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领域。本文选取四川面向国际旅游者的官方网站——http://global.tsichuan.com/en/、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指南网站——https://www.lonelyplanet.com/china/sichuan作为研究样本,选取两个网站中所有与四川相关的网络文本,运用ROST软件对两个网站的网络文本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四川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在互联网传播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多语言网络广告旅游目的地通过网络形象广告树立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以澳大利亚旅游网站(www.australia.com)提供的网络视频广告为例,广告主要目的地是宣传澳大利亚旅游形象及丰富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通过旅游网站进行信息搜寻进一步做出旅游决策.文章从广告心理学角度出发,应用效果层次模式(HOE模型),借助AMOS 21.0软件和SPSS 19.0软件,将网站创意元素作为外在刺激因素,探讨其如何通过旅游者的认知、情感阶段,进而影响其旅游意向.研究表明,网站创意对网站察觉有显著影响,旅游网站的创意越强,旅游者最终做出旅游决策的可能性越大.但网站创意不会直接形成目的地察觉,必须经网站察觉才能形成对目的地的察觉.网站创意可以通过两条路径说服旅游者:一条是旅游者受到网站创意元素的刺激,形成积极的网站态度,最终选择该旅游网站推荐的旅游目的地;另一条是旅游者通过网站获取目的地信息,形成目的地察觉后,随着对目的地了解不断加深,形成积极的目的地态度,最终形成去往该目的地的旅游意向.  相似文献   

4.
旅游目的地成功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旅游目的地营销在旅游营销管理上逐渐被重视,并成为旅游地提升竞争力的利器,也因此成为旅游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旅游目的地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单一的营销策略已很难奏效,必须借助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目的地主题活动、节庆活动、形象推广活动和网络营销,传达一致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实施全方位推销旅游目的地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旅游目的地营销应注重发挥好三个"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目的地营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以旅游目的地区域为营销主体,代表区域内各种相关机构、所有旅游企业和全体从业人员,以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加入到旅游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并以不同方式和手段传播旅游信息,制造兴奋点,展示新形象,增强吸引力,引发消费者注意力和兴奋点的全过程.旅游目的地营销是否成功,最终取决于潜在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印象是否深刻.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好三个"效应",是旅游目的地营销获得成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因特网在中国的快速普及给目的地营销组织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目的地官方网站是一个重要的品牌化途径,而从品牌化角度研究我国旅游官方网站的信息内容,即如何使用品牌这一工具建立独特清晰的目的地形象,当前尚属于未探求的领域。该研究运用规范的内容分析方法评估我国5A级旅游网站品牌化现状,把我国5A级旅游网站划归为高品牌化、中品牌化和低品牌化三种类别,发现了目的地官方网站的品牌化有助于建立积极正向的目的地形象,并由此提出了重要的管理启示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与推广模式   总被引:52,自引:7,他引:52  
黄震方  李想 《旅游学刊》2002,17(3):65-70
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及其认知的多层面性,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过程,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模式。作者从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组织、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旅游目的地形象载体与形象推广整合等方面,重点阐述了旅游目的地推广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苏州古城围绕本土生活方式打造目的地品牌,为苏州传统的“天堂苏州,东方水城”旅游目的地品牌赋予了新内涵,一种围绕“苏式生活”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被逐步建构起来.在致力打造生活方式型旅游目的地品牌的过程中,目的地形象对其品牌个性究竟有何影响?如何依托目的地形象发展目的地品牌个性?针对这两个问题,论文简要回顾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品牌个性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采用深度访谈、扎根理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混合方法”,一方面,依托质性材料,采用扎根理论分析生活方式型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其品牌个性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根据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生活方式型旅游目的地形象对其品牌个性的建构效应.研究表明:游客对苏州古城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主要包含游憩功能、空间格局、文化氛围、文化创意、文化功能5个方面,而游客对其生活方式型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认知则主要体现在生活氛围、生活状态、生活品质3个维度.在依托“苏式生活”推动旅游目的地品牌化进程中,苏州古城旅游目的地形象5大因素对其目的地品牌个性均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依托苏州古城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建设,培育和发展生活方式型目的地品牌个性的导向和对策,为同类型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培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9.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与其说是一系列旅游产品的组合.不如说是一个过程、一组实践.以此为基点,文章从符号表征的视角重新审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及其建构过程,解释其中所发生的意义生产、嬗变和争斗的过程,发现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具有社会、文化、心理3个层面的概念,并具有以下特征:群体共享性和差异性;社会根源性和规范说明性;相对稳定性和长期动态性.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构过程本质上是符号表征功能的运作,而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的意义就在于规范和组织旅游目的地社群和旅游者群体内的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0.
周永博 《旅游学刊》2020,35(2):65-79
"讲好故事"已成为塑造和传播国家和地方形象的重要手段。以"讲故事"为手段打造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国际通行的旅游目的地营销方式。现有旅游目的地叙事研究开展还很不充分,关注的叙事偏重于正面叙事材料,对负面叙事的关注还很不够。文章着眼于黑色叙事对旅游目的地引致形象的影响机制,以德国首都柏林作为研究案例,以著名历史游记《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Berlin:Imagine a City)中关于柏林的系列黑色叙事和柏林旅游局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片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招募志愿者参与包括4个阶段的混合研究设计,验证黑色叙事对柏林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情感及意动)的复杂影响。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首先,验证了黑色叙事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显著影响,实证该影响主要透过"叙事主角-游客-自我形象一致性"这一主线发挥作用,明确了黑色叙事主角形象对黑色叙事引致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机理,丰富了叙事传输理论相关结论。其次,验证了黑色叙事引致情感形象在黑色叙事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过程中的影响效应,发现黑色叙事引致情感形象(而非认知形象)是黑色叙事最终能够影响游客动机的关键。最后,在黑色叙事这一特定研究情境中,验证了目的地认知形象对"情感形象影响意动形象"具有"增强调节效应",丰富了现有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情感-意动"三联结构理论。文章在此基础上提供了相应的管理和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地投射形象与旅游者感知形象分别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阐释了目的地形象。本文通过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官网传递的投射形象和旅游评论网站上的呈现的感知形象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投射形象与感知形象在形象主题方面存在差异,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认可度表现一致,对民俗文化却存在较大差异;(2)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在情感倾向上较为一致,都以传达积极情绪为主。…  相似文献   

12.
国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国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进行综述.近10年来国外研究主要涉及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旅游目的地促销、信息技术与目的地营销4大方面.文章在简要评述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研究情况,认为强化实证研究及定量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及定位研究、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信息技术的促进作用和旅游目的地营销绩效评价应是我国近期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Xiang 《旅游学刊》2013,28(2):20-22
目的地形象在过去近40年中一直是旅游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①②③.早期的目的地形象研究偏重于形象的概念界定、测量方法④和形成过程⑤⑥⑦.近年来,目的地形象研究在理论构建和研究方法等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将着重介绍几个笔者参与或关注的最新研究视角⑧,包括目的地形象演进过程、基于形象的目的地定位、形象分布形态和目的地形象与信息搜寻等,并对未来目的地形象研究走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旅游形象大使已成为注意力经济时代旅游目的地重要的营销手段.利用旅游目的地形象大使选择应遵循的策略分析了"好客山东"选择韩国当红艺人RAIN做形象代言人而引发争议的原因,并建议旅游目的地在选择形象大使时不仅应考虑形象大使的知名度,更应考虑其美誉度以及形象大使的个性特征、个人形象与本目的地欲展示给旅游者的形象间的契合程度.  相似文献   

15.
邓锦辉  汪清蓉  孙丽 《当代旅游》2022,(6):23-25+114
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文化意象对康养旅游品牌建设和开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携程、马蜂窝、同程旅行、大众点评等网站的评论和游记为资料,运用内容分析、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武当山太极湖景区的感知形象和文化意象进行对比,并提出挖掘文化意象、开发康养旅游产品、打造康养旅游品牌等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基于国外文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方法及实施途径是现今旅游研究中的重要方面,不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本文综合国外各阶段的有关旅游目的地研究成果,在分析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的基础上,对目的地形象测量所采用的质化、量化及综合测量方法做了较全面的梳理与归纳。  相似文献   

17.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鹏熠 《旅游学刊》2012,27(2):72-79
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由旅游企业经营所引发的社会责任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学界关于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文章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6个方面,将目的地形象划分为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两个方面,并构建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的影响模型.实证研究表明,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在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形成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经济责任、环境责任、游客责任、员工责任和法律责任对认知形象有正向影响,游客责任、员工责任和慈善责任对情感形象有正向影响;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不仅对游客忠诚产生直接影响,而且通过游客满意对游客忠诚产生间接作用.相比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对游客满意和忠诚的影响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8.
潜在游客对目的地旅游形象的感知是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的开始,而旅游形象的感知又来源于对该旅游地的认识,也就是通过各种信息"熟悉"该旅游目的地.本文根据前人研究结果提出了以熟悉度作为前因变量,认知形象与情感形象为中介变量的旅游形象感知行为模型,并以重庆市民对上海旅游形象感知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本文的旅游形象感知行为模型中,对于旅游意向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熟悉度,它通过4条路径对旅游意向产生间接和直接影响,其总影响效果达到了0.591;其次为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它们对旅游意向的总影响效果分别为0.546和0.378.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文化与前互联网时代的粉丝文化具有一致特征,催生并培育着参与式文化这一新型媒介文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往往共同影响着目的地形象构建这一持续积累的动态过程,而关于影视对目的地形象塑造作用的认识却未考虑到新媒体融合传播。因此,文章以近年来影视旅游繁荣发展的重庆为案例地,利用用户生成内容从参与式文化视角探讨影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建。研究表明,旅游者偏好以建筑、道路、交通表征重庆的认知形象,尤其注重自我融入,以“在场”形式表达自我感知。此外,以“模仿—创作—分享”的行为框架分析集体与个人的目的地形象构建,进而提出旅游者在多媒介作用下内循环的目的地形象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20.
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与旅游者期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构建了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关系的概念模型,以大陆居民赴香港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与旅游者期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显著影响情感形象;(2)旅游动机直接正向影响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并通过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对旅游者期望产生间接影响;(3)目的地的认知形象直接正向影响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并通过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对旅游者期望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