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制度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法制任务。我国许多法律部门都应该立足自己的价值取向发挥作用,而经济法是对此最能发挥作用的法规。目前,由于经济立法的滞后以及内容上的欠缺,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法在保护弱势群体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以期完善。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会弱势群体是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利益相对受损的、被边缘化的群体。因为他们在经济上的贫困,知识、技能上的匮乏,使得话语权、知情权、生存权、选择权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甚至是侵害。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合理、有效、制度化的途径维护城市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其中,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对于保证各利益群体尤其是城市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于我国的弱势群体问题,必须放在制度变迁的框架内、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下岗失业人员是制度变迁以来才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城市农民工、农村的农民本来就是弱势群体,制度变迁以来,尽管仍然是弱势群体,但其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较大提高。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出现是制度变迁的成本之一。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对进一步制度变迁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4.
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转型中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弱势群体的大量存在的确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并且是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弱势群体的广泛存在却是成为经济列车前进的负载和阻力,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大的方面使社会主叉建设的目标归于空谈。小的方面社会现有秩序的延续也会受到重大挑战。我们都应当有这样一个共同信念:为弱势阶层说话,就是为社会进步说话,就是为社会稳定说话。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弱势群体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由社会弱势群体引发的社会风险正在日益增加,诸多社会矛盾、社会冲突以及各种突发事件不断出现,引起了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城镇弱势群体,首先就我国城镇弱势群体现状展开分析,点出了我国现行的城镇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不足,最后深入探讨了我国加强城镇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工作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从对待弱势群体角度揭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如何对待弱势群体”为切入点,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的分析评价,揭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和存在问题。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具有敏锐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在主体性和兼容性的价值观指导下,能够做出正确的责任判断并付诸实践。但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责任感层次相对较低;责任判断易盲目从众;缺乏责任担当的勇气,责任判断与责任行为相脱节。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会弱势群体一般是指在城市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城市社会群体。“弱势群体是世界各国都客观存在的一个社会群体,任何社会制度都不可避免.即使是号称富甲天下的美国,仍然存在大量的穷人、贫病老人、单亲母亲、残障者、失业者、流浪者.无家可归者。”本文的着重点在于研究因中国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城市变迂过程中的政治、经济等政策性因素所形成的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8.
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社会救助最早建立.但是,现代的社会救助与早期的社会救助有本质上的区别.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是建立在一定的法规之上,具有社会性、制度性和强制性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转型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 ,我国正处在一个复杂的、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 ,这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 ,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 ,由人治型社会向法制型社会的转变时期。从深层意义上讲 ,这是—个社会变迁中的利益再分配与利益重组的过程。在新旧体制的交锋和摩擦中 ,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个社会弱势群体 ,其规模不断扩大 ,影响力也越来越强。解决弱势群体困难 ,促进弱势群体就业、生活 ,已成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和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背景下,城市弱势群体问题备受关注,我国目前主要通过城乡低保、社会救助和社会慈善等多种方式对城市弱势群体予以帮助,但仅仅靠救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本文主要论述如何把城市弱势群体看做一种人力资本而不仅仅是救助对象,对城市弱势群体进行人力资源开发,通过教育培训、职业规划、岗位开发等举措,发挥城市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本优势,提升弱势群体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在根本上减少城市弱势群体数量和缓解城市弱势群体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变迁,原有体制和利益格局被打破,一大批人因难以适应城市变迁逐渐演变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主要由在体制转型中无法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工人、在城市利益博弈中处于劣势的原住民,以及大量进城农民工所形成.其特点是“在城市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1)作为城市改革的成本和代价,城市中弱势群体的利益理应得到必要的补偿.同时,在城市管理的公众参与中,也应全面听取和考虑他们的意见与需要,真正落实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改革的成果,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弱势群体对城市公共管理的参与程度较低,甚至到了参与冷漠(2)的程度,越来越成为影响城市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这一问题,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社会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导致其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  相似文献   

13.
对弱势群体进行帮助有助于社会稳定、健康、和谐的发展。城市管理中,弱势群体与社会的和谐、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都存在很大的关联;要从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两个维度,来认识和促进对弱势群体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社会企业是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出现的一种将商业运作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的创新型社会组织,并且它重视社会价值多于追求企业盈利。不仅有别于只追求经济企业组织,而且有别于通常意义上只追求社会效益的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可以通过一些非正规的就业途径如提供培训、因人设岗、扶持创业等来帮助社区弱势群体就业。但社会企业在介入社区弱势群体就业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困境,如缺乏法律支持、资金来源有限、社会企业家的缺失以及缺乏良好的国内环境等。鉴于此,我国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拓宽社会企业资金来源和市场空间、注重对社会企业家的培养、建立有利于社会企业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弱势群体经济学的新概念,论述了弱势群体经济学的内涵、特征与源起、弱势群体经济学的大纲及原理,最后,探讨了关于弱势群体的若干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6.
目前,学术界对于什么是弱势群体,研究者视角不同界定不同,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本文从社会资源理论的视角,认为弱势群体是指那些拥有比较少的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从而不仅现在处于社会结构的底端,而且缺乏经济、政治、社会机会,其未来发展也相当困难的人群。这样界定,可以较好地避免其他界定存在的局限与不足,凸显出这个概念的深刻内涵,纠正其外延模糊不清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人文素养是职业成功的重要保障和关键力量。对社会弱势群体而言,除了开展职业培训,人文素养的提升对其职业生涯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社会弱势群体人文素养整体水平偏低,对人文素养有迫切的提升诉求。利用目前海量的线上教育资源,构建既有较强针对性、又便于学习的社会弱势群体人文素养课程体系,组建在线学习课程包,开发“易助学”手机APP帮助其自主学习,并通过评估和诊断,以闭环反馈的形式不断提升社会弱势群体人文素养,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就业适应性、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沈立人 《新智慧》2005,(10):4-5
我们这样一个处于发展中阶段的大国,整体来说,还是比较贫困的。我们的社会结构,出现了多种阶层,对社会资源的占有,有多有少,甚至没有;表现在收入分配上,也是有多有少,并且差距在不断扩大。在一头出现富人的同时,另一头出现穷人即弱者,弱者成群,形成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9.
关注弱势群体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健全顺畅的利益表达机制、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等措施,有效解决弱势群体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民工弱势群体城市适应问题的人力资本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素质是影响农民工弱势群体城市适应问题的关键因素。文章论述了农民工弱群体人力资本素质现状、问题以及投资的阻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