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焦作文化旅游资源众多,其中,家喻户晓的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故事在焦作武陟县留下了相关文物、碑刻、村落、地名等痕迹。这无疑是焦作文化旅游的新亮点。文章以开发爱情文化旅游为主题,通过主题公园、旅游演艺、旅游商品的形式对焦作爱情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规划与开发,以期形成新的文化旅游热点,让人们知道焦作不仅是太极文化之乡,还是爱情文化原生地,最终实现文化旅游对焦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行车旅游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崛起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和旅游方式。焦作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些年在旅游业上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由其产生的"焦作现象"在国内是一个成功典型。本文通过介绍自行车旅游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焦作开展自行车旅游的重大意义,即符合焦作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并多方面挖掘焦作发展自行车旅游的优势,进而提出焦作发展自行车旅游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殷实 《商场现代化》2009,(28):57-58
近几年来,焦作旅游异军突起。“焦作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赏,并被誉为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焦作以其独特的开发模式,成为近几年中国旅游业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旅游发展模式的积极思考。本文作者以其亲身体验探秘焦作奇迹。  相似文献   

4.
殷实 《商业科技》2009,(28):57-58
近几年来,焦作旅游异军突起。“焦作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赏,并被誉为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焦作以其独特的开发模式,成为近几年中国旅游业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旅游发展模式的积极思考。本文作者以其亲身体验探秘焦作奇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焦作山水旅游迅猛发展,文化旅游资源也得到初步开发。但焦作旅游在高端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中存在层次低、市场秩序欠佳、资金缺乏等问题。因此本文拟从政府作用的发挥,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市场主体,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商》2016,(6)
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十年内有关焦作太极文化与焦作旅游发展的部分文献,对焦作市太极文化和太极拳运动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综述,对制约当前焦作太极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纳并在文化定位、发展模式、相关赛事、文化与旅游结合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议河南焦作旅游形象策划与市场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初,焦作作为豫北地区的工业重镇,是豫晋两省的交通要塞,现今更是河南省交通发达的地区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地质结构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不仅为焦作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观光环境,而且增强了旅游的可进入性。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使焦作旅游业取得了跨跃式的发展,实现了由"黑色煤炭城市"到"绿色旅游城市"的成功转变,使"焦作山水"由默默无闻到享誉海内外,在河南省占据着"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显著地位,被旅游界、新闻界称为"焦作现象"。如何进一步促进焦作旅游形象策划与研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我国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的提高,城乡居民普遍开始关注和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度假、休闲等旅游要求急剧增加。中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兴旺时期,焦作的旅游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随之也带动焦作旅游产品的发展。面对这种现象,研究、开发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我国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的提高,城乡居民普遍开始关注和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度假、休闲等旅游要求急剧增加。中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兴旺时期,焦作的旅游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随之也带动焦作旅游产品的发展。面对这种现象,研究、开发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刘思洋 《中国市场》2011,(28):176-176,178
焦作成功实现了由"煤城"向"优秀旅游城市"的转变,本文从焦作本身所具备的区位、经济、资源等各方面,借助于现代产业环境分析中常用的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焦作市旅游业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等变化因素,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促进焦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孙洁 《现代商业》2007,(26):255-256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层次上的追求亦不断提升,伴随而来的是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焦作市作为新兴的旅游城市,如何发展自身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使该产业逐步成为焦作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当前发展焦作旅游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就如何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实现旅游产业经济的转变,在市场分析与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我国中小规模影视城的未来发展路径,本文以焦作影视城为研究案例,分析了目前影视城发展中存在的困境以及发展模式的选择。据此从旅游产品、旅游文化、旅游设施、旅游宣传、旅游产业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促进中小规模的影视城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是创造游客满意度,保证旅游客源的关键.本文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从旅游业的行业因素角度出发,制定了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并结合焦作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旅游业的行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焦作现象”旅游发展的模式进行了剖析,通过分析其城市转型的历程,得出了有力的启示,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AHP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把资源枯竭型城市焦作及旅游产业发达的杭州纳入模型作对比分析,提出了发展旅游业促进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焦作市自1999年以来通过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建设,已经成功构建了以“五大景区、十大景点”为代表的旅游产品格局。焦作山水.尤其是以云台山为代表的世界地质公园已经享誉海内外。作为一个整体的旅游品牌,焦作市2010年接待游客数已突破2000万人次。因此,往年每到“五一”和“十一”期间。就会出现导游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但是自20...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和阜新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工业遗产利用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高峰论坛于2008年10月18日在辽宁省阜新市召开。来自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财政部研究所、国家开发银行、北京旅游学院、第二外国语学院,辽宁省政府有关厅局委,以及河南焦作等10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领导与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出席论坛,围绕阜新工业遗产旅游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论坛主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8.
<正>为促进中部崛起,河南省委、省政府于2003年提出了打造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战略。中原城市群是指郑州、开封、洛阳、许昌、平顶山、漯河、新乡、焦作、济源等9个城市,区域土地面积为5.87万平方公里。加快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不仅对加快中原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优化我国城市体系和地域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对整合河南旅游资源,重塑中原旅游品牌,促进河南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4月11日,“老家河南”美好春游季(焦作站)启动仪式暨锦绣中华·云台山汉服花朝节在云台山景区开幕。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焦作市、开封市、安阳市、济源市、永城市等地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河南省内各大景区主要负责人,各级媒体、创作者达人代表参加启动仪式,与全国汉服达人、汉服同袍共襄盛会。  相似文献   

20.
1998年以来,焦作财政恪守"公共权力属于人民,公共财政服务人民"的工作理念,以"科学发展、精细管理、民主理财"为基本目标建设地方特色财政,取得了理性实践和制度创新的综合成效。焦作财政被业内人士誉为中国地方公共财政改革的标杆和样本。首先对焦作做法做了由浅入深的介绍,然后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焦作经验对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