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光宇 《经济师》2003,(5):191-192
企业所得税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这两套所得税制是在短缺经济下制定的 ,我国加入WTO后 ,合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已达成共识。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应充分体现WTO原则和税收公平效率原则。对合并的具体问题 ,文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两税合并,正式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与内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后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减少,所得税税负上升.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基本立足点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是分别按企业的内外性质立法的。1991年将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合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1993年将适用于内资企业所得税条例合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特别是随着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鉴于加入WTO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旧企业所得税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共有两套,针对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分别立法,内资企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1993年国务院公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法字[1994]第3号),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  相似文献   

5.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鼓励外商投资,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饿,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购买国产设各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就是税收优惠政策之一《办法》规定对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外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购买的国产设备,符合条件的,其购买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购买设备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此项政策使报多外商投资企业从中受益。真正体会到了在我国投资所享受的税收优惠。  相似文献   

6.
“两税合并”在经历了14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终于在2007年3月16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把我国现行的分别针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两部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为一套同时适用于内外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法》,实行公平税收待遇,并在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统一所得税法的必要性与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影响,以及外资企业应对的税收筹划措施。  相似文献   

7.
"两税合并"在经历了14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终于在2007年3月16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把我国现行的分别针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两部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为一套同时适用于内外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法>,实行公平税收待遇,并在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统一所得税法的必要性与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影响,以及外资企业应对的税收筹划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制,由内资企业所得税制和外资企业所得税制两部分构成。内资企业所得税制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1991年7月1日起施行)。随着经济的发展,直接税作为主体税种已经成为世界税制发展的潮流,企业所得税的地位日益提高,而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制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孙健 《经济论坛》2004,(18):82-82
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包括内资企业所得税和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应对WTO的挑战,根据国民待遇原则和反补贴原则调整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WTO规则与我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差异,提出调整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先有个人所得税应税基数的提高,后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合并的提出,种种迹象似乎都昭示着中国新一轮税改的出现。借此新企业所得税法有望出台的契机,联系WTO对中国税收法制的要求,笔者试图对中国税法改革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月1日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施行之前,我国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存在两税并存的局面,即外资企业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91年4月制定并于同年7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内资企业适用国务院于1993年12月制定并于1994年1月1日施行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这种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在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发展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经批准实行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集团母公司及其汇总纳税的成员企业,一律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集中清缴’的汇总纳税办法。”在这一规定下,成员企业应分别计算本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缴所得税并按60%的比例预缴企业所得税,母公司年度终了应在成员企业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基础上合并计算年度应纳所得税,因而在合并利润表上填列的是合并缴纳的所得税。  相似文献   

13.
《经济前沿》2007,(9):I0014-I0015
牙克石市国家税务局组建于1994年10月,主要负责牙克石市范围内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个人存款储蓄利息所得税、2002年以后新办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以及车辆购置税等税种的征收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胡蓉 《当代经济》2006,(14):106-109
先有个人所得税应税基数的提高,后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合并的提出,种种迹象似乎都昭示着中国新一轮税改的出现.借此新企业所得税法有望出台的契机,联系WTO对中国税收法制的要求,笔者试图对中国税法改革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金融信息     
改革后企业所得税的基本内容 (1)第一步于1994年1月1日起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 (2)内资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一致。考虑到部分企业盈利水平低的实际情况,拟增设27%和18%两档优惠税率。  相似文献   

16.
“两税”合并对内外资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两税”(内资企业所得税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立法程序正在进行,合并后内外资企业将实行统一的所得税税法,尤其是税率将统一。这将对通过债务融资可以产生税盾利益的资本安排产生重大的影响。这虽然是税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通过影响企业融资策略的传导渠道必将影响到我国的资本市场,所以不仅政府当局关心,微观主体也正在积极准备融资策略的调整,以应对新的挑战。当前两套税法对它们的资本结构有何影响?差别何在?合并后它们的资产负债率有何变化?企业将如何改变融资方式?这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一、现行涉外税收优惠制度  我国现行新税制统一了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流转税,但在所得税方面仍然分别适用两套税法,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公平的现象仍然存在。  1、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优惠  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内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33%,如果企业年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则享受18%的税率,所得额在3—10万元之间则享受27%的税率。也就是说税法只照顾经营规模小的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虽然基本税率也为33%,但外商投资企业可按区域或企业性质不同分别享受15%、24%和10%的低税率。因此,从实际税率看,内资企业要比…  相似文献   

18.
曾月英 《经济论坛》1999,(14):36-36
一、外商投资企业大面积亏损及避税偷利现象扫描国家税务总局根据企业所得税清缴汇总资料统计,1993年外商投资企业亏损面为54-07%,1994年为63-28%,1995年高达70-29%,有些省份甚至高达80%~90%。深圳特区的外商投资企业数为全国之冠,其亏损面也名列前茅,如果加上那些零利润和微利企业,深圳市外商投资企业基本上全面处于“亏损”或“保本”状态。亏损企业中不乏赫赫有名的国际知名公司。据全国20多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从1991年到1995年,税务部门累计检查了4-7万户外商投资企业,查…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税制改革所面临的问题自然不止个税征收一方面,内外资两税合并也是大家都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双轨制的企业所得税征收制度,这种优惠待遇在吸引外资方面的确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内外有别的税收制度已  相似文献   

20.
税收筹划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起点一般可以追溯到投资行为.随着新的企业所得税及相关细则的颁布,外商在投资行为决策时,需要关注及筹划企业所得税的内容有了较大的变化.文章以外商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企业所得税为筹划重点,分为投资方主体的选择、被投资客体的选择、企业法律主体形式的选择、投资方式的选择、应注意事项等几方面分别论述外商投资决策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策略,以提高投资决策行为回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