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师》2019,(2)
赫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六个较少的小民族之一,保护和发展赫哲族文化,从而使赫哲文化走入大众传播的视野,挖掘其最大的民族文化价值,从而升华赫哲族历史文化地位。文章以赫哲文化的特点开始,分析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赫哲族文化的必要性,探讨赫哲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8,(1)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实地观察法对我国东北地区赫哲族的原始宗教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研究和考证。从中探寻萨满文化背景下赫哲族原始宗教与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内在关系,进而阐析萨满文化对赫哲民族特质的民族意识、民族信仰及民族文化间构筑形成的相得益彰、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瑰宝的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其原始宗教功能和意识在现代社会中被逐渐弱化,但它的影响并未终止,而是深深地沉淀于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之中,并对赫哲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9,(12)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全面实施,我国同周边及世界各国在经贸文化领域的合作层次不断升级。我国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历史文化沉淀中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俗特色。随着新时代文化战略与国际高水平文化交流的推进,少数民族民俗的英译现象在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文章从赫哲族文化中传统服饰、民俗节日和文学典籍等英译本出发,以德国功能学派目的论为理论框架,探索目的论对龙江赫哲族文化外宣实践的指导意义,以期对赫哲族打造民俗文化品牌及文化传承外宣拓展新渠道。  相似文献   

4.
魏娜 《经济研究导刊》2012,(10):234+267-234,267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世世代代居住生息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可追溯到六千多年前的密山新开流时期。赫哲族因其独特的地理生存环境、气候因素、自然资源等原因,在生活和生产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作为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其饮食文化,蕴涵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印记,体现了该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20,(2)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受生存环境的影响,长期过着渔猎生活,形成了捕捞文化、狩猎文化、采集文化和农耕文化为标志的经济文化。改革开放后,赫哲人的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赫哲族人赖以生存的经济文化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经济文化的变迁引发精神文化的变迁,从而导致民族文化的变迁危机。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8,(4)
赫哲族渔猎体育文化在赫哲人的渔猎生产劳动中产生,在赫哲人独特的自然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中不断发展,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学生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德修养再教育的良好题材。文章阐述了赫哲族渔猎体育文化主要功能的演变,分析了赫哲族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的优良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亲和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民族传统美德修养方面的再教育作用。建议在黑龙江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推广赫哲族传统体育项目,这既可以为学校体育增加民族特色,促进学生优良传统和美德修养的不断提升,又可以为赫哲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平台和机会,这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赫哲族主要聚居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有“鱼皮部”之称,其鱼皮制作技艺和桦树皮制作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赫哲族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甚理想,这些非遗的当代价值挖掘不充分、不深入。赫哲族技艺类非遗项目价值的挖掘,有助于民族博物馆的建设,有助于文旅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助于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有助于非遗研究的推进。  相似文献   

8.
赫哲族以渔猎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文化为开发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从业务外包的视角出发,对赫哲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的开发模式、风险规避及运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其为赫哲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8,(5)
文章以分析东北人口较少民族工艺美术品的现状为切入点,以历史发展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以其文化为基础,找到东北人口较少民族工艺美术在传承和嬗变过程中的问题和革新,其中以东北赫哲族工艺美术品为核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赫哲族是居住在三江流域的古老民族之一,古代时为了适应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而创造出独特的鱼文化。随着人类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逐渐提升,赫哲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鱼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赫哲族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开发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是目前非遗保护行之有效的途径,街津口赫哲族乡在这方面有着较成熟的开发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为非遗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撑,但其因明显的行政法律保护模式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权性的忽视而备受诟病。将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二者有机结合,可以为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寻求一条新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9,(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高度普及,当前"互联网+"已经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有效的利用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与赫哲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相结合,需将赫哲文化和历史放入"互联网+"背景下进行研究以增强其适应性。赫哲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传承和弘扬必将依靠与互联网的结合对接,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酒店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主题酒店是未来中国酒店的发展趋势。佳木斯是黑龙江赫哲族的发源地,其中蕴藏的赫哲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赫哲族文化风情酒店,无论在文化传承领域,还是在经济建设层面都有着重大意义。在建筑装饰、饮食和文化表演方面,简要介绍佳木斯建立赫哲族风情酒店的总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陆蓉 《铜陵学院学报》2007,6(1):96-96,106
在灰姑娘的700个版本中,格林童话中的辛德瑞拉作为一种强势文化成功地向世界各地输出、渗透,也最为中国公众所知,但是作为故事源头的中国版“灰姑娘”《叶限》却鲜有人知。时跨千年、地隔万里的民族不约而同地使用同一原型——鞋子。现在对原型的研究大多是运用西方文艺理论来分析原型的意象,笔者试图将鞋子的原始意象与足在中华文明中的深厚内涵联系起来解读,还原中国版“灰姑娘”的真实意象。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8,(2)
信息时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化的加速进程,使赫哲族传统文化处于消失状态,所以保护和传承赫哲族传统文化十分必要和迫切。文章就严峻形势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如何使赫哲族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的路径,从而让赫哲族传统文化在信息时代大环境中能够继续保存下来,实现赫哲族优秀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有着极高的旅游价值,它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既能保护旅游资源,又能增强民族地区旅游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付爱云  邹林含 《经济研究导刊》2014,(14):295+320-295,320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几个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体育文化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受到国家的法律保护。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以公法为主的。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其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因此,试从宪法的角度阐释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法律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8.
普洱各少数民族从远古到现代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相互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差异中保持着共同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民族的创世神话、传说故事、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共同的团结斗争史中都反映普洱和谐的民族关系,并形成了以茶马古道为纽带的民族文化圈。各民族同享富裕资源,也共同开发创造普洱的区域文化,普洱各民族间和谐生活的状态是整个世界共有的精神财富,值得宣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播迎来了新的契机.文章以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为例,针对赫哲族非遗文化开发中知名度不够、缺乏传承人、销售渠道少、缺乏相关产品的创新开发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赫哲非遗文化品牌;多种方式传承;拓宽销售渠道;创意开发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9,(8)
冰雪体育教学是北方高校体育课程中一项比较特殊的教学内容,在多年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与特点,但是也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内容简单等问题。赫哲族是黑龙江境内的少数民族,在长时间的历史文化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有的冰雪文化。文章首先介绍了赫哲族体育教学的特点,接着分析了这种体育资源在冰雪类体育课程中的应用价值,最后重点提出了一些教学实践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