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arkowitz理论是现代投资理论的基石,也是当今投资实践主要方法之一,给投资决策提供了基本、完整的分析框架.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允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投资者面临的投资风险加大.在Markowitz投资组合理论的框架下,讨论中国证券投资市场上融资融券条件下的投资决策问题,寻找有效控制风险的途径,对于投资者构建和动态调整最优的投资组合,以便获取较大的投资收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依据Markowitz投资组合理论,引入了情境法投资组合,为投资者提供风险控制指导。对于资产组合的投资策略,该方法运用了有约束条件的非线性规划问题的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在Mathematica环境下,利用微分进化算法进行仿真求解和实证分析。实证中,采撷了2005年至2010年的有关数据,得出在预期收益下资产组合的投资可行方案,指出了Markowitz投资组合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行为公司金融非理性管理者的研究范式,构建投资者理性、管理者风险厌恶分析框架下的融资决策模型,利用风险厌恶指数的风险厌恶量度指标,对2000~2004年间道琼斯中国88指数企业样本的面板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考察风险厌恶管理者的资本结构决策行为。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管理者风险厌恶指数与企业负债水平呈显著的负向关系,管理者风险厌恶程度越大,选择债务融资的可能性越小,风险厌恶的管理者存在外部权益融资偏好。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房地产投资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由于其存在的固有缺陷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本文借鉴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建立了一套房地产投资优化组合决策模型。该模型根据投资者的偏好突出了风险—收益这个中心 ,基本上反映了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以25个账面市值比—规模组合及扩展的证券组合作为检验资产,以一系列经济、情绪和市场指标作为备选状态变量,应用ICAPM理论和GMM方法检验了中国股市动态的风险收益关系。应用ICAPM研究风险收益间的动态关系时,广义矩法可以规避条件风险溢价、条件协方差的估计。研究发现:投资者风险厌恶与货币供应量、利率、净储蓄、消费、房价、情绪、规模溢价、价值溢价等新息负相关,与CPI、股市波动等新息正相关;当货币供应、热钱、消费、规模溢价等新息增加,或当利率、净储蓄、CPI、房价、情绪、股市波动等新息减少时,投资机会出现有利变动,这些新息包含系统性风险。综合来看,资产定价必须考虑风险偏好和投资机会的变动。  相似文献   

6.
分散化投资降低证券组合风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对投资组合理论分菜化投资降低非系统风险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理论推导过程,并通过随机选取的股票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确定了在我国股票市场上消除90%以上非系统风险的股票数量,最后分析了分散化投资对投资管理的五点影响。  相似文献   

7.
证券投资风险本质属性探讨及其计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现有投资风险及证券投资风险基本概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本质属性的深入探讨,提出了更为全面的描述证券投资风险本质属性的风险定义:在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一定的时间内,由于不确定因素的作用引起证券价格变动,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以及损失程度。基于此定义,从数理的角度给出了一种新的风险计量指标,此指标对证券投资风险的描述更全面、科学,为证券投资风险计量的进一步科学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票市场动态三因素资产定价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MGARCH-M模型研究了市场、规模和账面市值比等因素对股票动态风险溢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因素对组合的风险溢价具有显著的解释力,规模因素对动态风险溢价的解释强于市场因素,账面市值比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并且发现,风险溢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表现出动态特征,不同组合的风险溢价有较大差异。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股市价格发现的功能进一步增强,风险溢价和时变β系数的变化对构建投资组合和进行资产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股市,投资组合是否真能有效降低风险?如何建立证券投资组合?组合的规模以多少为宜?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对提高组合管理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本文拟从帝证分析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呈上实证结论,以供投资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铁刚  李艳昌 《现代经济》2007,6(6):128-131
本文从效用函数与投资者风险态度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在凹效用函数下的"风险厌恶型"投资者所特有的交易心理和交易行为,同时也阐述了为克服不良交易心理、避免不当交易行为而应采用的交易纪律和交易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机构投资者博弈交易策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构投资者已经逐渐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投资的主力,从一定程度上说,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关系到证券市场的运行方向。Laffont-Maskin(1989)研究了非对称信息的证券市场中风险中性大户和风险厌恶的不知情散户的单期交易博弈;利用Laffont-Maskin的分析框架研究两个风险厌恶的大户与风险厌恶散户的交易博弈策略,给出了证券市场中存在的完美贝叶斯分离均衡。  相似文献   

12.
风险投资是风险与收益共存的投资,对风险投资的风险评估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损失,增加风险投资的成功率,实现收益。本文首先介绍了风险损失与风险度的测算方法,以获得对风险更加精确的,数量化的认识,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已投资者与潜在进入者的进入问题展开博弈分析,以得出已投资者与潜在进入者的贝叶斯—纳什均衡的策略组合。  相似文献   

13.
股权结构和投资者异质信念是影响投资风险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为背景,在研究公司治理的基础上,利用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进一步研究股权集中度、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票投资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异质信念的视角研究股权结构对股票投资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提高股权集中度有利于降低投资者信念异质程度和股票投资风险;投资者信念异质程度的降低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投资风险;投资者异质信念作为传导变量,存在于股权集中度对股票投资风险的影响中.  相似文献   

14.
以五只基金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VAR(value at risk)的风险度量方法,实证分析表明基金投资组合的收益与风险存在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并据此给出每只基金为投资者提供的收益、风险的匹配情况,使得投资者对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工具的收益、风险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得出2000年前三季度的投资管理中基金金泰优于普惠的实证结论。实证结果表明基金净值的收益与风险可以通过基金持股前十名股票的收益、风险结合基金的持仓量得以反映。  相似文献   

15.
将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与价值投资理论相结合,可以推导出最优证券投资组合.最优证券投资组合与证券投资组合理论风险的定义与度量不同;基于价值投资理念的最优证券投资组合的目标函数和马科维茨的目标函数不同;基于价值投资理念的最优证券投资组合抛弃了β系数的计算,避免了运用证券市场线构建投资组合时β系数稳定性的计算问题;定价模型和...  相似文献   

16.
经典的Markowitz投资组合理论在选择最优投资组合时,没有考虑到投资实践中大量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使得最优投资组合的选择可能会偏离投资者的利益。本文对这一问题做了详细的描述,并对目前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即委耗投资组合管理的原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上海股市为参照,希望通过对上市房地产公司不可分散风险β系数以及其他风险系数的测度,建立以组合投资系统风险最小化为目标的房地产组合投资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18.
风险投资是一种比一般投资蕴涵更大风险的投资。风险投资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政策风险等因素。因而,防范风险投资的风险应采取的对策是:1)平衡投资和组合投资;2)分类管理和区别对待;3)强化风险投资管理;4)加强政策研究,规避政策性风险等。  相似文献   

19.
在马科维茨的均值一方差模型的基础上,将熵理论引入投资组合模型中,建立基于熵度量风险的均值—熵模型,并选取深证100中的10只股票进行实证研究,比较了所选股票的方差与初始熵值,验证了新模型建立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通过matlab计算两种模型的投资方案得出:均值—熵模型较均值—方差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更具有实用性,在同样收益率水平下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具有较少证券数量的投资方案.这不仅节约了过度分散化给投资者带来的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而且节省了信息资源,增强了投资者的信息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证了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教材《财务与成本管理》中利用有风险报酬率和无风险最低报酬率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肯定当量系数,进而用肯定当量法进行投资项目风险分析的方法在理论上是完全错误的,通过公式推导得出这种方法其实就是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指出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投资项目风险分析可能会使投资者错失投资良机,建议把这部分内容从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中删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