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钱人看来是越来越多了,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房价。 手里捏着钱等着买房子的人近两年心里肯定很急,眼瞅着房价一天一个价地往上翻,本来是想等着国家宏观调控把房价调下来点再买,可谁知道,房价逼近上万元一平方米的城市越来越多,许多工薪族只有望房兴叹的份了。没办法,房子还是要住的,于是就有人想出了点子,集资建房一把开发商的利润挤掉,让集资建房者自己受益,听说此举可以降低房价30%。  相似文献   

2.
《上海房地》2005,(11):1-1
“价涨退款”、“价跌退房”已经成为房地产交易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违规现象,即当房价持续上涨时,有些房地产商往往会“一女两嫁”,向预售房购买人退还房款,并将房屋卖给出价高的预售购买人;当房价持续下跌时,有些预售房购买人要求退房、收回房款,以同样的房价购买更好的房屋。前一种情形在两年前曾经常出现,后一种情形目前正大量出现,干扰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传统的招拍挂方式而言,“限房价、竞地价”的土地出让模式是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4.
在引发关注和争议的同时,“限房价、竞地价”是否昙花一现,能否成为控制房价涨势的有效手段,都有待市场的检验  相似文献   

5.
如何分析判断当前商品房价格形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房价节节攀升,有的城市一个星期一个价,上升幅度达50%。当前影响房价上升因素从供求关系来说,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数字     
《房地产导刊》2005,(5):7-7
九城市房价涨幅超10%,北京二手房价上涨8.82%,广州房价下跌621元成交量降两成多,15—24.5万元房子成交最快,番禺楼价急升37%成交量息降两成,芳村批发市场带动二手价升15.8%,……  相似文献   

7.
高原 《房地产导刊》2007,(22):34-36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称,自国家6月上旬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重庆的房价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创下了9天之内房价上涨7.6%记录。这样的涨势,在这半年里,也并未出现丝毫降温的趋势。"楼市疯了!""房价比气温升得还快……"不少市民和业内人士如是评价重庆楼市,"在房价暴涨的背后,是开发商有意识炒作‘试验区’、‘新特区’的概念,抬高房价。"近一段时期,房价问题成为全市上下讨论最热的话题。房价在短时间内急剧上涨,而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政府相关  相似文献   

8.
产业资讯     
《住宅与房地产》2013,(11):29-29
白贸区概念的持续升温使区域内的写字楼租金报价处于疯狂上涨的状态。“几乎一天一个价,国庆节前才报了1.5~2元/平方米·天的写字楼,国庆节后马上就涨到了4元/平方米·天。”世邦魏理仕上海研究部董事谢晨对记者称,现在更离谱,有一些房东把报价调高到了5元/平方米·天。  相似文献   

9.
房价背后     
“房价不会跳水,只是在做俯卧撑!”这是近期众多地产广告中最吸引眼球,流传最广,也是极具创意的一则。从年初的拐点论、除价论、“百日巨变”论,再到现在关于奥运后北京房价的种种争论,敏感的房价牵动着太多人的敏感神经。  相似文献   

10.
一.对当前楼市态势的基本评估 今年年初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轨迹呈现“量价齐跌——量升价跌——量价齐升——量降价升——量升价滞“的依次演变。8月房价从局部上涨渐成“普遍上涨”。在这过程中.6月是个分界线.即年初以限购为主的调控政策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促使开发商降价促销、打折跑量.成交量逐渐上升.但也使房价止跌或跌幅收窄。到6月中旬.政策面基本转向“稳增长”,在连续加息和降低准备金率等政策的作用下,刚需和改善性需求踊跃入市.房价出现反弹。对这一市场发展过程.笔者作出以下几点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11.
刚刚公布不久的广州去年11月份房价,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数据,这让很多买房人无所适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1月份广州房价环比上涨12.27%,而广州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公布的数据却称,11月房价数据环比下跌9.9%。两个不同身份的政府权威部门,统计出的房价数据却有着截然差距。  相似文献   

12.
二手房挂价 涨够了没有进入4月,二手房挂牌踊跃,挂价高涨。这看似繁荣的背后,我们却发现挂价涨势已不如3月“凶猛”,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买家在“迷惘”的同时也从心底里发出:“房价,你到底涨够了没有”的呐喊。以下我们结合市场需求分析一下各区域挂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网上的游戏     
吴衍 《上海房地》2010,(3):60-60
某网站在春节期间连续几天挂了个贴子,说房管部门委托某单位运用计算机测算上海合理的房价,经各种数据输入后,计算出上海平均房价为4千多元一平方米,并对一些已售楼盘报出5千到7千不等的房价。主管部门要求保密,但这名据称是计算的操作者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上网公布,声称这是真正的房价,你买贵了吗?且不说主管部门有无委托一说,也不说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公布此房价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14.
“房价”问题从去年底吵到了现在。去年,八大集团峰会像是把“升价”铁定化了,但市场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并不如发展商所愿。而政府有关人士在不同的场合中都预测今年的房价会稳中有降。因此,目前广州楼市一面是“涨声”,一面是冷静,聚集了各方目光。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土地价格呈现的持续上涨,人们会形成房价上涨的适应性预期,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抢购的市场乱象,从而进一步推动房价的上涨,最终形成土地出让价上涨-房价上涨-土地出让价上涨的恶性循环.要使得房地产价格合理的回归的根本是降低房地产成本,抑制成本推动价格上涨.所以,国家应该以土地财政中的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为制定土地政策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某市多个楼盘出现超低价交易现象,售价从每平方米两万降至一万,其中个别楼盘实际成交均价竟只有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对这类房价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内部房价。一位早年参与过房地产开发的商人称内部房价一  相似文献   

17.
陈菊 《房地产导刊》2007,(23):80-82
"供给不足与价格上涨导致的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外,调控亦使房地产成交量萎缩…..新政的持续加力,从南到北,中国楼市已是一地寒流。支撑房价上涨的因素一方面在大城市逐渐被消化,部分大中城市的房价过快增长也使购房者却步,未来房价涨幅有望趋缓;一方面,中国城市化进程、居住改善性等刚性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又是房地产市场持续上升的动力。因此,在目前预期还未最终明了前提下,不仅使地产界达成"价涨量减"的共识,而且价量之间的拉锯现象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18.
葛颂茂 《上海房地》2009,(11):29-30
房价,始终是人们议论的热点。随着2009年第四季度国内房地产市场从“量猛升价飞涨”转向“量下跌价微涨”变化的行情,人们再次掀起“房价涨还是跌”的议论。议论的气氛越来越浓、涉及面越来越广、分歧也越来越大,直至出现针锋相对的观点。一句话,议论变成了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19.
疯狂的土地     
李丽春 《东南置业》2009,(12):24-26
2009年,全国房地产市场价量齐升,阳光灿烂。有人说,房价高涨源于土地价格的居高不下。第一季度,很多城市的土地市场还是一片沉寂,半年时间全年土地出让面积尚未完成全年计划的十分之一。到了下半年,地王频出,囤地现象愈演愈烈,国进民退之说泛滥。  相似文献   

20.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述评称,目前无论从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层面还是需求层面,都不支持房价持续高涨,“房地产的暴利时代已经终结,在长达10年的房价上涨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向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