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户贷款担保难一直是农村金融的核心议题,有效解决农村信贷市场中的担保问题对于解决农民贷款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贵州六盘水市采取多种模式创新农户贷款担保机制取得了突出成效.本文在系统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六盘水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题的多种模式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农民贷款难是长期存在且至今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作为内陆农业区的商丘市,从解决制约农民融资瓶颈的抵押担保难入手,积极探索"信用评级 互助联保 政府救助 保险介入 贷款"的信贷支农模式,实现了信贷支农与风险防范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立体化的信贷支农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吉安县创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信贷支农合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农信社、保险公司)+龙头企业+农户"的新型信贷支农联合体的模式——温氏养鸡贷款,不仅着力解决了农民贷款难,而且为推进信贷品牌创新提升农村信用社竞争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4.
付连春 《云南金融》2011,(9X):90-90
目前,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是农民和农村企业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金融机构探索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信贷"模式,突破农村信贷对抵押担保的依赖,有效地缓解了农户融资难问题,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5.
目前,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是农民和农村企业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金融机构探索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信贷"模式,突破农村信贷对抵押担保的依赖,有效地缓解了农户融资难问题,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6.
"农民贷款难"和"农信社难贷款"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农民群众贷款找担保、找抵押难,急需的资金得不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信贷人员由于不了解农户的信用程度,担心贷款放出去会出现风险,客观存在着借贷惧贷现象.为此,武陟县开展了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有效解决了"两难"问题,实现了农户增收、农信社增效、农民信用观念提升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7.
基于信用村的农户小额贷款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用村建设作为改善农村信贷环境、防范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有效手段,对增加农村信贷投入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从信贷营销的视角,提出信用村建设是推行农户小额贷款,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的有效平台的观点,并通过对农户小额贷款的“瓶颈”制约、模式建立、风险控制、实现条件及功能拓展等方面的探析,阐明了基于信用村的农户小额贷款模式是农村信用社的一种新型的信贷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8.
农户小额信贷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已成为农村信用社的优良业务品牌,实现了社农“双赢”。但随着业务发展,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小额农贷“走样”的现象,迫切需要加强管理,谨慎操作。农户小额信贷“走样”的表现对农户的调查不深不细,农户贷款档案内容  相似文献   

9.
支持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好农村资金来源问题,促使"三农"融资向优化发展,目前由于农业保险体系、担保体系和农村信用建设体系不健全,再加上农业分散经营和高风险性的特点,农民可变现抵押的资产有限,使农信社在拓展农户贷款上困难重重,造成"难贷款"问题,另一方面农民对贷款"望穿秋水",有着巨大的信贷需求,苦于达不到农信社规定的贷款要求,出现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盼农户小额信贷在发放的对象上能够一视同仁.作为一种解决农民贷款难的信贷政策,在执行中不应该有厚此薄彼的现象.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信贷人员把农户小额信贷当成关系贷款、人情贷款,在信用户的评定上很随意,在贷款条件、金额大小上,优亲厚友.因此,农民群众希望农户小额信贷发放能够坚持原则,统一标准,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户都能得到农户小额贷款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农户联保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开办的一种新的贷款方式,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的贷款担保难问题。同时对提高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额信贷是解决农民资金需求的有效手段.做好小额信贷工作,事关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大局.本文在对国际上有代表性的"格莱珉小额信贷模式"和我国海南"琼中小额贷款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出中国特色的小额信贷发展之路,以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促进"三农"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加大支农信贷投入,解决农业信贷服务范围广、贷款数额小且分散、管理难度大的状况,解决农民因扩大再生产资金不足和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将乐县从1999年起率先在万全乡进行试点、并在全县逐步推广了“农户联保贷款”模式。到2000年8月止,全县成立了3000多个联保小组,1.5万多户农民参加联保贷款,占全辖农户的45%,与140多个行政村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种烟户、食用菌栽培户建立了信贷关系。2000年1—8月,全县累计发放农户联保贷款1565万元,占农户贷款累放额的98.06%,占全县信用社贷款累放额的29.83%,深受农民的欢迎。  一、…  相似文献   

14.
钟红涛 《海南金融》2010,(12):47-50
小额信贷是解决农民资金需求的有效手段,做好小额信贷工作与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大局息息相关。本文试图通过对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格莱珉小额信贷模式"和海南省"琼中小额贷款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出中国特色的小额信贷发展之路,以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促进"三农"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户小额信贷自2002年在全国推广以来,为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支持农利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但几年过去,农户小额信贷投放渠道单一、支农资金匮乏、贷款期限和限额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等问题陆续出现,农户小额信贷的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遂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坚持科学发展观,从遂吕县山区森林资源优势出发,全面总结小额信用贷款的经验,大胆创新,于2007年5月试点推出了小额信用+林权反担保="林农小额循环贷款".有效解决了林农贷款担保难和林权抵押贷款中的林权评估难、管理难、处置难的问题,切实破解了农户融资担保抵押瓶颈.对农信社规避信贷风险,增加农村有效信贷投入、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没有有效解决。目前农村信贷市场以农村信用社担保贷款为主,并处于垄断地位,除农业银行每年发放少量农户贷款外,其他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没有发放农业贷款,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没有有效解决。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从2004年年底全面展开,2006年年末,在全省开展的农民备春耕生产资金需求调查结果显示,从2003到2006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渭南市农村信用社围绕如何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做好支农工作、如何增加对农民的贷款投入,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出一条信贷支农新路子。从2000年以来积极推行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为渭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信用社经营起到积极  相似文献   

19.
农户小额信贷自2002年在全国推广以来为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但几年过去.农户小额信贷投放渠道单一,支农资金匿乏.贷款期限和限额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等问题陆续出现。农户小额信贷的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边缘信贷市场开发:银行小企业贷款专营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不对称和抵押担保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瓶颈.实践表明,近年来日益涌现和增多的银行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进行了诸多信贷技术和营销模式等方面的有益探索,有效解决了小企业以及边缘群体客户的融资难问题,演绎着中国信贷市场结构和信贷制度的某种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