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产品伤害危机从发生频率、发生次数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危机发生后,引发了消费者的心理恐慌,再通过口碑传播及大众媒体的扩散之后,给企业声誉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在两类产品伤害危机扩散的路径中,媒体扩散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弄清产品伤害危机中影响其在媒体扩散的因素与扩散趋势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采取恰当应对措施至关重要。本文首先界定了产品伤害危机扩散的内涵,同时介绍了已有研究成果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扩散阶段划分情况,通过非正式访谈,在归纳、分析影响产品伤害危机的媒体扩散因素及明确产品伤害危机在媒体扩散趋势衡量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研究初步探讨了影响产品伤害危机中扩散因素与媒体扩散趋势之间的关系,并依据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危机处理六大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良 《上海经济》2006,(10):61-62
随着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和多变、科技日益发展、通讯技术渐趋成熟、消费者需要的多样化以及大众传播媒体的推波助澜,危机事件的发生越来越多见并且其影响层面不断扩大。这客观上导致了危机发生后的应对工作更加困难,伤害性也必然更大。实践表明,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不少企业缺乏必要的应对方法和战略准备,即便是可口可乐、雀巢、摩托罗拉、麦当劳、杜邦、宝马之类的著名跨国巨头近期在危机面前也纷纷败下阵来,使其品牌声誉遭受巨大损失。但事实上,若我们手握法宝,处理危机也就有游刃有余了。  相似文献   

3.
王薇  陈宵 《中国高新区》2008,(11):94-95
危机管理与危机公关的理念有着本质的差距。危机管理是立足于消费者、公众角度对事件本身进行有效管理,使企业在危机事件中损失降到最低。进行危机管理的主体是企业,但“公共关系危机”,顾名思义,面对的当然是大众,然而“危机公关”思路领衔后,企业出发点将精力用在摆平媒体、摆平事件当事人、甚至摆平政府上,这种传统的兵未将挡、水来土掩的思维将企业自身置于大众的对立面上,除了加剧企业与受伤害的民众间的矛盾外对事件的解决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尤其是消费者,  相似文献   

4.
徐眺 《魅力中国》2012,(35):30-30
在危机公关中.企业与媒体存在着相互协作的关系。媒体既是企业的公众,又是联系企业与公众之间的桥粱,媒体在企业危机公关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谓“成也媒体,败也媒体”。本文以酒鬼酒“塑化剂”事件为例,引出媒体在企业危机中扮演着重要作用,阐述了媒体的危机公关职能,探讨了企业在危机中如何与媒体沟通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岩 《中国经贸》2012,(10):6-7
讨论了欧债危机的发生及其原因后,分析了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总体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欧债危机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最后总结了我国面对欧债危机时政策和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任何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难免会面临各种危机,并且无论哪种危机发生,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因此,对企业来说,危机管理已迫在眉睫。面对危机,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而不同的处理方式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截然不同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邓洁华 《特区经济》2014,(3):104-106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在移动互联网浪潮来临之即,小型零售实体企业在面对消费者消费习惯和行为发生重大改变时候,如何在危机之中找到企业出路,最终提出企业应对危机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喻媛 《中国经贸》2013,(24):19-20
以网络媒体、数字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使得受众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所采取的危机公关方式以及所产生的效果也与以往有着很大的差别。本文从新媒体环境下国有企业危机公关面临的挑战出发,提出危机公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产品质量标准的提高,加之同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的产品危机频频爆发,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引发媒体危机、客户危机、信誉危机等诸多连锁性危机,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如果企业能正确处理产品危机,则能够抓住“机遇”,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多元化社会,任何企业都处在风云变幻莫测的环境中,无法避免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机.面对危机,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公共危机发生时,政府和权威媒体及时公布真实有效的信息不仅有助于安稳公众,也有利于和公众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危机。而现实中,由于公众和政府的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公众面对谣言缺乏理性、政府对公众缺乏信任、网络和媒体虚假信息盛行等原因,谣言得以借助各种非正式渠道肆意传播,使公共危机破坏性不断升级的同时,也使官民矛盾加剧,社会治理难度加大。因此,有必要研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公共危机中的谣言,减轻其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品牌危机事件发生时,企业面临巨大的媒体与公众的舆论压力,稍有不慎将会使品牌资产受到巨大伤害,甚至使品牌面临退出市场。因此,采取正视品牌危机事件的态度,果断采取相应应急处理措施,是企业唯一正确的选择。同时,企业应注意捕捉和利用品牌危机事件中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恢复和提升品牌资产的机会。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品牌危机处理的品牌利益关系人理论,探讨品牌危机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陈瑞婷 《魅力中国》2014,(10):51-51
企业人力资源危机是由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出现失控现象导致出现的危机。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企业人力资源危机出现的原因和表现,从而得出企业感知与防范人力资源危机的方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够完善企业制度、留住人才,进而做到提前感知与防范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发生,促进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后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浙江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等有关法规政策,将新增就业人数和控制失业率作为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引导企业承诺"不减员不减薪";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波,经济形势有了许多让企业感叹的新变局,人们难免在苦思如何摆脱困境、再创辉煌。其实,即使没有这场风暴(当然,从长远看,经济风暴迟早会发生),中国的企业也将面临新世纪、新经济,面临中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面临新的变数巨大的“不确定世界”(美国专家提出的新概念),也有许多值得认真探究思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波,经济形势有了许多让企业感叹的新变局,人们难免在苦思如何摆脱困境、再创辉煌.其实,即使没有这场风暴(当然,从长远看,经济风暴迟早会发生),中国的企业也将面临新世纪、新经济,面临中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面临新的变数巨大的"不确定世界"(美国专家提出的新概念),也有许多值得认真探究思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日前,江西建工第四建筑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带头学习并坚持下基层调查研究,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经济运行情况,认真查找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他们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及时梳理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认真剖析企业目前发展的瓶颈、难题。近日。他们就企业各基层单位一季度生产、经营、安全、管理,尤其是费用、  相似文献   

18.
防范与重构:从SARS事件看转型期中国的危机管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 0 0 1年美国“9·1 1”事件后 ,危机事件处理已经成为任何国家 (地区 )政府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近期发生的SARS事件 ,不仅是一次恶性疫病的传播 ,更已发展成为开放条件下信息多元化背景下的全球性公共危机 ,这不仅对我国的政府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提出重大挑战 ,关系到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而且也构成了对全球协同应对危机能力的严峻考验。本文通过对SARS事件的危机特性分析 ,并在更广层面上展开中国转型期面对的可能危机 ,揭示出危机事件的常态性和不可回避性以及进行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紧迫性 ;在积极防范多元化危机的同时 ,必须对我国旧有的危机管理体系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传播网络的日益健全和企业经营领域,市场的扩大化,任何企业无法避免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因而正确地认识危机,进行危机公关是企业面对危机的必然反应。要想使危机公关发挥其最大效应,势必要加强危机公关的协调指挥工作,其中发挥作用最大的是危机公关的核心领导机构-危机管理小组,其决策水平和预见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危机处理进程和结果,事实上这也是危机能否得以圆满解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危机是无法彻底避免的,但企业可以预见危机,并且在危机发生后,有效管理、控制危机,最终让危机消弭于无形。如今,明智、负责的企业都建立了危机应对制度,以帮助自己未雨绸缪,并且在出现危机局势后更加有效地做出反应,这样的制度包含以下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