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与管理》2008,(5):29-29
后奥运问题,是指奥运会结束后经济增长的低谷效应。奥运带来的大规模投资让北京的各项经济指标全线飘红。但因为奥运场馆用途的特殊性以及相关产业在奥运结束后调整“船头”的滞后性、场馆、设施都不可避免地出现空置、投资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低谷”现象。以北京为例,为提升首都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在奥运会筹备期内,与奥运会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超过1800亿元,  相似文献   

2.
奥运会的举办给主办国带来巨大的商机,使经济一度繁荣;但是,也有些国家在举办奥运会后,经济逐渐转入萧条,这种情况被称为“奥运后滑坡现象”,或者“奥运泡沫的破灭”。就目前中国经济的良好运行情况看,我认为奥运后中国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而是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奥运专业人才“回流”、因奥运推迟“跳槽”、企业虚位等待的人才招聘等,都在奥运结束后集体“登场”。奥运后,迎来一轮人才高流动性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孙仁斌 《经营者》2008,(17):86-87
一届奥运会出现燕京、青岛、百威三家啤酒赞助商,这在奥运赞助史上绝无仅有。在奥运赛场上,啤酒商的奥运营销激战正酣,各路商家也纷纷亮出了自己的底牌,一家赛着一家的翻新花样,上演了一场好不热闹的啤酒奥运会。  相似文献   

5.
随着奥运会胜利闭幕,奥运后中国经济和市场的走向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对于奥运后低谷效应的说法,专家不予认可。从奥运历史的研究可以看到,奥运后低谷效应的案例较多,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经济发展轨迹有较大的差异,奥运后低谷效应难以得到明显的验证,更多的取决于各国实际经济增长变量的发展状况,因此,专家认为不能把奥运后低谷效应看作是规律性现象。  相似文献   

6.
终于--奥运之年迎来了奥运圣火.当奥运火炬在"鸟巢"上空熄灭之时,世人仍然注视着:中国能否继续高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火炬? 一些国家和地区曾经出现过奥运后经济衰退的所谓"奥运陷阱".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又面临着全球性潜在的"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滞胀陷阱"的威胁.在奥运之年,避免可能出现的两个"陷阱",实现保增长、控通胀的"双赢",已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北京房地产》2006,(9):10-17
北京申奥成功5年了。 5年间,北京的房地产格局在悄悄发生变化。 5年间,北京房地产市场在迎奥运的推动下,发展迅速,建设用地大幅增加,奥运场馆地区尤其是亚奥房价一路飙升,奥运地产股持续走高……奥运使北京房地产开发期提前了8—10年. 不仅如此,奥运催生了换代住宅,使得开发商在打造住宅商品时更加理性、更加严标准、高要求,奥运加快了二手房市场成熟期,也为酒店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 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会在2008年前为京城地产业带来巨大收益已是不争的事实,奥运后,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又将怎样?业内大多数人认为:奥运不会成为房价的分水岭.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奥运后的“低谷效应”、场馆如何得到充分利用和“奥运商圈”如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1年7月13日,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从此,“奥运经济”牵动了全世界经济人的神经,如何把奥运的注意力效应转化为巨大的商机.实现经济腾飞,成为所有有识之士运筹决策的焦点。奥运经济分为前奥运、中奥运、后奥运三个阶段,其中、投入最低、最先能抓住人们眼球的就是前奥运经济。为赢得这一商机,最近  相似文献   

9.
在日前举办的“奥运会与中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表示,“奥运后效应”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中国不会出现“奥运后衰退”。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北京奥运会落下了帷幕,奥运会后,后奥运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会有哪些影响?尤其是对北京的城市建设会有哪些影响?人们都很关心。北京奥运闭幕之前,国际社会就开始关注奥运对中国的影响及奥运后中国的走向,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开始担忧北京奥运会否给中国带来“后遗症”,出现所谓的“奥运低谷效应”。  相似文献   

11.
奥运前订房难,奥运期间降价慢,奥运后北京酒店业又怎样?  相似文献   

12.
《北京房地产》2008,(1):12-13
对于2008年的北京商品房市场的预测,可以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8个字来形容,随着奥运会的即将来临,2008年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也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奥运会后北京的楼市会出现拐点吗?房价会像众人期盼的那样,出现明显的下滑吗?奥运经济过后,北京的房地产行业的整体走向如何?  相似文献   

13.
奥运会的举办给主办国带来巨大的商机,使经济一度繁荣;但是,也有些国家在举办奥运会后,经济逐渐转入萧条,这种情况被称为"奥运后滑坡现象",或者"奥运泡沫的破灭".就目前中国经济的良好运行情况看,我认为奥运后中国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而是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北京房地产》2004,(11):4-11
自从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后,奥运地产的概念就开始风起云涌,被媒体,业内人士十三大肆炒作。一时间,奥运及奥运地产成为地产界点击率最高的名词。此时的奥运地产一般是指亚奥地区的地产或者其他奥运场馆周边的地产,甚至可以是整个北京及中国其他举办奥运城市的地产,我们把这个概念称之为广义范畴的奥运  相似文献   

15.
作为推动人们体育运动精神的盛事,2008年奥运会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对体育价值元素的认识和重新思考,对于企业来说,在激情万丈和热火朝天的奥运前和奥运中的宣传过后,如何应对后奥运时代,特别是企业如何将奥运期间的品牌诉求和精神与奥运会后的品牌价值传播进行有机衔接,并在后奥运时代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奥运农业”已经开始全面开花结果。展望未来,“后奥运经济”的效应还将持续发挥.“奥运农业”必将取得更大的丰收。  相似文献   

17.
国际经验对中国防范“后奥运经济低谷”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08奥运会的临近,人们在关注赛事准备进程的同时开始关注后奥运经济。奥运会过后,北京是否会像以前一些奥运会主办城市一样陷入所谓“后奥运低谷”,不同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文章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奥运会主办城市如雅典、悉尼、亚特兰大、首尔等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其经验教训,指出其中几个城市出现“后奥运低谷”的原因,并得出结论认为:“后奥运低谷效应”并不是定理。从长期来看,奥运会带来更多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只要投资规划得当。注意赛后奥运场馆的充分利用,并创造条件使经济基本层面保持良好运行,后奥运低谷是可以避免的。文章还结合中国尤其是北京奥运会的实际,提出对中国的启示意义和一些政策建议,指出中国应当根据自身特殊国情,有效执行预算,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充分考虑奥运会后场馆的改造利用和保持房地产、证券等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最后表达对北京后奥运经济的乐观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8.
据悉,从2009年1月1日起,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将停止利用奥运特殊身份进行商业行为。奥运会结束了,企业在奥运营销上的投入还能起到多少作用?企业要怎样进行后奥运营销?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2006,(6):24-29
当时间行走到今天,距离北京2008奥运会还有不到900天的时间,对于那些欲借奥运起飞的企业来说,奥运营销已经到了最后决战时刻,环顾那些站在奥运舞台上的中国企业,我们意外发现:一些花费重金跻身奥运赞助计划的企业,在奥运营销方面的表现却并不出色。其实,奥运并不仅仅是个资本秀场,更多时候,它是一次企业营销能力的大考场,企业打上奥逛标签后,并不意味着财富和品牌的自动累加。因为,奥运营销不是“奥运!企业”的简单组合。如果奥运是一个营销杠杆的话,那么,当前中国企业的挑战在于如何找到一个精准的支点来撬动财富,今天,许多关于奥运营销的案例、理论到处在流传,但依然存在一个问题,当下,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编按]  相似文献   

20.
在“后奥运”,中国品牌如何后续发力,远比奥运光彩一瞬间重要得多。[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