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收入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阶段性特征。对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的实让研究发现,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农民收入增加贡献最大,工资性收入的比重逐步增加。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来看,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及其对农民收入增加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加工资性收入是增加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缩小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省际间农民收入差距的趋势及其结构分解:1996~2008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描述了1996年~2008年我国省际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并运用Lerman和Yitzhaki扩展的基尼系数分解方法,从收入来源结构上寻找农民收入差距的根源.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是省际间农民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其贡献度在60%以上,接下来依次为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不平等弹性"的计算,笔者推测我国2000年之后推行的各项惠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省际间农民收入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GE指数及其分解方法,对1984-2009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及其内部省际间收入差距大小,及其在总区域收入差距中的贡献变化趋势进行测度,并利用要素分解法从收入来源视角实证分析农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三大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我国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的最重要原因;工资性收入成为拉大三大区域间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而家庭经营收入则起着缩小差距的作用;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很小,但两者对总收入差距的贡献却呈现微弱的上升趋势,不容轻视.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农村地区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刘进  赵思诚  许庆 《财经研究》2017,(12):45-57
随着非农工资性收入占中国农民收入比重的逐年增加,为了实现家庭收入最大化,绝大多数农民采取兼业行为.那么,农民兼业行为对非农工资性收入究竟有何影响?文章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和收入分解方法,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兼业行为对农民非农工资性收入的影响作用及其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兼业农民的非农工资性收入和小时工资水平均显著低于纯非农就业农民.进一步研究发现,由兼业行为引起的歧视效应是产生这种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实施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时,应瞄准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惠农富农政策,以提高政策的精准性:既要着力破除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制度性约束,鼓励部分兼业农民向非农部门彻底转移,提高其工资性收入;又要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与教育差距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收入来源对农村地区收入差异进行分解后发现,我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来自农村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而农村工资性收入差异又主要与农村教育差距相关。通过构造内生收入函数模型,笔者实证研究了我国农村地区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结果发现,农村教育差距是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农村教育差距每上升1%,农村地区收入差距将扩大4.5196%,并且农村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1995~2011年数据,采用人均纯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总量、速度、结构、差额、比值、离散系数、贡献率等指标对我国东、中、西部内部农民收入差距做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形成的原因、缩小收入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1978~2010年总体呈上升趋势,收入来源分解显示工资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最高,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贡献度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计量模型显示总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导致工资性收入差距缩小,但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使经营性收入差距扩大,促进城市化进程不会缩短工资性收入差距,城乡金融发展差异的扩大进一步扩大了经营性和转移性收入差距。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教育水平,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城乡金融均衡发展和均衡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集相关统计数据,分析湘南国家示范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农民收入结构。分析表明: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湘南示范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湘南示范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立足于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及其增长速度的提高,应使农民就地转移务工与家庭经营并重,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其他服务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宁波不同县(市)的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农民收入的增幅大都超过了城镇居民.本文对”十一五”期间宁波不同区域农民收入的变动规律和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收入差距呈现逐渐扩大趋势,主要是由于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差异造成的,并据此提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区域差异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是西部民族地区农牧业历史上相对发达的乡镇。随着中国工业化、信息化经济的发展,当地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出现工资性收入不断攀升,务农倾向不断下降的情况,因而要调整优化农村居民收入结构,提高收入水平稳定农业安全。同时农业发展与生态环保息息相关,关系到我国西部地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因而要通过政策对农民收入和农业发展的支持,以促进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宁波不同县(市)的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农民收入的增幅大都超过了城镇居民。本文对”十一五”期间宁波不同区域农民收入的变动规律和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收入差距呈现逐渐扩大趋势,主要是由于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差异造成的,并据此提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区域差异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解释:1997~2005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2005年我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以2000年为转折点,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过程。要素分解分析表明,1997~2000年地区收入差距的下降完全归因于分配效应;2001~2005年地区收入差距的上升主要归因于结构效应。样本分解分析表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和东部地区内部的差距是形成农村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费景汉-兰尼斯分解分析表明,工资性收入、地理位置、教育、物质资本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共解释了地区收入差距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张广辉  张建 《经济学家》2023,(2):120-128
农村土地是农民的重要禀赋资源,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具有重要影响,但对转入户和转出户家庭收入及收入构成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影响不同。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对转入户和转出户各项收入的影响,并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参与者平均处理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村土地流转对转入户和转出户各项收入及家庭收入的量化影响,研究发现:(1)农村土地流转促使转入户经营性收入增长和工资性收入下降,而对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影响不显著,最终对家庭收入影响不显著。(2)农村土地流转促使转出户经营性收入下降、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而对转移性收入影响不显著,最终促进家庭收入增长。(3)农村土地流转对土地要素禀赋不同地区的转入户和转出户各项收入及家庭收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以上发现可以为完善和优化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进而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分省的面板数据对农村地区间基尼系数分解结果表明,1995—2008年,中国农村地区间收入差距总体上仍然呈现上升趋势,基尼系数上升了0.0639,但增幅出现明显减弱趋势。基尼系数变化及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变化显示出与经济发展阶段变化一致的含义;结构性效应已不再是农村地区间收入差异的唯一构成来源,收入集中效应对基尼系数起了明显的增加作用,工资性收入的集中效应超过了其他收入来源。这些构成来源的变化蕴含着中国面临调节地区间农村收入差距的政策机遇。  相似文献   

15.
薛继亮 《技术经济》2014,33(9):104-111
利用2000—2012年中国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年度数据,测度了全国和各省区的城乡居民在收入结构中分项收入上的差距对其城乡居民总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省际层面来看,城乡居民在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上的差距较大,与城乡居民总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不一致;不同分项收入对总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不同、影响性质相异;城乡居民在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上差距的拉大是导致城乡居民总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而经营性收入差距的缩小可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总收入差距。最后提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优化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迅  高晓兵 《技术经济》2011,30(11):63-67,116
采用1995—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对其消费影响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三大地区农村居民的各种来源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最后提出,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应针对各地区不同来源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差异,制定能体现出区域差异性的农村居民消费政策。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初期,一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普遍性。我国城市化进程有效转移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发挥了城市的辐射作用,从劳动力流动、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等多个方面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偏向政策、既不合规也不合理的农地征用政策等明显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我国应从城市化进程中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入手,充分发挥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着力消除或减少其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消极作用,使我国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8.
左义河 《经济问题》2012,(1):27-30,109
中国各省市城乡收入差距在1997~2009年总体呈上升趋势,经济欠发达省市较沿海省市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更严重。收入差距来源分解结果显示:工资性收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最高,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财产性收入差距影响微乎其微。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同时,保证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有序稳定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及其结构分解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发展出一个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并分解出构成总收入的各类收入基尼系数及其对总收入差距的贡献率的计算方法。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0年按收入五等份分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的有关数据,测算出农民各类收入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和贡献率情况。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尤为迅速,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占据了绝对份额;我国农民收入差距呈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各类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差距最大,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差距对农民纯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20.
朋文欢  聂丹 《时代经贸》2011,(16):180-181
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本文取1990-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从农民纯收入构成出发,结合计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农民投入的资源要素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发现农民经营土地面积、年末固定资产原值及农民的劳动力状况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弹性分别为0.88,0.23,1.57。劳动力质量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弹性为6.51。根据计量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扩大农民土地经营规模,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