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社区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包括政府、物业管理企业、社区成员和社区居委会在内的个体和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责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分,但搞好社区建设,促进城市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本文将对物业管理如何与社区管理协调配合,实现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应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5.
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细胞,物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业管理企业是社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建立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的良性互动机制、良性互动关系,使之既能有效地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又能促进社区资源的整合,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物业管理在社区管理中的定位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7.
据多家媒体报道,8月23日,天津市首次面向社会招聘社区物业管理专职人员开考,共有5000余名考生报名参加考试,经过笔试、面试等诸环节考核后,将择优录取1605名。另据天津市民政部门介绍,天津已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管理,将在每个社区配置1名物业管理专职人员。如此大规模地面向社会集中统一招录物业管理专职人员在全国尚属首例,这一方面体现出天津市政府有关部门重视物业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物业管理本身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建设和谐社区。物业管理作为社区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社区建设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如何把握社区建设与物业管理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推动形成良好的社区建设和物业管理秩序,从而形成温馨和谐的家园气氛,是一个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思考和探索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产生“碰撞”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3,(8):165-168
社区管理过于笼统和粗化,需要借助物业管理实现管理的具体和细化。社区管理要较好落实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必须实现社区管理的创新与改革,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管理,通过物业管理平台细化社区管理,最大程度实现社会效益,有效解决开发商、物业公司和居民的矛盾和冲突,最终实现人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和谐幸福的生活理想。  相似文献   

11.
物业管理: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物业管理既是一种房产管理模式 ,更是一种新型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本文指出 ,中国社会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从行政性社会整合向契约性社会整合方式的过渡过程中 ,物业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既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反映之一 ,同时作为嵌入旧有社区结构中的新生事物 ,其成长和发展也面临着来自诸方面的挑战和困难。作者认为 ,培育物业管理得以发展的制度空间是推动社区体制改革和社区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熊群英 《企业技术开发》2012,(22):98-99,112
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传统的物业管理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绿色物业管理理念随之诞生。文章在调查了相关背景资料后,就绿色物业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绿色物业管理的基本要求与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社区管理主体权力的协调研究实质是在城市社区空间中对执政党权力、行政权力和社会权力之间的协调,实现国家和社会的权力的互强,推动三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物业管理多样化及其纠纷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我国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纠纷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在我国的市场化物业管理模式实践中,由于大部分住宅小区的业主缺乏与物业服务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导致大量物业服务企业侵犯业主合法权益的物业管理纠纷出现。提出根据不同住宅小区业主在经济承受能力和集体行动能力上的特点,分别采取政府替代型、自我管理型、行政干预型和契约均衡型等多样化的物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数字化和谐社区服务示范工程是借助感应式智能卡为信息载体,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全面实现小区资源共享,科学化、自动化管理的现代管理手段,它不仅可以突出小区生活的高度便利性能、服务于促进计划生育管理、个人诚信管理、上门移动查询登记小区人员情况等信息管理的现代化,还可实现小区内部一卡通行和人车分流,这对加强社区各住宅小区的安全保卫、提高楼盘管理水平及树立和谐而高尚的数字化社区整体形象有着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目标模式、制度创新及可行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区建设的根本问题是体制创新 ,是探索一种全新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以替代已经失效的单位管理模式 ,这是一个关乎社会稳定与政权巩固的重大问题。本文论述了武汉市江汉区利用国家民政部社区建设实验区这一难得机遇 ,探索出一种社区治理模式 ,并取得了初步的社会政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邓锋 《城市问题》2011,(11):2-8
比较了我国封闭式小区与西方私有社区之间的异同,研究了我国小区的制度结构、主要影响因素和潜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小区和西方私有社区有着同样的制度结构,体现了物业所有者和集体品提供者的整合,两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我国小区多采用防卫性设施,小区的规约偏重于物业管理,对住房隔离的影响不大,小区面临许多公共约束等方面。最后探讨了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并进一步讨论了我国小区潜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无物业管理老旧小区现存的问题,从协调部门关系、产权关系、居民参与程度、老旧小区的劣势等方面揭示了老旧小区治理陷入困境的原因。提出了无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东京为例,首先简要回溯东京都市制度的演变历程,随后进一步探讨日本城市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中央政府与地方城市的关系及权限分配,指明当代日本城市政府在中央集权下“有限自治”、“多种自治模式混和”的特征,并在详细分析了东京城市自治体制的设置与职能基础上,讨论对我国城市管理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20.
范煜圣 《企业技术开发》2012,(Z1):159-160,162
和谐劳动关系由多种因素构建而成,需要政府实施扩大就业、稳定物价和汇率的政策,充分发挥工资、社保、财税等经济手段的调节作用,提高劳动绩效和社会管理水平,培植相关社会组织等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