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债转股是有效降低宏观杠杆率,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自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以来,我国市场化债转股持续推进,截至2019年6月30日,债转股签约金额约2.4万亿元,实际到位金额达到1万亿元。为解决债转股资金问题,2018年7月人民银行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资金7000亿元用于"债转股"项目。《关于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通知》(下称"165号文")明确要求"债转股"项目中应实现真正的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债转股的主要方向是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方式、提高供给质量,因而具有市场化、法制化的新特点。从实际推进情况看,本轮债转股在"募投管退"四方面存在障碍。对此,应从制度上、法律上约束和规范参与各方的行为,通过多种创新措施吸引社会资金,利用金融科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推进债转股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在我国尚处于初探阶段,面临诸多新挑战,缺少经验可循,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比较此轮债转股与20世纪90年代末债转股,本文研究发现,宏观经济由盛转衰、企业负债高企、金融脆弱性增加,是推动债转股的共同基本逻辑。但本次债转股的根本目的、实施原则、转股对象、实施主体、资金来源及转股定价等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导致银行开展债转股时面临项目筛选难、机构设立难、资金募集难、投后管理难、稳定收益难、股权退出难等新挑战。为推进银行更好地服务债转股,建议完善制度与政策保障,扫清银行推进债转股中的障碍;同时,各主体应加强协调配合,政府应发挥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银行要主动承担实施主体的责任,做好募、投、管、退各环节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快速上升,叠加疫情影响所致的GDP增速大幅下滑,宏观杠杆率上升较快.数据显示,2020年末,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上涨约23.6个百分点至270.1%,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上涨10.4个百分点,现已达162.3%,是继2009年后上涨最为迅速的一年.具体来看,国有企业较高的...  相似文献   

5.
为逐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高层对于市场化债转股的决策已经做出,但顶层设计还需要深入研究,在经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和技术准备之后市场化债转股才能全面推开。市场化债转股应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国家调节为补充,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分析1999年政策性债转股和2016年市场化债转股的共同特点和区别点,分析1999年政策性债转股存在的法律问题,并从法律层面对市场化债转股制度设计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企业高杠杆率是影响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一大隐患,基于此,多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债转股。在此背景下,文章对现有债转股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围绕债转股的界定、动因、模式、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实行市场化银行债转股是有效降低企业杠杆率、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和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实行市场化银行债转股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推进市场化银行债转股还需政策准备、多方推进、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8.
作为企业去杠杆、银行化解不良资产的重要手段,债转股得以积极推广,然而股权的退出是债转股成功实施的关键。本文从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的现实背景和实施要求出发,揭示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难点和问题,总结国外债转股股权退出的有效经验,结合本轮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的个案实践和路径设计,提出完善我国债转股股权退出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为贯彻落实国家供给侧改革决策部署,针对国内部分企业杠杆率持续升高、债务规模不断增长、债务风险严重加剧的情形,国务院于2016年10月出台《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在政策层面推进市场化债转股工作。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IC公司)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  相似文献   

10.
我国债转股的初衷在于解救陷入“危机”之中的银行与企业 ,从中达到“双赢”的理想境界。然而理性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债转股所带来的效应可能远非想象中的最优 ,债转股的风险与收益并存。可以说 ,我国债转股处于矛盾的处境之中 ,它一方面化解风险 ,另一方面又可能滋生新的风险。而风险的产生必有其根源 ,通过较详尽的理论分析 ,本文诠释了债转股风险的生成机理 ,否定“风险源于时机欠佳”的看法 ,指出在已有的现实条件下 ,为债转股本身设计的机制欠妥是风险产生的真正源头。并且据此提出最小化债转股风险的途径 :为债转股设计最优机制安排。  相似文献   

11.
债转股是去杠杆的有效工具。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自启动以来,已取得一系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现实障碍。由于退出机制不健全,项目落地进度不及预期。目前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模式更为多元化,对通过股权转让实现退出的需求开始增加,但实践中仍存在诸如退出方式的可操作性较低、股权转让周期长、债转优先股退出难度较大等问题。债转股股权退出难的主要原因,与股权回购退出的制度基础不完善、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监管约束较多、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发展尚不成熟、股权转让受让主体活跃度不足等有关。为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债转股股权交易场所设置,完善股权回购的配套措施,适度调整股权转让相关监管政策规定,优化债转优先股机制设计,完善债转股定价机制并规范转让行为。  相似文献   

12.
2016年试点以来,市场化债转股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但仍存在明股实债较为普遍、企业经营绩效改善有限、风险管理期限错配和收益错配等体制机制问题。未来,面临集中退出压力,市场化债转股要实现常态化和常规化发展,需要采取强化低成本长期资金支持,着力提升实施机构股权投资能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债转股是银行保全资产的一种重要方式 ,但在政策设计和化解宏观金融风险及化解银企债务等方面存在功能缺陷。债转股改革能否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营造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良好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15.
债转股虽然在我国已经实施过,但是基于过去债转股由政府主导,在实施过程中所体现的与国家体制、机制、观念、法律方面发生的冲突和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甚至出现偏差和失误。原有的法律、法规中与债转股有冲突的应该做出修改,没有法律依据的事项应当予以立法,保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本文从债转股实施与现行法律规范的冲突进行分析,以期为债转股的再次推行提供更健全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中国风险投资》2018,(1):13-13
2018年1月26日,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以及一行三会联合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实施中有关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发改财金[2018]152号,以下简称《通知》),吹响了2018年通过市场化债转股降杠杆工作的号角。  相似文献   

17.
18.
19.
市场化债转股是国家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为降低社会杠杆率、推动国企改革及促进直接融资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债转股的实质并非只是减轻企业债务负担、降低杠杆率,而是通过债转股实施机构的参与,提高负债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进而改善经营状况和财务治理。然而,在新一轮的债转股实践当中,存在债权人与股东的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债权债务约束关系软化导致债权受到损害,产权约束关系软化导致债转股实施机构无法享有真实充分的股东权益,不当政府干预导致非市场化交易行为。为充分发挥市场化债转股的政策目标,有效降低企业杠杆率、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出如下建议:第一,确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债转股的主要实施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化债转股的制度优势;第二,构建债转股中政府行为的法律激励机制,从正激励与负激励两个方面规范政府行为,减少不当政府干预对债转股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所谓"债转股",通俗讲就是债权转化为股权,即银企债权债务关系变为股权关系.转股企业往往是一些产品具有竞争力、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企业,但其资产负债率却很高.随着经济下行,这些企业出现严重的财务问题,因而无法按时清偿债务.作为一种独特的资产处理方式,债转股有其不得不说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