作用。截止到9月底,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2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增速保持平稳回升。在1-3季度房地产投资中,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55.6%的住宅建设完成投资  相似文献   

11.
现在,许多人担心“非典”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严重影响。而我国社会各界现在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今年我国经济还能否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为此,本刊记者就这个问题专程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王梦奎主任首先表示,“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接着,他着重分析了支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三个主要因素。一是旺盛的投资需求。王梦奎主任说,中国正大力推进工业化,经济处于规模迅速扩张时期。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展开,中西部地区开发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加快,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02年中国消耗的钢材占世界1/4,玻璃占…  相似文献   

12.
石信 《数据》2003,(10):4-5
经济增长的势头较强 主要表现是开局高、恢复快.今年是北京市经济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第二年,一季度,全市经济增长速度高达12.7%,是1995年以来一季度最高增速.进入4月份后,尽管遭受非典疫情的严重冲击,经济上升势头减弱,但仍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从增长轨迹看,最低时是上半年的9.6%,此后即开始恢复,而且反弹的速度较快,从低谷到恢复正常,仅用了3个月,大体上呈"V"字型走势.反映出"非典"对北京市经济冲击的"暂时性"和"外部性",经济上升的势头和动力较为强劲.  相似文献   

13.
《英才》2003,(6)
第一季度我国 GDP 增长9.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9.2%,进出口总额增长42.4%,居民消费价格结束14个月下降趋势,沪市指数由1300多点上升至1500多点,并正向1600点冲刺等。然而“非典(SARS)”不期而遇,这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预计使中国(包括香港)经济损失39亿美元,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多数企业带来相应的“非典”危机:(1)对企业产销带来影响;(2)对居民购物的影响;(3)对餐饮业的影响;(4)对农副产品销售的影响;(5)对旅游的影响;(6)由于防治“非典”必然会增加企业一些相应  相似文献   

14.
“十五”期间,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从经济增长结构来看,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外贸和消费增长速度并不均衡,呈现出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其中消费为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远远低于其他两项。“十五”期间,全省投资、出口、消费年均增长27.1%、16.7%、12.1%,消费比投资和出口年均增幅分别少15个和4.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去年以来,全省经贸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求实创新,顽强奋战,扎实工作,努力克服“非典”疫情、洪灾及各种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实现了全省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8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左右,拉动全省经济增长5个多百分点,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全省机电产品出口预计完成7.2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正> 非典型肺炎在两岸三地的不断肆虐,重挫香港经济,对内地相关行业也影响颇深。“非典”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使我国的旅游、交通运输、饮食娱乐以及零售业务等遭受重创,而且打击了外商的对华投资欲望,银行界也据此将我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调低了0.5到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资讯平台     
今年“三个没想到” 明年势头更趋好 对中国经济今年以来取得的进展,可以用“三个没想到”来进行概括。 1.没想到工业和GDP快上加快。年前,国内经济学家们对今年的经济预测是“前高后低”,全年经济增长要低于上年。今年年初,政府制订的调控目标只为7%。但从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看,经济增长不仅没有“前高后低”,而是加速增长,同时增长幅度也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稳定向上运行的趋势并未被前一阶段的“非典”疫情所打断。2003年经济增长不仅有把握实现7%的预期,而且有可能高于这个预期一个百分点左右。当然,这不是说“非典”对我国的经济没有造成影响。“非典”影响的是超出预期的增长部分,是可能的潜在增长率。今年开局,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比较高的,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9%。如果没有疫情的冲击,我们本来可能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9.
199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继1992年持续高速增长后继续保持较强增势,经济运行受投资和货币投放双双驱动,推力增强。宏观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运行结果表明,12个监测指标,六“红”二“黄”三“绿”,一个“浅蓝”,经济景气综合评分由去年第四季度的47.7分上升为49分,进人“过热”区域下限,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据初步测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4.1%。呈现出明显的高增长态势。具体来说: 1.投资膨胀,带动货币高投放,进而推动工业生产持续高速增长,工业类指标普亮“红灯”。1993年一季度,工业生产继续高速增长。全国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44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4%,是改革开放以来同期增速最高的季度之一。就工业内部结构看,主要有三个特点:其一重工业增长仍明显快于轻工业。其二,  相似文献   

20.
宏观经济     
今年中国GDP将接近十一万亿元。在遭遇伊拉克战争和SARS疫情之后,今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仍取得GDP增长8.2%。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长可能略高于8%,接近11万亿元人民币。陈东琪说,从月度看,今年头3个月猛增9.9%,超过9%的“潜在增长率”,后3个月受SARS影响,对经济影响凸显。进入下半年疫情完全受控,第3、4季度的经济会重新回到快车道,全年经济将出现一个比较典型的“V”字型增长,预计比去年略有加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