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都北京在“由消费性城市向工业性城市转变”的城市发展战略指导下,现代工业迅猛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曾以单位大院形式建设起来的大型工业企业单位,目前由于首都城市职能的调整、市场化改革所推动的土地功能置换以及环境治理等原因正面临着搬迁、消亡的危机.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领域的学者已经呼吁亟需对城市工业遗产进行“抢救式”的保护.然而,已有规划案例往往更强调对工业遗产单体建筑或区域物质空间的保护和再利用,而对其文化内涵的认识与挖掘比较欠缺.论文从单位大院的物质空间性特征、单位制度的内涵以及单位居民的单位情结等方面,以北京京棉二厂为案例,对北京现代工业遗产的文化内涵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邻里”视角下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的空间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北京市多个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的实地调研、访谈及文献研读,将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置于邻里理论视角下,阐述了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对邻里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比较研究了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在规模与边界、用地布局、要素构成、道路系统和社区感方面的特点。基于邻里的空间性内涵,探讨了单位大院在封闭性与开放性、混合性与单一性、异质性与同质性等方面对城市规划与住区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老工业基地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背景下,企业单位大院将会面临大规模的更新改造。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协调更新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对于延续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哈尔滨市为例,以企业单位大院为研究对象,探讨既有更新与保护实践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哈尔滨市企业单位大院的更新与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南昌八一广场周边地段为例,运用地图分析法、图解方法和中外城市形态比较等方法,对该地段的道路格局、街区形态、地块形态、建筑与地块的关系四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由此归纳总结出我国城市中单位大院集中地段的若干物质空间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5.
自2006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后,很多农村中建起了文化大院,这对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对山东省利津县北岭乡八东村的文化大院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院现存的一些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文化大院的进一步完善能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2013年11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德国首都柏林发布了《2013年碳排放差距报告》。该报告指出,2020年之前即使各国遵守承诺,每年仍与目标存在80-120亿吨的差距,完成碳排放目标"变得越来越渺茫"。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一直积极践行着《京都议定书》,如何更好地解决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以著名的晋中大院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低碳型旅游景区的内涵作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细致分析了当前晋中大院旅游景区中存在的碳排放问题;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建设真正的低碳型晋中大院旅游景区进而保护好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提供参考,促使旅游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无烟产业"。  相似文献   

7.
绅士化是西方国家再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中心区更新(复兴)的一种新的社会空间现象。Smith的租差理论从生产/供给的视角,认为绅士化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的逐利性。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范式与路线,借助土地产权的理论视角,对Smith的租差理论进行重新诠释,认为绅士化与再开发,不仅是资本主导的"回归城市运动",更是资本与权利驱动下的城市空间再生产过程。由再开发转向再生产,从关注城市物质空间的变迁转而关注社会空间与物质空间的互动机理及其相应的空间效应,将是未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城市空间研究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大院旅游发展目前存在的产品开发、市场拓展、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出发,着力全面地反映大院旅游存在的本质和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五条措施,重点是资源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区域旅游片区的整体打造。  相似文献   

9.
晋商大院无疑是山西人的宝贵文化遗产,然而,要想让这份遗产在山西新一代商人中继续发扬光大,让新晋商的称号为社会层面广泛接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些相继建起豪宅大院的晋商们,不会想到,这些大院会在今日成为游览的胜地,赚钱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转型深入,中国城市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作为城市治理起点的社区治理成为研究焦点,不仅需要针对城市化引致的城市人口“增量”建设城市社区,还需要对原有的单位社区“存量”进行转型设计,以推动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然而单位社区治理模式受到单位制残留因素影响而经历了不同的转变路径,遇到了不同的障碍.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北京毛纺南社区治理模式演变的剖析,展现了单位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的过程中治理主体多元化趋势,但社区资源的积累不足导致了单位组织退出曲折化、“治理空缺”出现并伴随社区环境快速恶化等特点.进而提出,在衰退型单位社区转型过程中,外部力量的介入尤为重要,需要通过资源转化、培育社区治理主体,帮助社区实现平稳过渡,构建完善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会空间是社会群体在地域空间的分化表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不同。为明确长时间序列上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以西安市为例,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法对近代社会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及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近现代以来西安市社会空间类型变化显著,影响因子逐渐增多;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由近代社会时期的"单核"演变为计划经济时期的"圈层+扇形",演变为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圈层+扇形+马赛克式";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是传统驱动力(城市发展基础、经济发展和产业更替、社会阶层变迁、要素集聚和扩散)与新型驱动力(宏观政策制度、"新经济"模式、开发区建设等)共同驱动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谷志莲  柴彦威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11):89-95,102
许多中国城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社区养老成为广受提倡的主要养老模式。单位社区作为中国城市老年人的主要居住空间,也是城市改造的重点,其发展前景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宜老性"的视角,通过典型单位社区的案例研究,从老年人的日常行为、老年人的社区认同、社区组织与建设中的社区参与等阐述了单位社区的"宜老性"特征,认为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单位社区具有宜老社区的特点,其空间结构、社区认同、面向老年人的社区组织再造等是"宜老性"的重要体现。单位社区养老设施与为老服务的相对缺乏也成为应对社区养老的最大制约,宜老环境建设面临着市场化力量主导下的社区资源争夺。在单位社区改造中,应该充分肯定单位社区对单位老年人的生活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49-1987年间实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奠定了社会主义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基本格局,并决定了社会主义转型时期(1987-)城市社会空间演进的底色."城市单位化"和"单位城市化"导致城市社会空间层序完全由(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决定,人因所属单位的不同而分异,城市因单位而发生社会空间的分化,该研究有助于解析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演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开放式住区"意味着住区街道、公共空间等面向城市开放,与封闭式住区相比,其内部公共产品的空间属性产生了变化,这也引起居民在物权方面的担忧。从空间权益的角度解读开放式住区的实践途径具有现实意义。"大院"和"小区"是最典型的中国居住区模式,分析认为,它们是政府对城市基层单位的空间发展权让渡,形成了空间权益的内化现象。开放式住区则意味着地方政府对基层空间主导权的回收。在实践途径上,比较了财产权模式与中国模式的区别,提出加强政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权的主张;并分别针对"新建住区"和"改造住区"讨论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和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城市大事件营销的空间效应:研究进展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过程营造的日益激烈的竞争发展环境中,被誉为城市空间增长"发动机"的大事件营销伴随着全球性的产业转移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开展.在我国社会经济乃至制度的转型过程中,大事件营销已经成为了一种典型的政府企业化的"空间过程",并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空间发展的演变.在对城市大事件营销空间效应的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的基础之上,从正反两...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城镇化阶段和国家"一去三改"供给侧改革新态势下,从商服空间生产与供需的角度,作用一些经济学的原理,采用盈石矩阵的分析视阈,根据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占比以及商业地产投资额这三个指标,建立了全国八大经济区盈石矩阵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城市的商业地产发展存在着区域差异性、域内极化性的特点。最后提出深度城镇化时期的城市规划需要从扩张型规划空间向精明型规划空间转型、从工程型规划空间向功能型规划空间转型、从物质型规划空间向人本型规划空间转型、从规模型规划空间向个性化规划空间转型,从而更好地发挥城市规划对于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学区绅士化及其社会空间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均衡是引发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原因之一。教育设施的差序格局与社会阶层分化共同推进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演化格局的细分化,进而产生重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力量之一:学区绅士化现象。在分析转型期中国社会空间分异特征的基础上,介绍国外教育设施与社会空间分异关系的研究热点,分析了中国城市教育设施不均衡及其引发的学区绅士化现象,认为学区绅士化现象存在值得思考的负面效应与社会风险,包括优质教育资源的"空间俱乐部化"、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衡格局与居住空间分异格局的加剧等。  相似文献   

18.
在山西众多的古建筑宅院中,灵石县静升村王家大院的建筑设计规模有"华夏民居第一宅""民间紫禁城"之称,更有"王家归来不看古院"的赞誉。丹桂飘香的金秋时季,我于夕阳晚照之中信步走进王家大院,恍然间犹如翻开了一卷档案,这里的成功与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作为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其通用化应用对城市经济发展、生产组织、居民生活等带来了深远影响,进而推动了城市空间新现象的纷纷出现。梳理人工智能驱动下的空间新态势,对于促进城市未来的空间有序发展及经济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当前可循的人工智能实践,依据不同主体行为与需求变化,综合分析交通出行、工业生产、物流商贸和居住生活四大情境,总结出人工智能主要从促进结构网络化转型、形态虚拟化延展、功能复合化演变、载体智能化升级等方面致使城市空间变革,最后提出规划响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以梧州为例陈宏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是以城市各物质要素空间区位特征及其组合规律为范畴的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世界上城市发展过程不同,表现形态各异,但具体到每一个城市而言,其产生、形成和发展存在内在的规律,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