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毅夫 《商界名家》2005,(12):12-12
会不会真的出现通货紧缩?从严格的定义来看,今年9月份,我们已经是通货紧缩了,比我预期的还早。  相似文献   

2.
3.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物价持续下降、社会需求不足、经济增速下滑、失业率上升。近年又出现了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好转后又趋恶化的情况。消费者预期因素、不良债权问题以及外部性影响,是我国通货紧缩的重要成因。在治理上,我国政府采取了相对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并进行了相应的体制改革,对走出通缩的困境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市场周刊》2005,(47):1-1
今年9月份以来,各类物价增长回落幅度加大,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在10月份同比下降0.2%,是三年来首次由正转负,这是可能出现通货紧缩的最早信号,另外,从货币供应量来看,M1和贷款增速较低,难以支撑物价回升。同时,存贷差的扩大也表明金融运行中存在内在的收缩趋势,从这些情况看,明年很可能出现轻度的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5.
<正>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长期利率目前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准。日本长期利率已经降至0.5%,为历史最低。美国和德国也分别降至45年和29年来最低。日本长期利率指标之一的新发行10年期国债利率5月23日降至0.555%,仅相当于1年前三分之一水平。20年期国债利率5月中旬为0.860%,30年期国债为0.980%,长期国债利率水平全部降至1%以下。除日本外,欧美国家长期利率水平也同步下降。美国5月23日10年期国债利率降至3.28%,是1958年以来最低。德国10年期国债利率也降至3.6%低位,是1974年以来最低。  相似文献   

6.
防范通货紧缩及通缩预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出现通胀的概率很低,主要风险是通缩和下行压力,宏观调控要明确基本取向,把稳增长与防通缩结合起来,把需求侧综合性调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需求侧调控的政策重点是,合理确定经济增长和价格上涨目标,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实施适度宽松和定向调控的货币政策,定位好防通缩的政策目标和运用好多种政策工具;实施更加积极和结构性的财政政策,适当加大政策力度和发挥更好政策效果.以此为基础,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重点推进国有企业、用地供给、金融、财税、价格等关键环节改革.  相似文献   

7.
8.
争议通缩     
《商务周刊》2009,(7):17-17
2月份CPI和PPI的双降冲击,让通缩的争议从中国宏观调控部门和经济研究圈内浮现到社会公共层面。时隔十余年,“通货紧缩”一词再度在中国流行。  相似文献   

9.
通缩来兮     
陶冬 《新财富》2012,(7):37-37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中期的弱增长周期,其特点是广义的通货紧缩,并以企业盈利骤减、经营状况迅速恶化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2月份我国CPI下降0.3%。大多数人对物价快速下滑充满了担忧,是否会发生通货紧缩成为议论的焦点。而近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的物价调控目标为4%左右。在物价走低的形势下,政府提出适度上涨的物价目标不仅有利于防止经济下滑损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同时从中国现状看,2009年物价扭转下滑局面,实现适度上涨是有可能的,通货紧缩的压力将小于预期,此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经济会不会重新陷入通货紧缩的局面,又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13.
通缩魅影     
廖宗魁 《中国海关》2012,(8):73+19-73
在通缩还没有从生产领域传导到整个经济时,必须果断地放松货币政策,真正把实际利率降下来。  相似文献   

14.
管清友 《商界》2010,(7):21-21
通胀威肋、事小,通缩威肋、韶大。此判断乃是“大是大非”的判断,如果处理不好或判断失误,则经济有陷入万劫不复境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高善文  莫倩 《新财富》2005,(7):16-20
文法定利率的上升目前虽然只有27个基点,然而如果考虑到商业银行为提高资本充足率而带来的信贷挤压的影响,实体经济贷款利率和加息前的法定水平相比.已经上升了167个基点,并处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由于信贷挤压替代了法定利率上升.起到了紧缩经济的作用.目前的加息周期(以法定利率上升来代表)可能已经接近尾声。在经济周期即将转入下降过程的同时.信贷挤压的持续发展可能使得经济在2007年以后进入持续时间比较长的通货紧缩过程。  相似文献   

16.
17.
《四川物价》2006,(9):24-24
阅读:据《北京晨报》报道: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不久前指出,中国目前处于“双通货”时代,即通胀与通缩并存,而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有两重——上游产品通胀,下游则以通缩为主。所谓“中国输出通胀论”称,中国制造业面临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导致其出口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产品涨价,  相似文献   

18.
导致1998-2002年期间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刚性,假如当时增强人民币汇率灵活性,间歇性通缩完全可以避免。在经过一年多宏观调控后,中国经济会否再次走入通缩正争论不断,而我们发现,与1998-2002年间PPI(生产价格指数)和GDP平减指数都出现负增长不同,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