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对于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应对公共危机,政府要承担应有的责任,应该在危机的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公共危机的问题开始,针对我国政府在处理应对公共危机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亟需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体作用;解决当前面临的不和谐问题需要政府主导;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需要政府护航;现阶段公民社会发育不健全需要政府培育。但是,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政府自身存在比较严重的政府缺陷,表现为政府治理理念不科学,政府职能定位不合理,政府绩效评估不健全,政府腐败形势不乐观,政府行政不作为严重,从而构成了建设和谐社会的障碍。为此,必须进行行政体制的改革,建立和建设人本型、有限型、阳光型、法治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效能型的现代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保障是基础。本文强调了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共同的整体性价值目标,而且其中又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等多样的价值。和谐社会的构建因而既是价值创造实现的过程,又是以相应价值观念为指导并发扬、发展该系列价值观念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视野中的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观是在对人类中心论及其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行为的深刻反思过程中逐渐成熟的,它的根本点就是要求人类重建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目前主要有三种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的能动性和谐、人与自然的社会性和谐。从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理分析中可以看出,生态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和本质特征都是一致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生态文明观能帮助人们科学全面地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与外延。寻找一种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背景的生态文明观,有利于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家族历经数千年曲折变化与发展,仍是当代农村的客观存在.较之传统家族,当代农村家族已发生了重要转向.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家族文化展示了自身的适应性与平衡力.当代家族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合理地引导家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与完善,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既要考虑农民工的现实问题和迫切要求,还要考虑将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相结合,最终形成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解决农村和城镇社会保障差别的唯一办法,也是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本文从和谐社会的视角,结合尉氏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做法,谈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通过"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创新领导方式,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的理念,直接涉及国家的发展方向,构成信访制度的原则,《信访条例》的施行,充分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信访制度具有参与、保权、秩序的功能,三者之间并不存在一种绝对的高低等级之别,而是有着某种循环往返的特征,互动互补,分别具有实质的内涵,共同围绕着和谐社会的建构形成极富魅力的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论和谐社会中的电子社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和谐社区的建设,而电子社区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手段。电子社区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和谐社会建设中“数字鸿沟”的难题,也为和谐社区的建设提供了网络基础和信息平台,用现代化的手段辅助构建了一个“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社会要和谐,除了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必须“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在建设三峡库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出发,正确认识三峡库区社会事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努力探索库区社会事业的对策和思路,使三峡库区更快的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主体间性虽是西方哲学中的概念,但自引入我国理论界之后倍受关注,这个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意义重大的"主体间性"本身隐藏和彰显着主体在交往实践中的生存论关系。本文试图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任务的当前境遇中,撇开了主体间性其他关系,只从主体(人)的交往关系中探讨主体间关系,旨在说明主体间从对抗、冲突、矛盾的不协调关系走向融合、平等、和谐的关系,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从理论到实践中的和谐人际关系路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在经济、政治利益和思想观念上都出现了多元现象.多元现象不意味着敌对,也不意味着没有中心,更不意味着在所有方面都要多元化.多元现象的出现在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平台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我们要正确地去应对.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与人们的消费模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我国现行的消费模式存在着一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消费模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因此必须倡导建立一种可持续消费模式,以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迫切要求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根据现代经济理论,市场在社会经济领域出现的失灵和盲区决定着政府介入的必要性和介入的领域,市场力量越弱的地方,就是政府力量越强的地方。政府可以介入的领域包括市场完全失效的领域,市场可以解决但解决不好或解决较慢的领域以及市场作用的结果有悖于社会准则的领域。和谐社会中政府定位就是要解决好政府行为同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越位与缺位现象。 相似文献
17.
壮大县域经济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等各种不同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充分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共同的价值认同,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需要、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实践中应当科学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就业水平、就业质量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科学地研究制定好促进就业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企业社会责任是促进社会发展,构筑和谐社会的基础,企业社会责任使社会走向和谐。本文在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基础上,指出企业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企业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