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康德曾经乐观地设想: "人的天性将通过教育而越来越好地得到发展,而且人们可以使教育具有一种合乎人性的形式.这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未来的、更加幸福的人类的前景." 卡夫卡却比较审慎.他考察了教育的起点:家庭.他认为家庭本质上是个"生物结构",因而人可称之为"家庭动物".父母施教的过程,是-个自私的无意识过程,其指向,即父母"动物性"欲望的指向.  相似文献   

2.
文化视角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决定性意义,而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其教育更是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个老师,因此对子女的一生有着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摇篮,一个人的性格,价值观,人生观和生存能力的培养是和家庭  相似文献   

3.
王建华 《西部人》2003,(9):14-15
他和她是青梅竹马的恋人.   虽然他来自贫穷的农民家庭,她却是南方富庶之地的娇女,但这并不影响两人的感情.虽然她的父母对此百般阻挠.……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应该扮演三种角色:朋友,老师,父母.家长是孩子的教育者,也是第一受益者或受害者。合格的家长首先要身教重于言教,为孩子做好榜样,然后在家庭教育中,扮演好关心者、期望者、鼓励者、指导者、约束者、惩罚者的角色,这样才能算是一位合格的家长。  相似文献   

5.
从2014年秋季起,我校在全镇内首创了“父母学堂”,从管理、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旨在强调父母在孩子成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旨在针对广大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误区和困惑进行指导,改变父母落后的家庭教育思路,更好地提升父母教育子女的水平,努力让孩子所处的家庭成为真正的“成长沃土”。  相似文献   

6.
王素素  孙涛 《南方经济》2018,37(1):85-99
文章利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实证分析成年子女性别及教育对家庭养老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男性而言,无论是居住距离还是是否同住方面,女儿更疏离于原生家庭,但是受教育水平提高有助于拉近其与原生家庭的地理距离;教育水平的增加显著降低了男性看望父母、与父母联系的频率,而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相对于其兄弟会更多地看望父母、与父母联系;个体与父母经济距离方面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文章认为提高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不仅有助于女性自身福利的提升,也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福利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家庭背景是通过三种途径影响个人收入水平的,一是上代人的竞争结果影响下代人的可观测能力,例如影响下代人的受教育水平,父母的收入水平较高,就有能力支付教育费用,不至于因为交不起学费或因为需要子女尽早挣钱补贴家用而辍学;  相似文献   

8.
朱红根  宋成校 《改革》2021,(11):141-155
职业代际流动性是判断社会流动水平的标准之一,也是衡量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重要依据.基于家庭农场微观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家庭劳动力职业代际流动性及其驱动因素.结果 表明:农村家庭劳动力职业代际流动水平较低;父母职业层次与子女职业代际流动显著正相关,但这种流动体现为职业向下流动;农村家庭劳动力在职业流动方面存在集聚现象,父母从事个体劳动、商业经营以及村镇管理,其子女的职业也普遍是这三种,而父母为农业劳动者或非农行业工人,其子女的职业普遍也为这两种.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子女职业向上流动正相关,与职业向下流动负相关.此外,子女使用互联网、拥有非农工作经历以及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可显著促进其职业向上流动,但已婚会显著阻碍其职业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就是父母、长辈所实施的综合性教育。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教育工程中,家庭教育充当了其他任何教育方式的基础作用。近年来家庭教育更是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0.
在家庭背景中,家庭的文化背景是较直观和重要的原因之一。父母的文化背景影响着家庭文化资本、经济收入和社会关系,这些方面又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共同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产生着影响。本文探讨了家庭文化背景对子女高接受等教育机会的影响,以便引起更多的人来关注因家庭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提出应对策略,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1.
张实龙,1964年6月生,安徽安庆人,现为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实龙的父母都是标准的中国旧式农民,勤劳、善良、质朴、谨慎。并不宽裕的家庭经济,使得张实龙从小就要帮父母做家务、干农活。他喜欢看书,放牛或者赶鸭子的时候,手上总是拿着一本书。1979年,张实龙考取了当地的中等师范学校。1982年毕业后,他在家乡一所小  相似文献   

12.
正苦难是一种财富!没有经历苦难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正如北京启福如海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曹英奎所经历的,出身农村家庭,姐妹兄弟众多,父母的辛苦和劳累始终萦绕在心头,但他更多的是看到了父母的坚强和医者父母心的情怀。于是,他把苦难演绎成了不一样的灿烂。回忆当初,曹英奎在很小的时候,就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在父母身边帮忙学习,得到了母亲的真传。然而,虽然中医治病效  相似文献   

13.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是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老师倾心打造的一本力作,结合他近几年从事家庭教育研究的思考,围绕着当今父母与孩子教育的几个大问题,从孩子的未来讲到父母的责任,从与孩子生活在一起,讲到重建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文化氛围,从健康的培养方式讲到如何成全孩子,并以简洁的八条戒律的方式明确写出具体的操作条款。该书是为所有父母特别是孩子只有一两岁的年轻父母们奉献的一本优秀的家庭教育指导书籍。父母改变,孩子就改变。  相似文献   

14.
齐星  张卫平 《黑河学刊》2019,(1):167-168
家庭环境,是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气氛、家庭传统、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与方式等家庭综合因素的总和。"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家庭环境作为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对个人思想政治水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不可小觑。本文在对家庭环境特征及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措施,以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而学生的健康成长更离不开教育。父母、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应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尤其是对于学困生,他们想学好,但由于种种原因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需要承受更多的学习及心理压力,本文就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作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爱心教育的意义 当药家鑫无情地用刀捅死被他撞到但还可以生还的、家庭困难且有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时,相信所有的人都震惊了.人们指责他:没有人性!没有怜悯之心!没有爱心!在人们愤怒之余是不是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他如此残忍!可以这样回答:是爱心的缺失使他这样没有人性,是爱心教育的缺失使他如此残忍.作为一名普通的少年儿童的教育者面对祖国的未来,相信每个人都不禁会深深自省,我们对少年儿童的爱心教育是否成功?少年儿童中会不会出现第二个药家鑫?  相似文献   

17.
"无为"教育以教育意识为核心,教育过程表现为四种模式:一、教育者有明显的教育意识,被教育者有明显的被教育意识在学校和家庭中,这种模式最普遍。一所市重点学校组织学生到自然博物馆参观"人之由来"的展览,学生  相似文献   

18.
儿子犯了罪,回到家里告诉父母,做父母的怎么办?父母既不能帮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也不能帮其逃跑或者作假证明包庇,否则,按照我国刑法第310条的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跑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构成窝藏、包庇罪。父亲犯了罪,儿子知道案情,怎么办?他必须向司法机关如实作证,因为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的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可是,法律的这种规定却与人性相违,人性的本能要求人们以家庭和亲情为重,信赖家庭,依赖亲情。眼看着自己的亲人面临牢狱之灾却不得不"见死  相似文献   

19.
孩子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课堂是家庭。如何在孩子的第一个课堂进行适当、有效的教育是每一个父母尤为重视的问题。在当代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不同家庭的经济和文化水平呈多元化。在未成年人的教育遭受巨大挑战的同时,家庭道德教育建设也受到了直接影响。家庭道德文明建设需要建立以人为本、尊重孩子的良好家庭氛围,并从法律完善等多维角度共同促进未成年人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感恩缺失表现在:一是不爱惜生命,二是迷失自我,三是淡漠恩人。青少年感恩缺失的原因:一是家庭教育存在误区,二是学校教育存在片面倾向和教师人格偏差,三是社会教育存在偏差。家庭感恩教育的策略:一是教会孩子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二是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三是感谢祖国的培育之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