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会计行为的伦理约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志斌 《当代财经》2006,(1):120-123
会计伦理是会计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认为会计伦理的缺失是会计舞弊的根源之一,因此,会计行为的规范不能仅从法规的角度着手,还需加强伦理的约束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需从行业伦理、企业伦理和会计人员伦理三个层次构建会计伦理系统,规范、协调三个层次主体的会计行为。  相似文献   

2.
会计行为失范有着个体和社会成因,其主要再现在职业诚信缺失、法制观念淡薄、职业行为不规范等,需从会计人员道德建设、会计制度建设、会计行为监督和会计人员激励等几方面着手,切实防止会计行为失范。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由于公允价值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职业判断,如何使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得到合理有效的运用,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重要因素。文中笔者将针对公允价值与会计职业判断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运用会计伦理的知识解析会计诚信缺失问题,从会计本身和影响会计诚信的制度、环境以及人的因素入手分析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会计中公允价值的应用体现了计量对象的评估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会计职业判断。公允价值应用与会计职业判断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通过对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会计职业判断空间及判断风险的分析,提出如何构建我国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这也就是说,会计行业它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7.
刘月 《时代经贸》2008,6(5):169-17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施行。新的会计准则以“原则”为基础,又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这就给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留了很大的自由度,允许会计人员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会计处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是搞好会计职业判断的前提条件,怎样完善会计职业判断,避免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成了当务之急。本文主要新会计准则中会计职业判断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职业不仅仅面对就业层面的压力,更严峻的挑战是对职业道德的考量;诚信为本、客观公正、忠于职守的职业态度的坚守,需要突出人的社会属性,强化道德意识,从职业质量保证、职业价值取向出发,恪守会计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9.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活动、处理会计关系时所形成的职业规律、职业观念和职业原则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相似文献   

10.
林莉 《时代经贸》2010,(4):208-209
新会计准则的运用,扩大了会计选择的范围,给予会计职业判断更大的空间,也要求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要随其变化而不断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作为一种均衡能力,应包括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专业技能两个方面。本文从这两方面分析会计职业判断的现状,并提出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1.
侯君邦 《时代经贸》2010,(8):205-206
会计职业准入包括制度准入和非制度准入。为贯彻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路子,应对会计职业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与创新,实现会计职业准入与会计职业教育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2.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也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一种手段。在会计职业活动中,会计从业人员自身要恪守职业道德。因为会计是一种经济语言,它所传达的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各种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出于各种目的而编制虚假会计报告,其危害的范围和程度将是无法预计和防范的。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就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笔者从会计职业道德概念出发,就我国会计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现状、原因,以及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和建设途径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4.
会计职业道德足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准则和规范,是就职人员的职业品质、工作作风和纪律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共同职业道德在会计职业中的具体化。目前我国会计工作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究其原吲,会计人员不负责任,固守陈规,不学无术,本身的职业道德水甲不高是主要原因。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口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笔者对如何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做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逆向会计职业判断:成因探析及应对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之一是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更依赖会计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涉及公司的契约成本,影响经理人员的决策行为,改变公司投资与经营活动,最终对公司的价值产生影响。恰当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够公允地反映客观发生的经济事项的实质,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从而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但因会计契约的不完全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企业管理者往往会权衡背离标准带来的收益,而选择合法背离会计规则的逆向会计职业判断行为,以实现某些特定目标。本文试图通过对上市公司逆向会计职业判断的理论分析和成因探析,找到最有效的应对此类行为发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纪月华  李杰 《经济研究导刊》2013,(27):177-178,184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工作处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前沿,会计人员身处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职业道德在整个会计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诚信既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操守和立身之本,因此,追求诚信立业,必须把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财会职业人员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相关人员依据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不确定会计事项进行分析、判断与选择的过程。正确的会计职业判断,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及企业利益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从会计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会计准则的特性两个方面阐述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指出当前会计职业判断中普遍存在缺乏职业判断意识、职业判断能力不高、对会计职业判断认识存在误区,以及在职业判断中丧失独立性等问题,进而从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会计职业特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即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它既是会计工作中要遵守的行为准则规范,也是衡量会计行为好坏的标准。同时,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是实行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规范会计行为以及维护会计工作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求我国会计人员应改变原来会计制度下较少运用职业判断的思维形式,提高对会计准则运用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不断增大,会计人员需要有敏锐、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如实地确认和计量企业资产、负债的价值和当期损益等财务状况,以提高本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计量是会计的核心,无形资产的计量也是许多无形资产问题产生和解决的关键。研究无形资产不能离开会计理论尤其是会计计量理论的发展背景。本文从回溯历史进程、描述宏观背景的角度和探索会计理论发展规律、把握当代会计发展方向的高度来认识无形资产。通过以会计计量理论变迁为线索,评述会计理论的百年历史及其与经济理论的渊源关系,本文得出了三个基本结论:(1)市场经济越发展,公允价值会计越重要;(2)确认、计量和披露无形资产是公允价值会计的基本要求;(3)当今会计计量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水平和科技进步水平已使我们完全有可能得到既完全相关又合理可靠的无形资产价值信息,以便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社会和会计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