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时度假在我国推广过程中一度"水土不服",突出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通过对国内外分时度假发展现状梳理与经验借鉴,把握我国本土消费者的需求特点,提出了我国分时度假发展新业态:分时共享产权度假及其产权交易证券化。  相似文献   

2.
试析我国旅游创新中的分时度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章首先论述了分时度假的涵义、功能及我国分时度假的发展现状,进而针对分时度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发展分时度假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需求与供给双方都可以看到我国开发分时度假产品的条件已经成熟,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发展分时度假业并有针对性地开发,而且应进行品牌化和集团化经营,当然,在发展分时度假业中还应考虑一些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如避免误区、法规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卢宏 《现代经济》2007,6(10):12-14
分时度假是一种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而在我国才刚刚兴起的度假旅游方式。对分时度假的发展、概念、特点、效益、发展条件、消费者市场以及与相关产业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国外的分时度假模式凭借其高性价比和有效盘活资源等优势深受追捧.中国高尔夫旅游产业的发展正处在瓶颈阶段,引入分时度假模式有助于改善高尔夫旅游产业的现状.本文基于本土化的高尔夫球场发展特征,以观澜湖集团为案例分析对象,对国际流行的分时度假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探索中国高尔夫旅游分时度假模式的创新策略.提出运用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解决分时度假点数制交换的信用问题,以实现中国高尔夫旅游产业分时度假模式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国内分时度假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时度假是近几年来旅游学界研究的新兴热点问题之一。介绍了分时度假的概念,回顾了国内分时度假研究的历史,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并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分时度假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在全球的发展势头很猛,但在中国的发展却差强人意。以市场营销学基本理论为依据,对如何使我国分时度假业尽快走上健康发展之路进行了再次探讨。  相似文献   

8.
"Long Stay"与分时度假是休闲旅游的两种特殊形式,"Long Stay"刚进入国人视野,前景看好,而分时度假在国内的发展陷入困境。通过对比两者的主体、客体以及在我国发展的适应性,发现两者具备一定的互补优势,协同发展可以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朱世香  孔祥雨 《全国商情》2009,(24):85-85,110
本文在物元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对分时度假进行物元分析,再进行可拓变换,将变换的因素进行组合后,生成一系列分时度假产品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分时度假——我国度假宾馆淡季经营的福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度假宾馆淡季经营的特点,结合分时度假概念内在的优势,旨在为度假宾馆管理人员解决淡季经营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中国中小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在银行信贷决策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信贷总额、短期信贷规模与股权制衡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中小企业的长期信贷与董事会规模呈负相关关系,与监事会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尤其在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增加了对中小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企业赊销风险的成因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赊销成为企业主要的竞争手段之一。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加强赊销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企业应从树立员工的信用管理意识、设立信用部门控制赊销风险、建立动态客户信息资源系统、规范赊销业务流程、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赊销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3.
源自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将CDS引入人们的视野。危机背景下,我国相对稳定的国内经济形势激发国内金融工作者研究金融衍生品的热情,推出中国版CDS已经被有关机构提上议事日程。根据CDS的概念和利弊,从信用风险计量、债券市场容量、社会信用环境、金融监管现状、交易结算制度五个方面分析CDS在当前中国的可行性,认为中国版CDS宜谨慎慢行。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立足于围绕贵州省商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信用管理的新需求等方面,从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内部协调、商贸企业信用文化的培育、信用风险管理度量模型等方面对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融危机在给中国银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损失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发展机遇.文章通过对金融危机给中国银行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机遇的分析,提出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思路,即应通过优化信贷结构、保持强烈风险意识、改变金融监管模式、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参与国际银行业的并购重组等措施,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分析金融危机前美国评级监管体系、金融危机中关国信用评级及监管存在的问题、金融危机后美国评级监管体系的改革与思路,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加快征信立法以规范促管理、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完善评级机构制度建设、保持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欧债危机是以国家主权为信用担保但是又不能履行债务偿还的义务而造成违约的主权信用危机。欧债危机从希腊开始蔓延并造成当前欧洲多国陷入危机,过程呈现出愈演愈烈、由点到面、由欧元边缘区到核心区的特点。立足当前来看,欧债危机在未来会出现两种情况的变化:第一是欧元区的解体,第二是欧元区经过三年艰难之后度过危机。到底是哪一种情况关键取决于意大利和法国未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美国次贷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场信用评级的危机,这场危机见证了信用评级误导对投资者及市场经济的伤害。针对次贷危机中的信用评级误导风险,结合我国征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及信用评级中可能存在的评级误导现象,认为评级对象的复杂性、评级方法的不可靠、利益关联等是信用评级误导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今后,应改革信用评级中的收费模式,割断利益关联;加强信用评级的法制建设和监管框架建设;加快研发信用评级技术和模型等,以控制信用评级误导风险。  相似文献   

19.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三大评级机构频繁下调欧元区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这在某种程度上催化了危机的蔓延。通过对主权信用评级的决定因素分析,将主权信用评级结果分解为由经济基本面因素决定和经济基本面以外因素决定的两部分,研究了主权信用评级结果受非理性成分的影响程度,从而得出了欧债危机期间三大评级机构很可能过度下调了主权信用评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影响范围之广、破坏之严重百年一遇.这场风暴是由于美国虚拟经济的虚假繁荣、严重偏离实体经济和信用的恶性膨胀而引发: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引发的经济周期性衰退和劳动人民消费能力不足是爆发危机的基础.危机已经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正在向实体经济迅速蔓延.为了保持实体经济稳定发展,国际社会要摒弃歧见,协力合作,积极采取务实而有效的政策措施防止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扩散,维护世界金融的稳定和有效运转,恢复市场的信心和信用关系,促进实体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