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事业经理人     
蒋锡培 《三联竞争力》2007,69(12):43-43
企业界越来越感到,很多职业经理人,特别是高学历的年轻经理人与企业谈恋爱很浪漫,但结婚后却过不长。究其原因,一些职业经理人关注的是职位和薪酬这些当期体现的职业价值,没有把公司命运价值与个人命运价值系统地结合起来考虑;一些企业也往往会把经理人当成雇佣军而非后加入的创业者,互相之间的不坦诚和顾虑导致一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一个标准的职业经理人的标准年薪是以10万元为底线,向上延伸.空间无限!目前国内大部分所谓的“职业经理人”年薪均在8万元以下,这一群人不能算是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只能称之为“准职业经理人”,抑或“白领”.因为他们还没有实现职业经理人的价值,还没有创造“10万元年薪”所对应的付出和对应的回报。在老板眼里,这一群人不算得是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因为他们的价值太过平庸了。放眼市场,到处都是这种“准职业经理人”.随便一个招聘广告便会招来一大批,可选择性太多了。  相似文献   

3.
厉玲 《浙商》2005,(2):91-91
业界流传这么一句经典的话:“中国的命运在于中国经济的走向.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中国企业的发展,而中国企业的发展又取决于职业经理人的素质。”这顺承的三句话说明一个重大命题:中国命运掌握在职业经理人手上。  相似文献   

4.
贾书章 《商场现代化》2007,(35):357-358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企业所面临的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迫切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精通市场竞争游戏规则的经理人来管理企业,这也给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么,作为职业经理人如何利用如此良好的机遇与企业及股东合作来拓展自己的执业空间,得到企业、社会、公众、与员工的认可?本文试图从职业经理人之诚信价值取向来分析探讨职业经理人在与企业的合作时应该把握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3年三四月间的吴庆生“无缝跳槽”和赵强“事业经理人”的浮出,日前中国强势媒体、顶级网站新浪又传来其首席执行官易主的爆炸新闻,让人对中国职业经理人既有的“悲情命运”又添了几许忧虑和无奈。 有学者说,中国还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他们充其量只是个“准职业”的水平。方太厨具的茅理翔更是直言不讳:在一个缺乏职业经理人规范的环境里,要创业者把自己一手打拼出来的企业交给一个外人去打理,有谁放心得下? 职业经理人阶层公信力的降低甚至丧失,不啻于一场生态灾难困绕着当前的中国职业经理人。  相似文献   

6.
魏和平 《大经贸》2006,(3):74-75
这是一种“父子”般的关系:同一家外资企业,身处于不同的国土领域;同一种管理模式,受困于不同的文化特征。作为跨国公司中国区总裁的职业经理人,将遭遇如何的困境?几名外企中国区职业经理人现身说法,以己为靶,为我们解读外企总部与中国区公司的管理模式以及揭开跨文化管理之谜。  相似文献   

7.
印度诗人泰戈尔这样说过:“上帝创造男人时,他是一位教师,在他的提包里面只有理论课本和讲义;上帝在创造女人时,他是一位艺术家,在他的提包里面装着画笔和调色盒,这是大师对男人和女人特质差异的精彩表述。在现实职业生涯中.尽管女性独具的阴柔特性,使女性经理人在当今的企业管理中进退自如,但由于社会角色特性差异所演绎的职业命运差异更加耐人寻味,那个心照不宣的“玻璃天花板”理论折射出女性职业道路上的尴尬与困境,尤其在男性本位的商业世界中,女职业经理人要想破茧而出却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何晓春 《浙商》2007,(15):92-93
鲁柏祥:本期,我们继续来谈民营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与老板的关系。先说说经理人的感性与理性问题。通常情况下,职业经理人的功利色彩更浓,喜欢采用一切“科学化”的做法,偏向于“理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2002年3月,赵强离开格兰仕北上,出任婷美集团总裁。 人们再次把聚光灯打在这位年轻的职业经理人身上:两年前,是他急风暴雨式的强势营销下,小字辈“名人”一举击败风头强劲的“商务通”,坐拥全国40%的市场份额,他却闪身加盟格兰仕;而今在格兰仕总裁助理的位置上还没坐满一年,他为什么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去?难道职业经理人和老板的关系果真如业界所传“来来往往两三年”?赵强今日“漂”之婷美,明日又将“漂”到何方? 面对人们的疑惑,婷美集团董事长周枫第一个站出业说话了。他说:“赵强来婷美后不会再‘漂’了,因为他在婷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而是事业经理人。”周枫还用了个诙谐的比喻:“事业经理人与企业更像‘夫妻’,职业经理人与企业更像‘情人’。” 可周枫、赵强会是“模范夫妻”吗?事业经理人是职业经理人的“颠覆”,还是概念的炒作?赵强到底是怎样被“祭”上中国“事业经理”第一人的“宝座”的?2003年6月,面对本刊记者,赵强首次“坦白”了幕后详情。 以下是赵强的口述实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企业必将面临国外成熟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必将迎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规则、体制原因.造成目前我国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整体职业化水平不高,资本所有者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一种新型的、尚处在摸索之中的关系。培养塑造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建立资本所有者与职业经理人之间严密的有约束力的规则和稳定的文化、使职业经理人的“理性忠诚”与资本所有者的“合理授权”结合,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目前较为成功的企业大多是强人企业,由企业老板的个人能力和魅力造就了该企业的成功。“强人企业”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在“强人”企业家出色的创新和战略规划能力牵引下,企业能够快速启动,完成一次创业的积累。企业的命运与“强人”的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一旦个人的命运有风吹草动,企业就将经受严酷的打击,甚至走向毁灭的结局。“强人企业”的发展出路是,要从企业家牵引的外生模式转变为制度推动的内生模式。另外,曾经辉煌无比的家族制企业在 发展中已越来越逼近瓶颈,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面前,这些家族老板已经感到不同程度的无能为力,他们为寻觅继任而殚精竭虑……职业经理人由此应运而生。职业经理人就是在不受老板干预的情况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担负起管理经营企业的重任,将企业带向新高度的高级打工,他们必须是精通现代企业运行规律的高水平人才。  相似文献   

12.
何晓春 《浙商》2007,(14):88-89
鲁柏祥:在民营企业里,职业经理人与老板的关系就好像是“保姆”与主人的关系,处理起来很微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刘亚娟 《北方经贸》2014,(3):162-163
伴随着中国企业规范化、国际化的进程,企业对经理人职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对国际成熟的职业经理人来说,中国的职业经理人还处在发展和成长阶段。未来支撑中国经济活力和发展的将会是民营企业,而支撑民营企业活力和发展的将是中国职业经理人,所以,中国职业经理人要不断从企业战略、对企业命运负责、提升个人素养等方面不断强化自身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4.
《糖烟酒周刊》2005,(40):30-33
有个故事讲职业经理人和老板的区别。一天。职业经理人跟随老板赶路,路过景阳冈时,在当年武松喝酒的酒店里吃饭,店家同样告诉他们前面有老虎,建议他们停留几日,结伴而行以减少风险。但如果他们停留,将耽误时间,丧失市场机会,损失会很大。职业经理人对老板说:“我们还是听店小二的建议,可能会有人采,我们结伴而行,人多了老虎就害怕了,不会吃我们,您在房间休息,我去联系”。老板仔细想了一想,悄悄地对职业经理人说:“为什么要和别人结伴而行?你是职业经理人呀,有武功和本事,走在前面开路。要是老虎来了,你就把它打死,它就是我们的了。不能把老虎让给别人,冒点儿险也是值得的,到时候我是不会亏待你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商界领袖》2004,(3):123-123
唐骏:“我相信我会和盛大的整个管理层一起不断地推进陈天桥提出的‘网上迪斯尼’的概念,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来说,我希望把盛大公司做成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最知名的互动娱乐公司。”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应对家族企业“子承父业”的人事安排,“职业经理人”这一名词新鲜出炉,媒体爆炒,一时好评如潮,众口争“聘”职业经理人,似乎只有职业经理人才能继续家族企业昔日的光辉。然而方太、格兰仕等家族企业的太子军们气宇轩昂地披挂上阵,从父辈手中接过帅印,把企业打造得更加红火,以骄人的业绩在挑战职业经理人神话。  相似文献   

17.
在收放自如间成就事业和财富霍振祥与李嘉的相遇对彼此而言都是那样幸运,他们恐怕很难再找到像对方这样的好搭档:一个在收放自如间成就了事业与财富,一个则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职业经理人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8.
Values     
10年前,创始人将公司的控制权交给“职业经理人”是非常普遍的做法。比如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和费罗就交权给库格,拉里和谢尔盖邀请施密特为谷歌掌舵。  相似文献   

19.
郝志强 《商》2004,(8):70-70
对于老板和职业经理人,理论界偏向职业经理人的多些,对老板有很多批评,总是强调.引入职业经理人,而不是家族人来管理.要“信任职业经理人”,要给经理人“充分授权”。类似的言论很多,许多人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培训,但有什么用呢?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企业还是那企业,经理人还是那经理人。  相似文献   

20.
《新财富》2009,(5):116-117
唐骏作为7年来唯一登上“500富人榜”的职业经理人,是中国无可争议的“打工皇帝”。唐骏式商业模式的要点在于,通过“做人、做事、作秀”打造个人品牌,并将个人品牌与公司品牌有效结合,然后巧妙选择跳槽时点,将明星职业经理人的光环向下一个职业高峰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