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需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业保险在中央政策引导和《农业保险条例》的规范下,正在空前蓬勃发展。自2008年以来保费收入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二。在这种良好发展形势下,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和具体建议:必须坚持已经确立的农业保险制度;中央要指导各省制定或完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加速建立中央和省两级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制度;继续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尽早建立农业保险费率精算制度及合理调节机制努力探索农业保险市场的竞争与合作机制;扎扎实实抓好经营主体依法合规经营以及必须全方位加强对农业保险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总结甘肃省农业保险基本情况和梳理农业保险监管架构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农业保险监管机制面临的瓶颈,主要是:监管机制不适应,未形成监管合力;监管理念不适应,未实现全方位监管;监管方式不适应,未体现效能监管;监管基础不牢,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最后提出了完善农业保险监管制度、实现农业保险全方位监管、补齐农险监管"短板"、夯实农险监管的基础等健全农业保险监管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化解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保险风险主要是巨灾风险引发的巨额赔款,令保险公司承受不起。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瓶颈。鉴于中国现行的农业保险经营环境,应构建同业分层保险制度、发行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债券、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和设立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基金,以分散农业保险巨灾风险。  相似文献   

4.
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新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闫石 《济南金融》2005,(6):50-5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低下,不能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现有农业保险经营技术忽视了农业风险和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农业保险经营与管理技术的创新缓慢是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最大瓶颈。20世纪9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风险证券化技术可以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低下,不能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现有农业保险经营技术忽视了农业风险和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农业保险经营与管理技术的创新缓慢是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最大瓶颈.20世纪9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风险证券化技术可以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国家支农惠农的手段,助推我国农业平稳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然而,随着开展范围的普及、政策力度的扩增,现行农业保险运行中的弊端及财政补贴方案的不完善逐渐凸显,存在过度依赖政策效果、经营机构自身能力建设不足、业务操作流程不规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配合薄弱等问题。建议从突破瓶颈因素、促进农业保险体系创新、优化财政补贴资金投入比例、切实完备准备金的管理工作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7.
建立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WTO框架下,农业保险属于“绿箱政策”,是各国政府保护、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工具之一。然而,我国现行的农业保险商业化经营模式使农业保险业务长期处于萎缩、亏损甚至停滞状态,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有必要改革现行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以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保护、促进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是当前我国农业保险经营中具有代表性和可行性的模式之一,但随着福建经济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农业保险原有的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和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亟需优化与完善。研究发现,福建农业保险经营格局单一、组织结构不合理、相关主体行为不规范、巨灾负担沉重等问题,是原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此,亟需从丰富经营主体、优化组织结构、完善巨灾保障等方面,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供给体系,以期探索出更适合福建省情、农情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律的农业保险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9.
物联网作为最能契合农业保险应用场景的技术之一,逐步运用于我国农业保险经营中,在产品研发、承保验标、防灾防损、查勘定损四个环节的应用取得新进展。但物联网赋能农业保险创新发展也面临一系列跨界融合难题,主要是物联网技术发展存在瓶颈、数字化平台建设有待提升、新型风险隐患叠加、行业监管严重滞后。下一步,要以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为牵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快农业保险数字化转型,更有力赋能农业现代化。一是加大物联网创新研发力度,破解技术瓶颈难题;二是建立农险信息共享机制,破解数字化建设难题;三是制定发展规划与应用标准,破解新型风险难题;四是完善农业保险监管体系,破解行业监管难题。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保险制度创新:东北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险属于"绿箱政策",是各国政府保护、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工具之一。而我国现行的农业保险商业化经营模式使农业保险业务长期处于萎缩、亏损甚至停滞状态,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要完成振兴东北的大业,必须创新农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风险保障机制。本文通过对省市级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政府推行农业保险发展的力度不够,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加强省市农业保险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初的雪灾中,农业保险的赔付相对损失而言十分微不足道,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不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现有农业保险经营技术忽视了农业风险和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农业保险经营与管理技术创新缓慢。加快农业保险技术创新,发行农业巨灾风险债券,可以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初的雪灾中,农业保险的赔付相对损失而言十分微不足道,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不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现有农业保险经营技术忽视了农业风险和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农业保险经营与管理技术创新缓慢。加快农业保险技术创新,发行农业巨灾风险债券,可以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是农业保险制度运行的载体。从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演变过程来看,先后经历了探索、选择和发展等不同历史时期。研究发现,政府主导下的地区特色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发展,需要从农业保险组织管理与基层服务、财政保费补贴、大灾(巨灾)风险分散和市场监督与管理等模式逐一设计。论文试图以此揭示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发展规律与发展方向,进而推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是农业保险制度运行的载体。从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演变过程来看,先后经历了探索、选择和发展等不同历史时期。研究发现,政府主导下的地区特色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发展,需要从农业保险组织管理与基层服务、财政保费补贴、大灾(巨灾)风险分散和市场监督与管理等模式逐一设计。论文试图以此揭示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发展规律与发展方向,进而推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建设已经走过了将近十年时间,发展迅猛,成绩斐然。但随着经营形势的变化,也逐渐暴露出一些矛盾,需要从制度、经营模式以及操作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通过创新来驱动农业保险更好更快发展。本文从农业保险的创新现状出发,主要探讨了微观主体进行农业保险创新的必要性,创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促进农业保险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运行层面评估了中国安徽天气指数保险试点计划.研究发现,中国指数保险试点在运行层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面临不少的挑战.为了提高指数保险试点的运行效果,需要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为指数保险寻找已有的发展平台、提高保险意识与促进销售、建立严格的法律和监管体系以及发挥农户这一重要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其参与农业保险制度决策与管...  相似文献   

18.
尽管农业保险已经试验了几十年,农业保险的监管也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在《农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和实施后,随着政策性衣业保险制度的确立,农业保险监管的性质、主体、范围、内容和方式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许多方面与商业性保险的监管存在着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保险作为扶持农业发展的一项有效政策工具,是保护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不可或缺的手段。但由于农业保险制度本身的缺位及外部相关制度的缺陷,形成了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制定农业保险相关法律制度,建立以农业保险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保护制度体系,为农业保险发展构建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总体上仍是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由于顶层设计与统筹管理缺失,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全国性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和经营服务体系,保险制度由各地自主决定。全国也因此出现了多种区域性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其中包括具有浙江特色的农险运行模式--“共保体”模式。本文结合杭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