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平  王作铁  李明  余娟 《经济研究导刊》2012,(1):192-193,20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得到社会普遍重视。很多学者也把产业发展与价值链的发展相结合,为中国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与借鉴意义。黑龙江省独有的亚麻资源的发展,使得亚麻产业得到社会和学术研究群体的重视,目前,亚麻产业的发展正处于突破阶段,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研究亚麻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仅次于独联体的世界第二亚麻工业大国,亚麻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我国亚麻纺织企业逐步实施多渠道、多元化、多口岸的外销战略,已开通了进入美国、西欧、巴西、台湾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渠道,亚麻制品已远销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兰西县是远近驰名的亚麻之乡。兰西县依靠优势产业拉动经济增长。 亚麻产业是兰西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历经70多年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亚麻种植、原料加工、纺纱织布、针织编织市场营销一条龙产业链。  相似文献   

4.
张伟 《当代财经》2012,(8):94-105
基于产业经营绩效和创新产出绩效两个视角,运用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CRS)的DEA模型和超效率方法,对西部12个省、市、区资源型产业R&D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的产出水平下,各个省、市、区资源型产业R&D投入效率较低;各个省、市、区相同资源型产业研发实力和研发管理效率以及研发成果产生的经营绩效上的差异导致同一产业R&D投入产生不同的贡献度,这其中研发成果产生的经营绩效差异性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景花 《经济师》2009,(5):199-200
中国旅游业正在发展为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青海省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类型全、品位高、垄断性强,特色突出、潜在优势深厚,是尚不为人知的旅游资源大省和富省,也是旅游资源开发小省和旅游经济弱省。深度挖掘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是青海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廖晓静 《经济经纬》2000,(5):96-98,100
面对国内外旅游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及中国“入世”在望的良好机遇,就河南人口资源大省、内陆交通大省的优势而言,就河南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造就出来的丰厚旅游资源而言,就近年来河南旅游已建成的产业规模和体系来看,就目前全球化社会发展观念转型的必然选择来看,就国内外持续发展的产业趋势及其发展的市场前景和后续空间来看,就其在河南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所能发挥的产业优势来看,理性思考当是河  相似文献   

7.
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战略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时代发展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高度统一。文化产业是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朝阳产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陕西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富集、后发优势明显,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产业发展基础无与伦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陕西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必然过程,是推动文化强省工程建设的重要杠杆和战略举措。因此,确定文化产业的战略定位,分析陕西文化产业的成长特点,构建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亚麻材料壁面装饰艺术如何适应当代室内装饰的流行时尚风格,是装饰材料艺术设计的新课题,采用亚麻材料的现代室内装饰艺术品。特别是具有丰富材质变化的艺术品,从而共同构成和谐、自然而有变化的装饰整体,传达特定室内装饰风格,亚麻材料壁饰一方面其画面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丰富表现力;另一方面传统亚麻材料壁饰材质变化的表面肌理和单调的装潢形式,使亚麻材料壁饰重新成为现代室内装饰元素的根本途径在于形式创新。  相似文献   

9.
亚麻纤维属亚麻科,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纤维用亚麻是亚麻原茎内的果胶酸甲脂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逐渐变成的纤维素纤维,亚麻纤维具有吸湿、散湿快,拉力强,光泽好等特点,亚麻纤维织物具有凉爽、挺括,服用性舒适等特点,但纯亚麻纤维织物易皱,成衣定型性差,为了解决此服用性缺陷,科研人员进行各种改性研究和试验,采用双引发体系和丙烯酯类单体与脱胶后粗纱纤维进行化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是我国亚麻纺织原料的主要产地之一,亚麻纤维的产量和加工量居全国第一一位。目前,大多数亚麻纤维粗加工企业主要以人工打麻和机械剥麻两种加工方式为主。人工打麻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麻质差,并且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都无法保证。机械剥麻生产率高,劳动环境好,适合亚麻的机械化生产。但现在的亚麻剥麻机械的夹持带存在丢麻和掉带的问题。这就要求夹持带具有较好的夹持力和运动稳定性以满足亚麻机械化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充分运用有利条件,稳定扩大中南部、西部老麻区,发展东部新麻区,开发北部新麻区,提高亚麻质量,扩大种植面积,不断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上档升级,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使亚麻产业成为黑龙江省种植业走向世界,增收创汇的龙头产业。  相似文献   

12.
不同省区内部煤炭产业流动及资源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梳理我国煤炭产业利用途径的基础上,选取山西、山东、辽宁3省,再现了各省煤炭产业流动过程,并运用物质流分析对资源流动进行了核算,最后从资源自给率、耗煤产业结构、环境影响等方面分析了煤炭流动的资源环境效应.结论有:①不同省区资源/产品自给率不同.随着由资源→初级产品→再加工产品的煤炭产业流动的逐步深入,各省煤炭资源/产品的自给率都不同程度地提高.②煤炭资源产业流动可以优化煤炭产业结构.辽宁资源/产品中间消费比重高于山东、山西,其煤炭产业结构较完善.③各省原煤入洗率低、资源回收率低、产品产率低使得煤炭产业流动的环境影响大,尤其是入洗率和回收率的提升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地处华夏腹地,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厚重,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粮食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及交通运输枢纽,具有较强的资源支撑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近年来,河南省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历史机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朝着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4.
文化旅游作为21世纪增长最快的旅游产业,在弘扬民族文化、展现地方风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长株潭地区旅游资源做为湖湘文化的集中载体丰富多彩,如何对旅游产业进行文化的阐释与包装,使旅游文化紧密相连,以求得旅游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双赢,已经成为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伴随生态环境面临的持续挑战,人类主客观维度均已认识到废弃物变废为宝的重要性,再制造做为机电产品领域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措施,能有效减少废弃物,提升资源重复使用率,其实质是绿色工业领域对生态系统规律的解读。结合闭路循环规律和我国国情,构建原始制造企业负责到底的模式,搭建分层次的逆向回收体系和第三独立的主体质检机制,对推动我国再制造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研究忽视区域经济增长地理空间效应的重要缺陷,文章首次利用空间计量方法,以1993-201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资源产业依赖如何影响我国省域经济增长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关系表现为正向的溢出效应,从空间经济视角经验考察资源诅咒命题是必要的;在考虑经济增长空间相关性之后,资源诅咒假说和条件收敛假说在我国省域层面均是成立的;资源产业依赖主要通过对技术创新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挤出效应、削弱制造业投入的荷兰病效应以及强化政府干预程度的制度弱化效应对我国省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间接抑制效应,其中荷兰病效应是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新的结构发展期,加快资源型产业升级对经济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将可耗竭资源因素引入有关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中,分析技术创新对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将地区产业划分为资源型产业和创新型产业,借助夹角余弦的思想构建资源型产业升级的动态指标,利用2005-2016年间中西部地区17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是资源型产业升级的内生驱动力,而政府的调节效应却因资源型产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为此,需根据资源型产业的发展阶段,制定适宜的转型升级策略。对处于成熟期的资源型产业,宜借助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调节作用,激励企业向非资源型产业发展。对处于衰竭期的资源型产业,则要更加注重创新技术的培育和应用转化。  相似文献   

18.
《江南论坛》2012,(12):69-I0001
西渚镇地处宜兴市西南,是江苏省有名的“蚕茧之乡”、“银杏之乡”、“花木之乡”,是“江苏省环境优美镇”、“中国亚麻纺织名镇”、“江苏省卫生镇”。近年来,西渚镇大力发展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复合型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体系,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19.
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选择--以山西煤炭城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纵向延伸产业链,发展接续产业;另一种是横向选择替代产业。若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立得住"的产业,关键在于寻找自身个性优势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做大做强,逐步发展成新的支柱产业。山西煤炭城市选择焦化产业做为接续产业之一,顺应了既有产业的"路径依赖",延伸产业链,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用现代产业技术改造落后技术进展迟缓,造成浪费资源、污染生态环境等负面影响,提出坚持技术进步,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实现焦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疗养旅游的深度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疗养产业是浙江省的潜力产业之一,浙江省是旅游大省,疗养旅游的发展前景广阔。浙江疗养旅游的发展应从整合资源、产品深度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入手,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进行产品深度开发和整合营销,促进大疗养产业的健康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