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谋求自身发展,首先要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支撑.但是,农村经济落后,农村资金匮乏,农民收入不高,农村信用社遇到筹资环境差,贷款风险高,权益维护难,业务发展慢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需要政府、农村信用社和农民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作为信贷支农主力军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为了解改革以来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现状。本文对常德市辖内9家联社2005年一2009年的业务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股本金的扩张,央行专项票据资金的兑付到位.存款快速增长,在农村有效信贷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常德市农村信用社资金已明显富余。在资金富余背景下,农村信用社应如何转变经营思路,用好用活资金;特别是如何加大信贷投放,更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是本文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要保证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必须有一个规范、健全的农村金融体制来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将有助于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农村信用社具有适应农村环境的特殊优势,必须在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为“三农”服务的主体功能,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推动邮政储蓄在农村吸储的资金回流,结合农村保险的推出吸引商业性金融参与农村金融活动。  相似文献   

4.
李景  杨永生 《时代金融》2014,(5):280+28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问题,针对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发展农村金融,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改变"三农"所存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情况更为严峻,改变这种发展不平衡的金融制度,迫在眉睫。而农村信用社对于支持"三农"的发展具有重要地位。现在的农村信用社虽然摆脱了中国农业银行的附属,其独立性得到凸显,但是在支持"三农"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商业性色彩比较浓郁,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其"惜贷","不放贷"情况更是严重。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临汾市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从临汾市农村金融发展的情况看,农村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情况大为改观,尤其是农村信用社自2004年10月份试点改革以来,大力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内涵,得到了地方政府与农民的赞誉。但是,由于政策体制、风险补偿机制等因素制约,农村金融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诸多不和谐之处。  相似文献   

6.
李剑 《济南金融》2005,(10):52-53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畅通汇路,改善支付结算手段是农村信用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2005年3月14日,大额支付系统正式在山东省上线运行,辖内133家县级法人农村信用社全部加入支付系统。农村信用社加入支付系统后,大大加快了资金的汇划清算速度,增强了农村信用社流动性管理能力,提高了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水平,有力地支持了“三农”发展。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信用社在大额支付系统运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主要以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的发展为主。截至2011年末,农村信用社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资金实力不断增强,历史包袱得到一定化解,信贷规模大幅上升,有力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的作用。村镇银行成立以来,存贷款增长较快,各项业务发展迅速,成为农村金融市场有益补充,但这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值得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剖析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长期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为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王华 《西南金融》2012,(1):41-43
本文回顾四川农村信用社60周年的奋斗历程:60年来,四川农村信用社肩负助农致富民,与农共舞的历史使命,始终致力于支持"三农"、支持中小企业、支持县域经济,在不同时期为振兴农村金融事业、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助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提出了今后四川农村信用社将着力于打造现代金融机构,为助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宏伟设想。  相似文献   

9.
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颖 《中国金融》1996,(10):14-16
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薛颖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巩固和发展的基础。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由农民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提高服务质量,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市场,农村金融服务基本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农业银行商业金融和农业发展银行政策金融各司其职。这种金融体系使服务面和存贷款总额占到县域金融服务的五分之四以上。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和作用趋向弱化,缺乏对县域经济和农村市场的有效资金支持,农村信贷总量投入不足成为县域农业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金融支持不可或缺。但从目前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来看,尚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缺失,国有商业银行县以下机构大规模撤并,农村信用社经营网点全面收缩,农业保险机构尚未建立;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缺位,农业银行农业贷款余额连续5年出现负增长,农业发展银行服务功能单一,业务日渐萎缩;农村金融服务力度减弱,邮储从农村抽走大量资金,农村信用社因受自身资金实力制约,支农功能大打折扣;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单一,中间业务难以开展,结算渠道不畅,专业服务素质不高;农村金融机构投信制度设计不利于农  相似文献   

12.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水 《济南金融》2006,(11):56-5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金融的全方位支持。近年来,我国的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迄今为止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仍主要局限于农村信用社内部的改革,客观存在的农村金融抑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金融的组织创新,影响了农村有效金融供给的增加。本文拟分  相似文献   

13.
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必须持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农村资金留在农村运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并对两家主要面向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支农再贷款现状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在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促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村信用社扩大涉农信贷投放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是对县域和村镇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发放涉农信贷资金不足提供的流动性支持。人民银行从1999年开始发放支农再贷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内涵与外延不断突破,逐步发展成为人民银行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工具。哈中支审计组近期对辖内部分县行近年支农再贷款管理情况审计显示,支农再贷款已成为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涉农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和发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金融是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金融部门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物 ,它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壮大 ,已经成为农业、农村、农民生产与生活的有力保障。近几年来 ,农村金融业务发展迅速 ,实力不断增强 ,对推动农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商业、政策、合作金融构成了农村金融服务新体系农业银行恢复前 ,我国农村金融主要由人民银行的农村信贷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业务组成。 1979年农业银行恢复后 ,由农业银行统一管理支农资金 ,集中办理农村信贷 ,领导农村信用社 ,从而确立了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分工协作的…  相似文献   

16.
申庆涛 《浙江金融》2006,(12):51-52
(一)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整体弱化。具体表现是县以下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快速萎缩.农村资金逆向向城市流动.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农村金融服务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过去农村的融资渠道有四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基金会等多个渠道,现在多数地区对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上只剩农村信用社了。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影响农村资金的整体供应。另外,忽视对非正规金融的引导、监督和促进其健康发展。民间金融长期被排斥在体制之外.现行农村金融具有明显的金融抑制特征.长期以来民间金融作为非正式金融不能见光.只能在“地下”活动。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农村资金支付结算的重要渠道,在支持农业、服务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受管理体制制约,现代支付结算体系建设一直滞后,特别是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多层次、多元化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8.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为支持农村信用社扩大农户贷款而对其发放的再贷款。自1999年开办以来,支农再贷款作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一项政策措施,对农村信用社增强支农资金实力、引导农村信贷资金投向、扩大农户贷款、缓解农民贷款难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  相似文献   

19.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助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小琼 《中国金融》2006,(14):22-23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不相适应 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性导致农村金融供给失衡。一是竞争主体缺乏。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虽然存在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但实际上,农村信用社几乎是惟一服务于“三农”的正规金融组织。由于经营活动地域限制明显,农村信用社之间竞争存在壁垒,并未形成有效竞争的格局。二是长期的市场准入限制压抑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心转向正规金融机构的商业化,同时加大了对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管制力度。1999年,在全国范围撤销农村信用社合作基金会,并对其进行清算,结束了非正规金融的有组织状态。三是金融服务单一化,定价机制僵硬。面对近乎垄断的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缺乏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以及差别定价的动力。在利率定价上,农村信用社对贷款定价管理不够规范,简单地根据贷款对象、贷款方式、信誉程度等因素分别确定统一的执行利率,并且贷款利率上浮占比和幅度随意性较大。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一个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多年来,由于商业银行经营重点的转移,农村金融市场中只有农村信用社在独立支撑,然而,省级农村信用联社组建后,其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可能会有所削弱。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对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那么当前条件下如何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