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成为2020年开局“黑天鹅”.疫情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的冲击致避险情绪升温,道琼斯工业指数在28个交易日内下跌38.4%,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股票指数、大宗商品、美债收益率均进入下行阶段.疫情在国内扩散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富有成效的应对措施.投资者认为,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属于短期冲击,对人民币资产长期估值影响有限.在疫情海外扩散时,还有投资者称A股是全球资金避风港.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内外市场联动性逐渐增强,海外市场危机时,人民币资产也很难独善其身.疫情对中国资本市场影响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属于美元流动性冲击,第二阶段属于经济基本面向资产价格的传导.  相似文献   

2.
新冠疫情的暴发对全球经济造成震荡,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使投资者情绪发生波动,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冲击,具体表现为融资约束加剧。为验证这一影响,本文将疫情的暴发时间作为虚拟变量,对我国上市公司在疫情暴发前后的融资约束进行研究,发现疫情暴发后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显著加深,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无论民营企业与否均如此。在引入投资者情绪中介变量后,发现疫情的冲击会使得投资者情绪持续低迷,进而导致企业融资约束的恶化。最后,本文提出了加强上市公司对于外部冲击的风险应对建设、加大政府对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以及倡导投资者对市场保持乐观态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为偶发性外生变量,对我国经济长期运行逻辑影响有限,但短期内对经济供需两端的冲击可能引发均衡产量、物价水平及劳动力市场波动,传统服务业、小微企业等主体生产经营将面临较多困难。要充分发挥金融在应对冲击方面的功能,加强金融政策调控,稳定市场信心,强化疫情防控金融支持,做好受困行业企业和"新经济"金融服务,审慎评估疫情发展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化解负面冲击,助推经济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我国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了巨大冲击,为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央行及时采取措施,通过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渠道向市场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本文从流动性循环的角度分析疫情冲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认为经济停滞产生的流动性短缺、信用违约上升传导至金融市场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流动性传导不畅将放大和加速风险传播。因此在后疫情时期,仍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管齐下,引导资金下沉,及时调节实体经济流动性,提高市场经济主体“自愈”能力,促进经济回暖,并完善金融应急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金融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冠疫情的暴发对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居民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本文以研究疫情对银行业经营状况的影响为例,分析了疫情前后吉林省银行业资产负债及经营成果的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银行业应对疫情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疫情将对全球三大区域供应链,即亚洲供应链、欧洲供应链、北美供应链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从行业角度来看,受冲击最大的当属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新冠肺炎疫情将会冲击全球供应链。由于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参与国,疫情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影响中国经济而冲击全球供应链。随着疫情在韩国、日本和意大利呈现出蔓延之势,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增加。全球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全球供应链的活力和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探讨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民间金融风险影响了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新冠疫情这一外生事件,分析和检验新冠疫情冲击对民间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冠疫情增加了民间金融体系的风险,通过绘制变量间的脉冲响应图发现,疫情冲击会使民间借贷风险在较长时间内呈上升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第一,新冠疫情对民间金融市场的冲击,在不同期限的借贷利率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对长期借贷市场风险影响更大。第二,分区间研究发现,短期借贷风险仅在疫情发生后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受到影响,长期借贷风险受到冲击的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
新冠疫情对各国经济及社会稳定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为应对疫情冲击,英国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聚焦中小企业、农业及政府资金的需求,加强对支柱产业和低碳产业的支持,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深入分析了英国4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疫情期间支持中小企业、疫情重创企业、绿色企业、农村客户等市场主体的具体做法,并提出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对疫情冲击,进一步加强实体经济支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尤其给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包容性增长带来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总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疫情冲击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发现疫情对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包容性增长产生的严重冲击主要包括经济遭受重创、贫困人口大幅反弹、收入不平等加剧和失业率上升等。基于此,提出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要通过强化疫情防控、多种政策工具协同发力和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等措施,减弱疫情的影响,促进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新春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启动一级响应,世卫组织也把本次疫情列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与2003年非典相比,此次疫情扩散面更大、病例数更多,各地采取的封城、延长假期、减少出行等措施比2003年更严。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外部环境以及经济结构不同,预计此次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要大于非典期间,势必会干扰2019年四季度以来的经济企稳态势,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表现为短期性、阶段性,很难对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产生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