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我国市场中的造假现状及政府管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市场秩序混乱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主客观原因主要有 :市场经济所需的法律和道德诚信还没有完全建立、经济发展中“资本原始积累”造成的“阵痛”、经济转型中的体制摩擦、政府管制的职能部门交叉重叠造成相互推诿等。更重要的主观原因在于我国政府管制职能的错位与缺失。改革政府管制体制的三点政策建议是 :(1)组建相对集中的产品质量管制的权威性机构 ;(2 )提高产品质量管制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3)使产品质量管制制度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2.
胡俊超 《当代经济》2009,(19):81-83
假冒伪劣商品以假冒非劣质商品、劣质非假冒商品、假冒且劣质商品的形式存在,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假冒伪劣商品的产生与制度缺失密切相关,建立和完善信息批露制度、消费者维权制度、法律制度、政府监管制度、征信制度是治理假冒伪劣商品的重要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交通系统商品市场“高价低质”现象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独特经济现象。垄断是由交通系统商品市场机制不完善所造成的 ,但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本身调控交通系统商品市场 ,并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政府必须对市场进行干预 ,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是各种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的综合反映,打假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由社会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行为的监管、防范机制,长此以往,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局面必将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5.
该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领域出现了两轮大规模产能过剩。这两轮大规模产能过剩均发生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时期,与政府过多干预导致的过度投资高度相关,同时受到国外需求冲击的影响等。但两轮大规模产能过剩现象产生的主导因素、行业分布及其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又存在较大差异。第一轮产能过剩治理主要是以行政手段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削减过剩产能。新一轮产能过剩治理应坚持以市场化手段为主导,更加注重市场机制完善,优化政府干预经济方式,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同时发力化解过剩产能。  相似文献   

6.
谢凤华 《经济论坛》2002,(23):65-65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侵害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必须进行有效防范和严厉打击。近几年来,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为做好打假工作下了很大力量,社会各界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活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还应清楚地看到,当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活动仍很猖獗,打假工作自身还存在着打不准、打不痛、打不死的问题,打假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一、制约打假工作效能发挥的主要因素1…  相似文献   

7.
政府行政干预是政府管理的基础,政府的各种社会治理都是以行政干预的手段进行的,而进行的途径则是颁布各种政策.但是政府行政干预的过程中,由于行政人员与管理的漏洞,会出现寻租行为,从而造成政府失灵,其制定的各种经济政策也会出现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杨洋 《经济师》1998,(6):20-20
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几点反思●杨洋近年来,一桩桩一件件假冒伪劣商品案无情地夺去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乃至生命。人们不免会产生疑问:党和政府为打击、整治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已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为什么就是屡查不绝,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十分复杂。为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徐素环 《经济师》2003,(5):49-49,51
假冒伪劣商品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我国制假售假现象的泛滥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原因 ,但更主要的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即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打假”应该从供给管理入手 ,加强全民信用教育 ,政府和厂商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提高制假者的成本 ,缩小制假售假者的利润空间和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0.
企业兼并是企业间产权有偿转让的一种经济现象和法律形式。我国企业兼并过程中政府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企业兼并行为进行干预,才能使企业兼并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而当前我国企业兼并中政府干预行为存在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1.
第三只眼睛看打假张理支庆达在打假呼声越来越高,打假法规、条例、措施日臻完善的今天,竟然爆出了死27人、伤数百人的山西朔州假酒大案。痛定思痛,从这一致死、致残、致伤的惨痛教训中,应当引起我们哪些思考呢?现在的打假大多是在假冒伪劣商品造成危害后,经消费者...  相似文献   

12.
黄波 《发展研究》1995,(1):32-34
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在放开粮食经营微观管理,引进市场机制时,必须充分注意放开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政府的宏观调控将更加重要,手段更需科学,措施应更有力。纵观世界各国,不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均占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借鉴国外一些经验,加强我国粮食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3.
自开展“万村千乡”工程以来,浙江省80%以上的乡村有了连锁超市或放心店。农村连锁超市的出现,让农民买东西不再是“家用电器跑县里,柴米油盐赶市集,日用百货找个体”。这一新型业态在改变了原有农村流通和消费方式的同时,也从源头上“锁”住了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的泛滥。  相似文献   

14.
盗版现象由来已久。尽管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采取反盗版措施,以对盗版进行打击,但时至今日,盗版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根除,反而还有日益漫延之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盗版呢?政府为什么要打击盗版呢?又是什么原因使得盗版现象屡禁不止呢?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反盗版策略呢?本人拟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浅析欧美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家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都将循环经济视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而且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国家行为。以往的市场经济观念认为.一般情况下国家应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而主要依靠法律手段进行宏观管理,由市场机制调控经济发展。但近年来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欧美国家则排除争论。打破常规,态度非常积极,不仅通过立法。而且还充分利用了行政手段进行制度创新,政府成为强有力的主导力量。经过多年的实践,欧美国家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已取得良好的效果。积累了很多经验,对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纵观各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各国无一例外均存在着政府对股票市场的干预行为;究其原因是股票市场上存在着市场失灵的因素(如:过度投机,欺诈等)。这些因素导致“看不见的手”无法使股票市场健康运行,从而显示政府干预的必要。但政府应该怎样进行干预,采取什么途径干预是值得研究的。否则也会出现政府干预失灵。一、政府干预股票市场的途径分析政府干预股票市场的途径有三种:一是经济政策干预;二是法律干预;三是行政干预。经济政策干预是宏观指导性干预,它引导股票市场发展方向;具体包括:利率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融资政…  相似文献   

17.
世贸规则从本质上讲,是政治治理经济的规则,加入WTO冲击最大的首先是政府。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签订的23个协议中,只有两项涉及到企业,其他的都与政府有关。由此可见,政府是加入世贸组织的最大应对者。具体讲,世贸规则对政府有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必须按照公平的贸易原则,减少对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二是必须按照透明度的原则,增强贸易管理的透明度、公开性和可预见性;三是必须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取消对经济行为不公平的行政限制和干涉;四是必须按照国民待遇的原则,对本国的和外国的企业和商品待遇一律平等。  相似文献   

18.
张颖  王勇 《生产力研究》2004,(12):131-13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的经济学症结是外部不经济性,它导致了市场失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政府采取措施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政府干预包括以命令控制为特征的行政手段和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段,后者又主要包括两种措施:排污收费和排污权交易。相比之下,我国实行排污权交易具有更大的优势,它是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的条件下,利用市场机制,通过污染者之间交易排污权,实现低成本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19.
企业化经营:区域性环境治理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一士  陆文聪 《经济论坛》2001,(22):26-26,3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污染不仅大幅抵消了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福利,还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的手段上,主要是政府的行政计划,市场化程度十分落后,在现实治理中常常是政府干预失灵,治理绩效不甚理想。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治理应逐渐引入市场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环境资源,寻求新的治理途径。一、区域性环境资源的产权特性产权问题是经济学对环境污染原因的一个共识性解释:大多数环境资源是公共物品,其产权不安全或根本不存在,容易产生外部效应…  相似文献   

20.
商业贿赂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商业贿赂出现以来,各国都采取措施加以禁止。中纪委六次全会后,反商业贿赂开始高调亮相,隐含着我国反腐败战略重点的转移,治理商业贿赂已作为今后全国上下反腐败工作的重点。笔者在此,仅以个人观点,试着从商业贿赂长期存在的原因、商业贿赂的危害和如何治理商业贿赂行为三个方面,并结合国情,浅析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